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独立储能容量电价100元/kW、有效期24个月!
3月25日,河北发改委发布完善独立储能先行先试电价政策。其中明确独立储能电站可获得的容量电费根据容量电价标准和月度平均可用容量确定,年度容量电价标准为100元/千瓦,月度标准按8.3333元/千瓦执行。已按退坡执行的追补至100元/千瓦,本通知自2025年1月1日起实施。通知还提出,完善独立储能容量电价激...
3月25日,河北发改委发布完善独立储能先行先试电价政策。其中明确独立储能电站可获得的容量电费根据容量电价标准和月度平均可用容量确定,年度容量电价标准为100元/千瓦,月度标准按8.3333元/千瓦执行。已按退坡执行的追补至100元/千瓦,本通知自2025年1月1日起实施。通知还提出,完善独立储能容量电价激...
近日,远景盐城射阳电站全年运行数据出炉。射阳250MW/500MWh储能电站是江苏省最大的储能电站,自7月12日并网以来,全年性能表现优异,创下江苏省在运储能电站多项第一;从收入水平看,全年每MWh收入高出平均水平约11.7%,相比同类储能产品,折合百MWh全生命周期可增收2130万元。射阳电站搭载远景智慧交易型储...
2024年,光伏行业经历了极为艰难的一年,整体呈现出系统性崩塌的态势。一方面,大部分光伏企业在2024年业绩大幅下滑,甚至亏损。据相关统计,截至2024年底,光伏行业已有26家公司披露业绩预告,其中超七成企业预亏,包括隆基绿能等行业巨头也未能幸免。此外,光伏产业链上的近百家上市公司在盈利、毛利率、负...
从戈壁荒漠变身“能源新蓝海”,到闲置盐穴担当“大型充电宝”,当前我国能源转型“绿”潮涌动,风电光伏跃升发展,新型储能、氢能等新业态加快培育,为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3月5日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建设“沙戈荒&...
3月5日,2025第二十届中国(济南)国际太阳能利用大会暨第四届中国(山东)新能源与储能应用博览会(以下简称“济南国际太阳能展”)在山东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启幕,参展企业超500家,到场观众达15万人次。 作为业内知名的户用智慧能源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正泰安能携全线产品模式、全域场景方案、全新...
新型储能如何成为电力系统的优质“蓄水池”?近日,全国政协委员、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支撑技术,新型储能近年来高速发展,截至2024年底,我国新型储能累计装机已经超过抽水蓄能,显示出规模化发展的强劲势头。“储能行业发展不...
2025年伊始,新能源行业迎来重磅政策。《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 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确认强制配储时代终结,补贴红利消退后,储能商业模式迎来颠覆性转型压力,低端产能及减配降本将快速退出历史舞台。储能系统全生命周期经济性将大幅提高企业入局门槛,具备技术先进性和研发前瞻性的...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 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推动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上网电量全部进入电力市场,上网电价通过市场交易形成。业内分析认为,这一举措将标志着我国新能源电价机制从"计划主导"向"市场主导"迈出关键一步。此后,新能源...
2025年2月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下发《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 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新能源项目(具体指风电、光伏)上网电量全额进入电力市场,电价从保障性收购、有序入市进入到全面入市阶段。针对建设成本分摊至电费行为,强制配储不再作为新建项目核...
光伏行业的寒冬,比想象中更漫长。2024年,光伏主产业链亏损超600亿、企业负债突破3万亿,产能过剩的警报划破行业长空。而本应收缩的产能阵线,却在开年之际,全然不顾高悬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再度加码超665亿元产能。一边是“产能过剩”的红色警告,一边是“卷不死”的疯狂加码,产能出...
2月17日,工信部等八部门印发《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新型储能技术创新、产业协同发展推进等六大专项行动,并提出到2027年,我国新型储能制造业全链条国际竞争优势凸显,优势企业梯队进一步壮大。新型储能是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支撑技术。随着风...
近日,新能源市场迎来重大变局。新能源上网电价告别政府定价,并且政策明确地方政府将不得"强制配储"。这意味着中国新能源电力市场终于走出"襁褓",走向成熟。真锂研究创始人墨柯认为,短期内,风光发电企业的电可能不好卖,弃风弃光现象肯定会抬头,储能装机的需求短期内应该会有明显下降;但是,长期来看则...
2月10日,鹏辉能源在投资者关系活动中提出,对于,国家发改委、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新能源电价全面由市场形成,并推出一系列配套机制包括取消强制配储政策。由于政策刚推出,为新能源强制配储时代画上句号,储能产业也...
新能源电价全面由市场形成正在成为现实。近日,国家发改委、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新能源电价全面由市场形成,并推出一系列配套机制。新能源入市交易后,将公平承担电力系统调节成本,各类电源在电力系统...
过去,由于新能源采用国家核价、计划调度的价格机制和管理体制,不能及时响应市场的时序和位置价格信号,这给系统运行带来了不少的困难,随着新能源装机规模的持续增长,困难只会变得越来越多。所以,国内众多地区开始实施配置储能的政策,让新能源像火电一样实现单机的可控可调,但是在大量投入储能设施后,...
1月16日,吉林省发改委发布《吉林省发展改革委关于进一步优化分时电价政策的通知》。其中提出,鼓励工商业用户通过配置储能、开展综合能源利用等方式降低高峰时段用电负荷、增加低谷用电量,降低用电成本。同时,高峰和低谷时段用电价格在平时段电价基础上分别上下浮动55%,工商业用户尖峰电价不再按固定...
新能源已经成为江苏第一大电源。截至2024年10月底,江苏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已达8252万千瓦,约占42%,历史性超过煤电。与之相伴的,作为新能源"稳定器"的新型储能累计建成投运540万千瓦。至此,江苏于2023年年中在《关于加快推动我省新型储能项目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中提出的"到2027年新型储能达500万...
近日,山东省政府印发《关于健全完善新能源消纳体系机制 促进能源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围绕全面提升新能源消纳能力,聚焦六个方面,提出24条具体措施。其中,对于2025年新增风电、光伏发电,《若干措施》提出,自2025年起,山东将分类、逐步提高新能源市场交易电量比例,要求新增风...
1月9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布的《上海市新型储能示范引领创新发展工作方案(2025—2030年)》指出,到2026年,建立新型储能核心技术装备产业链,打造2个新型储能产业园,培育10家以上具有产业带动效应的优质企业,力争应用规模80万千瓦以上,储能削峰初见成效,带动产业规模近千亿级。到2030年,引育结合形...
澳大利亚储能市场起步于2016年,在电网基础设施薄弱、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用户侧高电价等重大因素的推动之下,储能市场呈现快速发展态势。首先,由于澳大利亚国家电力市场(National Electricity Market,NEM)输电网呈现狭长、低密度分布的特点,发电机组和负荷中心呈分散式分布,五个州级输电网络通过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