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流电池可低温稳定运行100小时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李瑛、唐奡带领团队在新型低成本铁基液流电池储能技术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近日,相关研究成果分别发表于《化学工程杂志》(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和《微尺度》(Small)。据了解,在诸多新型储能技术路线中,以全钒液流电池为代表的液流电池储能技术,本质安全、可灵活...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李瑛、唐奡带领团队在新型低成本铁基液流电池储能技术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近日,相关研究成果分别发表于《化学工程杂志》(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和《微尺度》(Small)。据了解,在诸多新型储能技术路线中,以全钒液流电池为代表的液流电池储能技术,本质安全、可灵活...
4月5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获悉,该所李瑛研究员与唐奡研究员团队,在新型低成本铁基液流电池储能技术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研究人员以铁负极氧化还原反应可逆性为切入点,通过电极界面缺陷设计和极性溶剂调控,成功实现了充放电过程中铁单质在电极纤维表面的均匀沉积和溶解。研发低成本液流电池...
近日,大连化物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无机膜与催化新材料研究组(504组)杨维慎研究员和朱凯月副研究员团队发表了关于可充电碱性锌基电池负极的综述文章,系统分析了碱性电解液体系锌负极面临的问题,总结和评估了目前的研究现状和趋势,展望了该领域未来的研究前景。碱性锌基电池因具有能量密度大、功...
中国储能网讯: "2021年,《抽水蓄能中长期发展规划》发布实施,标志着我国抽水蓄能(简称"抽蓄")进入一个新发展阶段""抽蓄工程建设技术在各种挑战中不断突破""我国抽蓄实现了从学习借鉴到自主创新的跨越式发展""如今,建设企业不断探索抽蓄工程建设新技术"……这是记者在3月22日中国电建集团和中国水力发...
中国储能网讯: 11月24-26日,由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湖南省商务厅、长沙市人民政府、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联合主办,100余家机构共同支持的湖南(长沙)电池博览会暨第二届中国国际新型储能技术及工程应用大会在长沙圣爵菲斯大酒店召开。此次大会主题是"新能源、新机遇、新高度"。会...
2021年对于动力电池行业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一边是上游赚取暴利与中下游承担成本压力,另外一边则是消费市场和资本市场形成了强烈的冰与火对比。此前,锂猫君在《财报中的锂电新格局: 暴利的上游与失语的下游》和《锂电行业2021薪酬PK: 谁在“闷声发大财”?》中,锂猫君已经梳理了锂电企业的...
2021年横空出世的钠离子电池成为最大的热点之一,毕竟作为地球含量更高的同族元素,钠是最有可能解决电池未来发展的资源硬约束的终极方案。但经过市场近一年的研究,结论是: 钠离子电池虽好,但受限于能量密度只能作为锂离子电池的补充。技术发展从来不是静态的,关于宁德时代面向第二代的钠离子技术,近来...
电动化时代迭代的速度一次又一次刷新此前的认知,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一份关于世界气候状况的新报告敲响了警钟: 从美国西部到南欧,再到中国中部,致命热浪、洪水和干旱正在颠覆数千人的生活,但地球目前的情况可能只会变得更糟。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的第六份报告中,提出了迄今为...
锂金属电池(LMB)是一种新型锂基可充电电池,由固态金属代替锂离子而制成,被视为最有前途的高能量密度可充电电池技术之一。然而,这种电池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如安全问题等。(图片来源: phys.org)近年来,研究人员尝试通过无负极电芯设计来克服这些障碍,以提高锂金属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安全性。据外媒报道,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