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储能新闻
太阳能光伏网

创新引领 发展能源领域新质生产力

国家能源集团2025年工作会议上指出,坚持攻专项、促融合,着力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明确聚全行业之智,举全集团之力,充分发挥相关单位部门作用,扎扎实实搞攻关、只争朝夕出成果,确保高质量完成攻关任务,为建设科技强国提供有力支撑。这不仅是集团公司从能源禀赋出发,勇当能源供应压舱石、能源革命排头兵、科技强国主力军的战略考量,更是应对当前能源结构复杂变化、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必然选择。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十五五”规划布局之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安全的关键时期。作为骨干能源央企,我们要正视挑战、抢抓机遇,充分发挥煤炭煤电资源优势、一体化优势、资本实力优势、人才技术文化等综合优势,大力推动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切实增强保供能力,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发展能源领域新质生产力。

深化创新引领,必须下好体制机制创新的先手棋。体制机制的创新,不仅是创新棋局中开局的先手之子,更是破局的关键一招。按照集团公司提出的“健全科技创新决策指挥体系”等要求,我们必须坚持高站位咬定目标不放松,利用我国新型举国体制,发挥好央企创新主体作用,弘扬改革精神深化科技体制机制创新破难关,健全完善“1个研究总院+6个产业研究院+4个科技产业公司+N个企业研究中心”科研组织体系,以更加健全的科技创新决策指挥体系深化统筹布局,以更加完善的中长期激励机制增强创新动力,以更加持续稳定的科研投入机制保障研发质量,以更加灵活的联合攻关机制深化协同创新,以更有效率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加快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让科技项目管理既“放得活”又“管得住”,加快构建自主自强、开放融合、充满活力的创新生态,打破束缚创新的条条框框,为各类创新要素的汇聚与碰撞创造条件,不断增强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深化创新引领,必须挺进战新未来产业的最前沿。重要基础前沿技术是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未来产业培育,打造国家能源集团新增长极的关键所在。科学认识和把握“新”与“旧”、新质生产力与传统产业的关系,以产业为依托实施引领性科技攻关,以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发展,高标准推进腾格里、巴丹吉林2个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大基地项目建设,推动新疆、宁夏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区建设,探索可再生能源多技术发展、多场景融合模式。重塑形成包括“煤火风光水、化油气氢核等能源谱系+物流贸易金融支撑+产学研融通”的综合现代化产业发展新格局,不断推动全球能源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加速向高端化、现代化迈进。通过集中资源攻克关键技术,在工业控制、氢能装备、风电设计运维、节能环保、新材料等领域实现更多“首台套”“首突破”“首批次”“首版次”等具有重大行业影响力的科技成果。聚焦“绿色氢能产业链”建设,构建“风光氢储融一体化”特色发展模式,形成“规模化、一体化、生态化、市场化”的氢能商业模式,掌握绿色氢能供应链的关键集成技术,积极促进氢能产业布局与重大创新示范工程落实落地,为国家氢能产业实现商业化、市场化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国能的样板经验。围绕智能重载、铁路、储能、CCUS等领域谋划建立特色鲜明的协同创新中心,推动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加速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深化创新引领,必须抢占数字平台技术的制高点。在数字经济浪潮奔涌的当下,数字化平台化转型已成为企业乃至国家发展的关键抉择,这不仅是技术的革新,更是思维模式、业务流程以及管理架构的全方位重塑。随着国家能源集团“一网一库三平台”加快迭代升级,智能无人装车系统、煤质快检技术等一系列数字化技术的大范围推广应用,不仅全面引领行业颠覆性变革,还为集团公司加快科技创新步伐提供了基础支撑与系统赋能。我们要继续坚持高水平推动数字化平台化转型,坚持“统一、集约、系统、先进”,深化“人工智能+”行动,强化能源数字化平台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深化能源工业技术与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跨学科、跨行业充分融合,用数智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高数据的实时采集、系统分析、价值挖掘和协同治理能力,释放一体化运营更大优势,推动新型电力系统健康可持续发展。

前路虽远,路在脚下;险峰难越,心向苍穹。面向2025,集团公司要上下一心、真抓实干,攻坚克难、锐意进取,通过深化改革创新增添动力、激发活力,以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促进质量变革,汇聚起共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向着全面建设世界一流清洁低碳能源科技领军企业的战略目标奋勇前进。

最新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