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储能新闻
太阳能光伏网

中澳科研人员在晶硅太阳能电池"薄膜化"方向取得突破

提到晶硅太阳能电池,多数人可能觉得它像玻璃板,又重又脆,极易破碎,今后,这个印象要改变了。

记者2月1日从江苏科技大学获悉,该校与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澳大利亚科廷大学三方合作,在国际上首次制造出高柔韧性、高功率重量比的晶硅异质结太阳能电池,有望拓展晶硅电池的应用场景。相关成果1月31日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上。

据论文第一作者、江苏科技大学李阳教授介绍,太阳能电池已成为我国出口产品的“新三样”之一,晶硅电池可谓是其中的支柱。但一直以来,晶硅电池产业面临两大技术瓶颈,一是对于大面积的晶硅电池,其光电转换效率难以突破26%;二是目前较为先进的晶硅电池,其厚度一般在150微米至180微米,难以应用于海面、曲面屋顶、卫星、空间站等对材料重量或柔韧性要求较高的场景。

李阳告诉记者,本项研究中,三方团队将晶圆的厚度减薄到55微米至130微米,并开发了与之相适应的表界面钝化、掺杂接触生长等新工艺。测试结果表明,厚度在57微米至125微米的5种产品,均取得26%以上的转换效率,最高达26.81%,相关数据获权威检测机构德国哈梅林太阳能研究所认证。

“57微米厚的这款电池,其功率与重量之比达到每克1.9W,是市面现有产品的2倍至3倍。”李阳说,“过去,人们提到‘薄膜太阳能电池’,通常想到的是非晶硅或者有机太阳能电池,现在,我们把晶硅电池的厚度做到了100微米以下,比A4纸还薄,弥补了晶硅电池的重大短板。未来,我们还要继续尝试制造更轻柔、更高效的晶硅电池,或许有一天,晶硅电池可以像胶卷一样便携。”

最新相关

入局氢能源赛道,六盘水底气从何而来?

近年来,六盘水市凭借独特的资源禀赋、清晰的战略布局和扎实的产业基础,正加速抢占氢能产业发展先机。这座因煤而兴的老工业城市,为何选择氢能作为转型升级的新赛道?其背后的底气究竟源自何处?...

新能源汽车维修工短缺如何破解?

阅读提示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突破3140万辆,专业维修人才短缺问题日益凸显。技术门槛高、行业授权限制、培训成本高等因素制约人才供给,部分车主面临“买车容易修车难”的问题。专...

氢能列车在吉林落地,有新消息

吉林市氢能市域列车项目启动: 绿色交通赋能冰雪经济一、项目概况: 连接城市与雪场的绿色纽带4月29日,吉林市与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车长客”)召开专题会议,正...

长距离大规模管道输氢之路在何方?

近期,随着国内氢能的快速发展,作为各种运输方式中较为高效且低能耗、低成本的长距离氢能管道运输逐渐被提上议事日程。虽然在国际上已有成功示范,国内也不乏相关设施建设,但输氢管道的发展并未...

中国成为全球水电解制氢领域领导者

日前,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氢能分会联合30余家氢能产业龙头企业和科研院校共同编写的《中国氢能技术发展研究报告2024》(以下简称《报告》)在北京发布。《报告》着眼于我国氢能全产业链技术发展...

辛集市举办氢能自行车骑行体验活动

今年4月22日是第56个世界地球日,辛集市举办“氢启未来 向‘辛’而行”氢能自行车骑行体验活动。本次活动骑行线路全长15.73公里,串联了辛集国际皮革城、清河湾公园、润泽...

氢能出海机遇探析

近年来,随着全球碳中和进程加速,氢能作为清洁能源的重要载体,在交通、工业、储能和发电等领域的需求快速增长。中国推动氢能产业技术创新、规模化发展,已形成“走出去”趋势,推动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