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储能新闻
太阳能光伏网

技术应用

破局地理错配 河北张承唐构建千公里"氢能动脉"

张家口拥有超过7000万千瓦的风能和太阳能理论可开发资源,为绿氢生产提供了坚实基础。经过多年发展,张家口已初步构建涵盖制氢、储运、加注和多元化示范应用在内的氢能产业体系,产业链条日趋完善。日前,国家能源局公示全国能源领域首批氢能试点名单,张家口联合承德、唐山两市申报的河北张承唐氢能区域试点获批成为河北省唯一国家级氢能区域试点,将承担全省氢能“制储输用”全链条试点建设任务,为全...

淄博: 紧追"氢"风 抢占未来产业新蓝海

淄博发挥工业基础雄厚,氢气资源丰富、产业体系完备的优势,将氢能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全力加快氢能产业链建设,紧追“氢”风,抢占未来产业新蓝海。眼下,淄博安泽特种气体有限公司正加快建设国内领先的光伏制氢一体化示范项目,建成后预计实现年产工业氢约50万标方、高纯氢约90万标方、电子氢4万标方的产能规模。淄博安泽特种气体有限公司生产总监杨恺说: “我们采用绿电制氢,与传统...

我国氢能未来发展的"十大看点"

中国氢能产业在“十四五”夯实基础后,正进入从“试点探索”向“示范应用”迈进的关键阶段。“十五五”期间有望迎来破局,但其大规模商业化发展仍严重依赖于技术突破(尤其是降本和安全)、基础设施完善(储运)、以及可持续商业模式的构建。氢能将在中国能源转型中扮演重要角色,但前路挑战与机遇并存。十大主要观点总结1.“十五五”有望成为破局关键期现状: ...

2025年11月充电桩品牌前十强权威推荐,如何挑选充电桩品牌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普及,充电桩作为支撑电动汽车发展的关键基础设施,其市场需求持续攀升。不少消费者、企业乃至政府单位在布局充电设施时,第一个问题往往是: “充电桩到底多少钱一台?”事实上,充电桩的价格受功率、功能、品牌、技术等多重因素影响,从几千元的交流慢充桩到数十万元的超充设备不等。在众多品牌中,如何选择一台性价比高、可靠耐用的充电桩?今天我们不仅要谈价格,更要透过价格看本...

盐城首批!氢能两轮车亮相,10秒换氢+50公里以上续航

11月24日上午,江苏兴邦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氢能两轮车在盐城绿色低碳科创园正式投放。此次投放的氢能两轮车是兴邦能源深耕氢能应用领域的重点成果,搭载企业自主研发的氢燃料电池系统,具备补能快、续航长、零排放等核心优势。据介绍,车辆换氢过程仅需10秒,续航里程可达50公里以上,彻底解决传统新能源交通工具补能慢、续航短的行业痛点。同时,车辆行驶中仅排放水,真正实现“零碳出行”,车身...

六枝形成"三位一体"氢能产业生态

11月24日,贵州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县域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一场)在贵州省新闻发布厅举行,六枝特区党委副书记、区长刘强介绍了六枝氢能发展取得的成果。刘强介绍,围绕氢能发展,六枝规划布局立足实际。氢能作为目前公认的“零碳”排放清洁能源,未来发展前景十分可观。随着国家大力推进能源结构多元化,相继出台了系列规划、政策支持氢能产业发展。六枝特区乃至六盘水市作为“...

我国氢能产业处于向规模化迈进的关键阶段

阅读提示: 我国氢能产业经过“十四五”时期的发展,正从试点探索进入有序破局和规模化应用新阶段。“十五五”时期,氢基能源与传统工业、传统交通、传统能源的融合发展将成为新能源制氢的主要应用场景,也将成为绿氢产业链创新实践的重点。作为将可再生能源与绿色化工深度融合的创新能源模式,绿色氢氨醇这一“绿色石油”的崛起,不仅为我国能源转型提供了新路径,更为“双碳&...

场景需求倒逼氢能产业科技创新

近日,在广东佛山举办的2025年中国氢能产业大会上,与会专家表示,“十四五”期间我国氢能产业得到快速发展。《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将氢能列为前瞻布局的未来产业,给了行业极大信心。意味着氢能产业将从示范探索迈向规模化商业化发展的黄金期。2030年我国绿氢产量将超过300万吨氢基能源与传统工业、传统交通、传统能源的融合发展将成为新能源制氢主要应...

安徽枞阳: 锚定"新能源汽车" 产业集聚加速度

大量使用AI视觉参与质量把关,温度、湿度、露点实时监测,AGV智能搬运机器人有序穿梭……在安徽省铜陵市枞阳县,走进位于枞阳经开区的得壹能源科技(铜陵)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得壹能源铜陵公司),现代化的新能源电池生产场景让人眼前一亮。近年来,安徽新能源汽车产业高速发展,作为长江沿线城市,枞阳县聚焦“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持续发力,已初步构建起较为完整的产业链。2022年,作为铜陵市...

通威集团预计光伏行业会掀起一轮新热潮

2025第八届中国国际光伏与储能产业大会日前在四川成都召开,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在会上指出,“十五五”期间,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和能源强国,离不开光伏、风电、储能等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光伏、风电、储能等新能源产业的深度融合,才是解决中国能源问题的根本路径。”刘汉元坚信,当前光伏行业正处于黎明前的黑暗,度过这一阶段,“源网荷储”四部分融合发展将推动能源转型迎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