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储能新闻
太阳能光伏网

搜索

能源转型加速逐“绿”前行

截至三月底,我国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占比首次超过百分之五十--能源转型加速逐"绿"前行  化风为能,聚光为电;将滚滚"乌金"进行碳捕捉碳封存;以高新技术开启氢能制造和输送新天地……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引领下,我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提速升级。水电、风电、光伏、在建核电装机规模等多项指标保持世...

氢能产业链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成立

近日,在氢能应用现代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会暨专家咨询委员会成立大会上,中国石化牵头成立氢能产业链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本届选聘委员108位,其中主任委员由中国石化董事长马永生院士担任,副主任委员由清华大学欧阳明高院士、国机集团副总经理陈学东院士、中国石化总工程师谢在库院士等16位专家学者和...

这家企业在沙特架桥修路铺水管“不务正业”,却用22年干成一件大事!

商业的本质是什么?为彼此创造价值。这句话看上去,真正做到却并不容易。12月7日,中国与沙特一口气签了34项投资协议,包括绿氢、光伏、通信、云服务、房地产等多个领域,参与企业包括华为、中建、中广核,还有光伏企业晶科。若问哪家中国企业在沙特投资规模最大、布局最广、扎根最深,如果说中国石化是第二...

“西氢东送”:我国首个纯氢长输管道项目启动

中国储能网讯: 记者戴安妮报道: 4月10日,记者从中国石化新闻办获悉,"西氢东送"输氢管道示范工程已被纳入《石油天然气"全国一张网"建设实施方案》,标志着我国氢气长距离输送管道进入新发展阶段。中国石化"西氢东送"管道起于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终点位于北京市的燕山石化,全长400多公里,是我国首条...

全长400多公里!我国首个纯氢长输管道项目正式启动

4月10日,中国石化宣布,"西氢东送"输氢管道示范工程已被纳入《石油天然气"全国一张网"建设实施方案》,标志着我国氢气长距离输送管道进入新发展阶段。"西氢东送"起于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终点位于北京市的燕山石化,管道全长400多公里,是我国首条跨省区、大规模、长距离的纯氢输送管道。管道建成后,...

中石化赵东:氢能与地热是中石化新能源重点投资领域

近日,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3年年会在京举行,本次论坛以"经济复苏: 机遇与合作"为主题。在携手保障全球能源安全的分会场上,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赵东发表了演讲。他介绍了中国石化新能源业务的两个重点投资方向,一是氢能,他介绍称,目前中石化已经建成98座加氢站,未来将聚焦绿氢炼化和氢能交...

已成立超40家新能源公司!“四桶油”大规模进军新能源

石油巨头们在新能源领域动作频频。2023年以来,先是中国中化成立了中化新能源有限公司;接着,中国石油也全资成立了四川西油新能源有限公司及新能源联合研发中心。2023年3月21日,中国海油又斥资20亿,全资成立中海油环渤海新能源有限公司。石油巨头们正在通过成立新公司加速对新能源的布局。据统计,中国...

继“三桶油”后,“第四桶油”也来入局新能源

能源结构绿色低碳转型大势下,石油化工巨头纷纷加快新能源布局。风芒能源获悉,3月10日,由中国中化部署、中国中化旗下子公司中化能源出资、中国中化旗下子公司中化石油销售负责初期孵化的中化新能源有限公司正式揭牌。这是中国中化在河北雄安新区成立的首家新能源相关业务的子公司。该公司以新能源汽车...

管道输氢的难点和前景

中国储能网讯: 文/孙宝翔 杨 静,中石化(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中国石化报氢气作为一种可再生二次能源,具有来源广泛、清洁高效、应用场景丰富等优势,在世界能源转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全球多个发达国家均制定了氢能产业规划,并加快部署氢能全产业链建设。输氢管道运量大、能耗低、边际成本低,是实现规模...

中石化西南地区最大氢燃料电池供氢项目建成中交

中国储能网讯: 2月28日,西南地区最大氢燃料电池供氢项目--川维化工3000立方米每小时氢燃料电池供氢项目建成中交,正式移交装置所属运行部开始试车准备工作。2021年,中国石化提出打造"中国第一氢能公司",规划到2025年建设1000座加氢站或油氢合建站。目前,中国石化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氢气生产企业,川维...

2050年,氢能市场总规模将超过1万亿美元

我显然不是一个先知先觉的人,只是基于中集集团的业务结构,我于2014年8月开始研究能源产业,恰逢石油价格雪崩式的暴跌,我方才感知到能源这个巨大的产业所面临的重大历史变革。当时,页岩油气、可再生能源的比例还非常低,电动汽车也只是刚刚起步,但已经足以动摇石油能源体系的根基。在过去十年的时间里,...

独家专访金涌院士:与可再生能源相伴,储能产业发展大有可为

中国储能网讯: 日前,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化工系教授金涌,接受了中国储能网独家专访。金涌院士用化学家的思维路径,深入浅出地分析了当下人们十分关注的储能、氢能、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等领域的科学技术,为受众呈现了一次以储能为主题的精彩访谈实录。金涌院士(左)与记者韩继波"实现'双碳'目...

产业化提速 A股公司扎堆跨界氢能赛道

中国储能网讯: 氢能产业持续火爆,多家A股公司跨界进入氢能赛道。在政策支持和产业链降本的共振下,2023年氢能产业化将提速。业内人士预计,未来我国将形成完整氢能产业体系,构建涵盖交通、储能、工业等领域的多元氢能应用生态。上市公司积极布局近两年来,约20家A股公司跨界进入氢能赛道,其中包括隆基绿...

我国首个甲醇制氢加氢一体站投用

15日,记者从中国石化新闻办获悉,我国首个甲醇制氢加氢一体站投用,该站是由中石化燃料油公司大连盛港油气氢电服“五位一体”综合加能站升级而来,每天可产出1000公斤99.999%高纯度氢气。该项目采用中国石化自主研发的分布式甲醇制氢系统,包含甲醇重整、催化氧化、过程强化、系统集成等多项自...

这家企业在沙特架桥修路铺水管“不务正业”,却用22年干成一件大事!

商业的本质是什么?为彼此创造价值。这句话看上去,真正做到却并不容易。12月7日,中国与沙特一口气签了34项投资协议,包括绿氢、光伏、通信、云服务、房地产等多个领域,参与企业包括华为、中建、中广核,还有光伏企业晶科。若问哪家中国企业在沙特投资规模最大、布局最广、扎根最深,如果说中国石化是第二...

强强联合!壳牌“牵手”比亚迪 石油巨头又想干什么?

能源转型,不能“单打独斗”。身处变革时代,没有一家企业能靠“孤军奋战”应对能源转型的挑战。以前那些看似“八竿子打不着”的企业,如今却能紧密“牵手”。最近这些年,壳牌等国际巨头正纷纷与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展开合作,中国石化等本土石油巨头也频频向电...

重磅发布!2022年中国地热大事记

编者按: 时光荏苒,岁末将至。2022年的每一天,我们在奋进中前行,不断助推地热行业高质量发展。回首过去,我们不忘初心;展望未来,我们信心百倍。在2023年即将到来之际,《中国地热》杂志编辑部联合地热加APP、中国技术监督情报协会地热产业工作委员会策划推出“2022年中国地热大事记”,回顾20...

我国单套最大PEM电解水制氢装置成功投产

12月25日,我国单套最大质子交换膜(PEM)电解水制氢装置在中原油田成功投产,该装置是中国石化兆瓦级可再生电力电解水制氢示范项目的核心设备。该项目配套的光伏工程已同步并网发电,投产后日产高纯度“绿氢”1.12吨,为我国可再生能源制氢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样板。该项目采用的质子膜电...

12家央企氢能布局“各显神通”

中国储能网讯: 在双碳目标的指引下,当前国内一批央企正在深入布局氢能产业链,运用各自强大的资源与资金优势在氢能领域"各显神通"。今年9-12月,以中国石化、中国石油、国家电投、国家电网、华电集团、东方电气、中国电建、中国能建、国家能源集团、中国船舶、中国中车、东风汽车为代表的央企展开了一...

多方入局的换电市场,“苦尽”能否有“甘来”?

换电赛道,是一个颇具争议却又在不断壮大的领域。近日,中国石化与中国石油、上汽集团、宁德时代、上海国际汽车城共同投资成立了上海捷能智电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新公司以动力电池租赁业务为核心开展换电技术研发推广、电池运营管理、大数据服务等,为消费者提供通用便捷的车电分离解决方案。该公司的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