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储能“建而不用”背后,其实是风光装机翻倍增速还不够快
又一个倍增消息公布,这些数据在储能领域似乎早已不再令人惊奇。在国家能源局近日举办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副司长刘亚芳介绍,截至2022年底,全国已投运新型储能项目装机规模达870万千瓦,平均储能时长约2.1小时,比2021年底增长110%以上。增长的好消息很多,但也会有坏消息...
又一个倍增消息公布,这些数据在储能领域似乎早已不再令人惊奇。在国家能源局近日举办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副司长刘亚芳介绍,截至2022年底,全国已投运新型储能项目装机规模达870万千瓦,平均储能时长约2.1小时,比2021年底增长110%以上。增长的好消息很多,但也会有坏消息...
中国储能网讯: 近日,由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牵头申报的负荷管理领域首个安全类国家标准《电力需求响应系统安全防护规范》获批立项。《电力需求响应系统安全防护规范》将对负荷管理业务规范化开展起到重要底层基础支持保障作用。该标准涉及技术专业多、覆盖业务面广,编制完成后可有效指导业务系...
中国储能网讯: 2023年2月8日,广州智光电气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智光电气技术")在云埔园区与广州市某新能源有限公司开展移动式储能/新能源并网试验技术交流培训会,助力企业在新的一年里新能源及储能项目安全可靠并网。智光电气技术总经理张瑞红先生出席本次交流会并简单介绍公司的发展历程和规划。...
中国储能网讯: 记者卢奇秀报道 1月28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2022年1-12月全国电力市场交易简况。数据显示,去年全国各电力交易中心累计组织完成市场交易电量52543.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9%,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为60.8%,同比提高15.4个百分点。其中,全国电力市场中长期电力直接交易电量合计为41407.5亿...
中国储能网讯: 作为支撑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技术和基础装备,储能产业驶入发展快车道--"超级充电宝"蓄势待发(经济聚焦·一线看储能④)核心阅读装机规模增长、技术装备提升、应用成本下降……近年来,包括抽水蓄能、新型储能等技术在内的储能技术和装备,为促进新能源的开发消纳、提高电力系统的灵活性,发...
中国储能网讯: 由于可再生能源发电初期总成本高于常规化石能源发电、大型水电等发电方式,且本身具有随机性、不稳定性,加之并网技术水平以及电网接纳可再生能源电力技术也处在初期发展阶段,电力系统消纳可再生能源发电动力机制不足。因此,一方面需要通过法律规定强制电网履行新能源并网义务,也需要强...
中国储能网讯: 在复杂的电力供给安全形势面前,火电优势显露无疑。因此,火电复兴也是顺理成章。文 | 本刊记者 范珊珊2021年9月,拉闸限电事件席卷全国20多省,叠加迎峰度冬因素,电力安全是否保证成为全社会关注的话题。国内多地电力保供形势紧张,也让火电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面对缺电的风险,为了保证电...
中国储能网讯: 参考消息网1月31日报道 据香港《南华早报》网站1月29日报道,中国的风电和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位居世界第一,占全球总量的35%以上。随着实现气候目标的要求不断提高,为了确保随时可用且持续不断的供应,对储能设施的需求也变得至关重要。报道称,根据可持续能源研究机构伊维智库和伊维经济...
中国储能网讯: 据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有关数据分析,截至2021年底,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累计装机容量10.6亿千瓦,占全部电力装机的44.8%,其中水电(含抽水蓄能)、风电、光伏发电、生物质发电装机占比分别为16.5%、13.8%、12.9%、1.6%。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2.48万亿千瓦时,占全部发电量的29.6%,其中,水电、...
中国储能网讯: 1月19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下称"中电联")发布《2023年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称,2023年电力消费有望增长6%,电力供需总体紧平衡,部分区域用电高峰时段电力供需偏紧。这意味着相关环节的能源保供任务依然艰巨,须进一步优化。"预计2023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9.15万亿千瓦时,较2022...
中国储能网讯: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推进先进储能技术规模化应用。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储能技术与产业发展,先后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截至目前,全国已有近30个省份出台了"十四五"新型储能规划或新能源配置储能文件,大力发展"新能源+储能"。但新能源配储能存在利用...
中国储能网讯: "储能是一条'长坡厚雪'的超级大赛道,也是一条不同于动力电池的独立大赛道,储能价值正在爆发。"海辰储能联合创始人、总经理王鹏程表示。然而,由于多地采取"一刀切"式的配置标准,部分地区将配储能作为新能源建设的前置条件,使得新能源配储能利用率极低。临近年末,加之类似风电、光伏项目...
中国储能网讯: 一边是政策端的利好和资本端的追捧,各地规划建设目标宏大、配套储能项目要求高;另一边却是部分地区储能项目建设进度滞后,已建成的项目利用率偏低。《经济参考报》记者近日采访调研了解到,随着我国新能源建设提速,加快储能等灵活性电源建设迫在眉睫。但受市场环境变化、行业标准缺失等...
中国储能网讯: 我国西部地区新能源资源富集,为风电、太阳能发电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应用提供了广阔平台,与之协同的储能产业也迎来了重大发展机遇。"据不完全统计,'十四五'期间,仅陕甘宁青新5省区规划和在建新型储能规模,合计已超过1000万千瓦。"在12月1日举行的2022第七届中国储能西部论坛上,国家能源局...
中国储能网讯: 2022年11月,eo从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中国能源研究会、世界自然基金会(瑞士)北京代表处联合主办的电动汽车充换绿电研讨会得知,当前我国电动汽车正在由无序充电发展到有序充电和车网互动(V2G)阶段,并逐步过渡到车网一体化设计阶段。我国以风电和光伏发电为代表的新能源发电,无论装机容...
中国储能网讯: 在信息化与互联网的时代,虚拟电厂是一个好概念和好故事。虚拟电厂将分布式电源、电力用户、储能、电动汽车等资源聚合起来,通过协调优化控制,既满足用户自身用能需求,又参与电力系统运行、电力市场交易,是传统意义上单纯的生产者或消费者向"产消者"过渡,可避免各类资源聚合前在市场上单...
中国储能网: 11月9-10日,由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主办的首届中国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暨全国虚拟电厂及需求侧响应高层研讨会在山东济南喜来登召开。大会聚焦新型储能可持续高质量发展,针对储能产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等重点、热点、难点问题展开充分探讨,分享可持续政策机制、资本市场、新...
中国储能网讯: 入夏以来,全国多地出现35℃以上高温天气,多个城市连续出现高温。经济复苏叠加高温天气,我国用电负荷较快增长,虚拟电厂频频进入公众视野。今年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的《"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以及天津、北京、上海等10余省份相继发布的"十四五"能源电力发展规划及碳达峰...
11月2日,贵州省能源局发布关于公开征求《关于推动煤电新能源一体化发展的工作措施》意见建议的公告。公告指出,支持煤电一体化项目优先并网,对未纳入煤电新能源一体化、需参与市场化并网的新能源项目,应按不低于新能源装机规模10%(挂钩比例可根据实际动态调整)满足2小时运行要求自建或购买储能,以满足...
换电模式是将新能源汽车的电池进行更换,以满足车主的续航需求,是一种将车和电池分离进行补能的模式。不同于充电桩充电模式,换电模式可以大大节省车主的补能时间。在安全性方面,换电相比充电具有一定的优势。此外,换电模式也可有效缓解电网负荷。据公安部统计,截至2022年6月底,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