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储能新闻
太阳能光伏网

我国新一代液流电池储能技术研究取得进展

中国储能网讯:近日,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腐蚀电化学课题组在新一代低成本全铁液流电池储能技术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实现了低成本全铁液流电池高效稳定长循环运行,有效突破了全铁液流电池技术的瓶颈,为低成本长寿命全铁液流电池技术产业化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撑,相关研究结果相继发表于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2021,9,20354和Small,2022,2204356。

新时代我国双碳目标下的能源结构转型,需要着力开展基于多能互补的智能电网建设。长时储能技术作为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十四五”阶段先进智能电网建设中重点布局与发展的方向。水系液流电池技术本质安全、环境友好,是长时储能领域首选的技术之一。针对目前全钒液流电池成本偏高的问题,开发新一代低成本液流电池技术是国家“十四五”期间对液流电池储能技术持续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和新方向。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人员在深入理解亚铁离子氧化还原反应机制的基础上,以负极Fe/Fe2+相变反应为切入点,提出了配位化学设计策略,在氯化亚铁水溶液中引入柠檬酸钠,强配体柠檬酸根通过羧基与Fe2+离子结合形成稳定的配位结构,改变了Fe2+离子在水溶液中固有的六水合结构形式,进而抑制水解及避免析氢反应,有效改善了Fe/Fe2+沉积-溶解反应的可逆性,组装的全铁液流电池实现了20 mA*cm-2运行下70%能量效率和300圈循环100%的高容量保持率,循环寿命提升了11倍。

进一步,为了解决强配体作用下铁配位结构的氧化还原电位偏移、电压窗口降低的问题,研究人员通过进一步选取富含极性基团的极性溶剂DMSO作为负极溶液添加剂,协同实现了Fe2+离子的主溶剂化鞘层重塑及Fe2+离子的择优晶面生长,有效抑制了析氢反应,促进了Fe2+离子在平整的Fe(110)晶面优先形核,最终形成均匀、无枝晶的铁沉积形貌,组装的全铁液流电池可实现134 mW*cm-2的输出功率密度、30 mA*cm-2下75%的能量效率和20 mA*cm-2下200圈循环98.6%的容量保持率,循环稳定性提升了130%。

最新相关

光伏寒冬下,推进并购重组,什么信号?

光伏行业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过山车”。前几年,它是最热的赛道,资本追捧、产能爆发、企业估值一路狂飙。无数地方政府争相布局,几乎所有人都笃定: 光伏,就是未来的确定性!然而,...

氢能技术为零碳园区发展筑基

9月9日,氢能产业零碳园区研讨会在北京大兴国际氢能示范区举行。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氢能技术为零碳园区发展赋能,应持续加强氢能的技术探索与产业化应用,推动氢能产业链可持续发展。当前,零碳园...

新赛道,"氢"云直上!

“这批电压巡检器马上要发往国内多家燃料电池企业,今年我们的电压巡检器出货量已经突破3万套,增湿器也卖了1000多套,营收同比增长超15%。”近日,在魔方氢能源科技(江苏)有限公司的生...

氢能产品数字化平台上线

日前,在中汽中心新能源检验中心举办的中汽氢能技术发布会上,氢能产品数字化平台正式发布。该平台致力于构建一个涵盖全产业链的数字化平台,有效整合产业资源、打破信息孤岛、提升协同创新能力...

临港区: 氢能赛道开启"超车"模式

临港区: 氢能赛道开启"超车"模式

普通的奥托发动机(四冲程循环内燃机)的效率为30%。燃料电池更好,超过50%的氢气转化为电能,其余转化为热能,可用于提高系统的整体效率。一个可以以智能方式重新利用热量的例子是为寒冷环境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