最新最快储能新闻
太阳能光伏网

一点"水分"也不留 固态电池强在哪儿?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超链接》报道,近期,新能源车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集体加速,有车企甚至表示固态电池规模化“上车”就在明年。

为何固态电池会如此吸引眼球?相比液态,固态电池安全性会有质的飞跃吗?“半固态电池”是过渡期产物吗?液态电池和半固态电池未来还有没有市场?

易燃易爆?已是过去式

相较于液态电池,固态电池在性能方面有很大提升。新能源汽车网主编、汽车评论员李洋介绍,现阶段三元锂电池的能量密度上限为300瓦时/公斤左右,但现阶段固态电池的能量密度就已达到500瓦时/公斤,未来更有望达到上限1000瓦时/公斤。固态电池能量密度更高,就意味着固态电池的续航功能更好,能够实现“一节更比几节强”。

不仅能量多,固态电池充电速度也很快。李洋进一步介绍,目前,传统电池的充电速率上限为4C,这意味着要将电池充满需要15分钟。但固态电池的充电速率可以达到6C甚至10C,这意味着理想情况下充满一块固态电池只需要5到6分钟。

不仅又好又快,比起液态电池,固态电池还更安全。李洋指出,液态电池的电解液很容易导致安全隐患,因为电解液分解温度低,温度稍高便会自动分解。李洋举例,新能源汽车起火之后很难扑灭,原因就在于液态电池在高温环境下一边分解一边产生氧气,从外部隔绝氧气只能是“无济于事”。

但相比之下,固态电池就要安全得多,不论是氧化物固态电池,还是硫化物固态电池,其分解温度起码为几百摄氏度甚至上千摄氏度。李洋还强调,与液态电池不同,固态电池就算分解也不会产生氧气,比起液态电池而言要安全得多。

液态到固态,也要“缓冲带”

固态比起液态具备很多优点,但目前市场上液态电池仍旧是主流。李洋分析,目前固态电池还无法大规模“上车”,并非技术不够成熟,更多是出于经济因素的考量。李洋解释,虽然从长期来看,固态电池能够降低制造电池的成本,但就短期而言,固态电池成本仍旧高于液态电池,需要对制造工艺不断优化迭代才能降低其生产成本。

半固态电池就是从液态到固态这一过渡期的“缓冲区”,李洋进一步指出,半固态电池将电解液含量降低到10%左右,电池性能有所提升,但并没有实现质的飞跃,这也就意味着,半固态电池只有在技术过渡时期才有存在的必要。

但李洋同时强调,尽管固态电池有着诸多优点,但并不意味着液态电池和半固态电池会立刻被淘汰。李洋对此举例,在风电、光电这样的储能领域,对电池安全性的要求并没有特别高,这种情况下就可以考虑使用现阶段成本较低的液态电池。但如果固态电池成本下降得足够快,那么绝大多数传统电池都会退出“历史的舞台”。

电池百态?拭目以待

除了固态电池,现阶段凝聚态电池也成为电池研发的一个方向。李洋介绍,凝聚态电池好似一个“果冻”,在电池结构上其实和液态电池没有本质区别,但比起液态电解质的传统电池,凝聚态电池在能量密度、充放电能力、安全性上有一定提升。

李洋指出,不管是使用高分子材料,还是用更好的金属元素提升电池性能,未来研发电池都必然沿着降低成本、提高安全性这一方向发展。由此可见,固态电池是电池行业的“大势所趋”。

最新相关

蓝昆氢能在全国首创零储能离网制氢

无需储能加持,仅靠光电就能安全制氢!5月11日,山东日照蓝昆氢能零储能离网制氢成功运行。电解制氢模块无需配备任何储能装置,仅辅助系统需少量储能(3kWh)维持断电后的安全停机操作,在绿电纯离网...

贵州产!5个9的"足氢"

4个9的足金很多人见过,但是5个9的“足氢”多数人未必见过。5月10号,六盘水氢能示范应用暨美锦华宇煤焦氢二期点火烘炉仪式将在六枝特区举行。仪式当天,西南地区首列氢燃料电池火车头...

加快实现氢能全产业链突破

4月28,国家能源局公开发布的我国首份氢能发展报告《中国氢能发展报告(2025)》显示,2024年中国氢能全年生产消费规模超3650万吨,位列世界第一。截至2024年底,全球可再生能源制氢项目累计建成产...

入局氢能源赛道,六盘水底气从何而来?

近年来,六盘水市凭借独特的资源禀赋、清晰的战略布局和扎实的产业基础,正加速抢占氢能产业发展先机。这座因煤而兴的老工业城市,为何选择氢能作为转型升级的新赛道?其背后的底气究竟源自何处?...

新能源汽车维修工短缺如何破解?

阅读提示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突破3140万辆,专业维修人才短缺问题日益凸显。技术门槛高、行业授权限制、培训成本高等因素制约人才供给,部分车主面临“买车容易修车难”的问题。专...

氢能列车在吉林落地,有新消息

吉林市氢能市域列车项目启动: 绿色交通赋能冰雪经济一、项目概况: 连接城市与雪场的绿色纽带4月29日,吉林市与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车长客”)召开专题会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