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规模压缩空气储能新技术与应用”获2024中科院奖项!
1月16日,2024年度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颁奖仪式在京举行。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侯建国颁奖,副院长、党组副书记吴朝晖宣读表彰决定。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陈立泉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陈仙辉院士获个人成就奖,"银河系早期形成与演化"等4项成果获基础研究奖,"大规模压缩空气储能新技术与应用"...
1月16日,2024年度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颁奖仪式在京举行。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侯建国颁奖,副院长、党组副书记吴朝晖宣读表彰决定。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陈立泉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陈仙辉院士获个人成就奖,"银河系早期形成与演化"等4项成果获基础研究奖,"大规模压缩空气储能新技术与应用"...
中国储能网讯: 尽管蓬勃发展甚至引领世界,我国锂电产业的发展仍需立足技术创新,居安思危。11月9日,在中国(遂宁)国际锂电产业大会暨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国际交流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厦门大学教授孙世刚表示,我国锂电产业现有的发展面临着资源、能量、安全、使用环境等四方面重大挑战。首先是资源的...
二十大报告提出,我国要建设新型能源体系。近期,能见推出高端访谈栏目,采访行业专家,解读新型能源体系。本期,我们将独家对话中科院院士何祚庥。何祚庥是我国第一代粒子物理、理论物理学家。他是氢弹理论的开拓者之一,也是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的研制参与者之一。作为一名科学家,何祚庥既严谨求索,也...
近日,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吴忠帅与副研究员郑双好团队,开发了可形成三维导电网络的电极油墨与具有高离子电导率的电解质油墨,显著提高了3D打印高载量微电极中的电子和离子传输效率,研制出了高容量、高倍率柔性化的钠离子微型电池。相关成果发表于《先进材料》。平面...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大连化物所”)26日发布消息称,近日,该所李先锋研究员团队与比利时科尔德集团控股EcoSourcen公司签署了新一代液流电池技术许可合同,共同推动该技术在欧洲市场的推广应用。这是大连化物所新一代液流电池储能技术首次输出至发达国家。风能、太阳能等...
近日,钠离子电池创业公司中科海钠发生工商变更,新增股东除了海松资本、聚合资本等机构,还有华为旗下哈勃投资。某知情人士透露,现中科海钠估值已超50亿元,和去年3月相比涨超800%。据了解,成立短短五年来,中科海钠收获了不少产业方及资本的认可。2017年,中科海钠发布钠离子电池,收获国科嘉和、中科院物...
华为又出手了。投资界获悉,4月1日,钠离子电池创业公司——中科海钠发生工商变更,新增股东除了海松资本、聚合资本等VC/PE机构,还有华为旗下哈勃投资。某券商直投部专注新能源赛道的投资人透露,现中科海钠估值已超50亿元,和去年3月相比涨了800%不止。成立于2017年,中科海钠身后是一个中科院...
《科创板日报》(记者 敖瑾)讯,近日,固态电池研发商卫蓝新能源完成新一轮融资。天眼查数据显示,卫蓝新能源发生工商信息变更,新增小米长江产业基金、华为关联公司哈勃投资、吉利控股旗下的吉利蓝色计划等多家股东。注册资本增加至6136.7万,增幅5.7%。仅半年内,卫蓝新能源已接连完成两轮融资,上次是在去...
北极星储能网讯: 2022年3月23日,最新一期的全球顶级期刊《Nature》重点报道了中科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在压缩空气储能领域的重大成果。文章以"中国零碳雄心――四支科研团队助力中国实现零碳能源目标"为主题,介绍了中国政府在零碳道路上面临的重大挑战和在储能、能源预测、海上风能领域的积极进展。文...
北极星储能网讯: 日前,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随着大规模储能技术被认定是支撑可再生能源普及的战略性技术后,新型储能发展路径应运而生。新型储能是指除抽水蓄能以外,以输出电力为主要形式并对外提供服务的储能项目,以电化学储能为...
北极星储能网讯: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储能技术研究部(DNL17)李先锋研究员、郑琼副研究员团队自主研制出48V/10Ah磷酸盐基钠离子电池储能系统,并作为中低速电动车的动力电源成功开展应用示范。根据实测数据,在6至7℃环境温度下,该动力电池系统续航里程达到35km,系统比能量为90Wh/Kg。该...
1月15日,龙蟠科技(603906.SH)全资子公司龙蟠氢能源公司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共同启动PEM电解水制氢催化剂的研发项目。此举标志着继车用IV型储氢瓶、燃料电池催化剂之后,龙蟠科技的氢能业务从下游"用氢"领域正式迈入到上游的"制氢"领域。采用可再生能源进行电解水制氢,是目前最主要的制取绿...
1、氢通新能源与中科院上海有机所签署战略合作1月5日,中科院上海有机所与氢通新能源战略合作暨氢能源膜材料研究中心揭牌仪式在中科院上海有机所举行。此次双方共同成立的氢能源膜材料研究中心将主要进行PBI材料与高温质子交换膜等研发工作。基于双方技术资源合作互通,致力于突破绿色低碳制氢、高效低...
2022年1月5日,中科院上海有机所&氢通新能源战略合作暨氢能源膜材料研究中心揭牌仪式在中科院上海有机所举行。中科院上海有机所所长唐勇院士与氢通新能源创始人、董事长兼CEO任亚辉代表双方举行《氢能源技术产业化创新战略合作》签约;中科院上海分院院长、中科院上海有机所研究员胡金波教授与氢通新能...
目前电动车市场火热,大量新玩家涌入该赛道,相关企业市值屡创新高。不过,当前电动车市场占有率与燃油车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原因是电动车有很大的使用局限性。与燃油车相比,电动车续航能力更弱,充电时间更长,而且对环境也有苛刻要求,寒冷条件下,甚至会出现续航尿崩现象,这些缺...
北极星储能网讯: 锂离子电池在电化学储能领域应用广泛,但由于我国的锂资源高度依赖进口,所以有必要开发适合我国资源结构的电池技术。相对于锂的匮乏,我国的锌资源十分丰富,且锌电池的低成本、高安全和高比容量的优势对可再生能源布局中的规模储能价值重大。然而,循环寿命短和能量密度低阻碍了锌电池...
北极星储能网讯: 2021年11月15日,中国新能源发展论坛在盐城召开。本次论坛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和盐城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论坛以"双碳赋能、智领未来"为主题,旨在持续搭建新能源领域交流合作平台,围绕发展前景、机遇挑战、技术前言、行业热点等议题共同研讨、集思广益,加快推动新能源产业转型升级,助...
电车汇消息: 11月9日,天津市捷威动力工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捷威动力")与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以下简称"中科院苏州纳米所")共建的"固研先进电池联合实验室",在苏州产业园区正式成立并举行签约揭牌仪式。捷威动力聚焦于动力乘用车应用领域,是国内最早进行高比能软包动力电池研发和...
每当一个行业的发展遭遇瓶颈,人们大都寄希望于技术上的突破能够打开一片新的天地,拓展发展空间。但科技的力量总会被高估,不过这在聪明的商人们眼里并不是问题。比如上个世纪末本世纪初炙手可热的“纳米技术”,本来就是一个计量单位而已,却被各种吹捧、包装,一时间,,纳米技术成了放之四海而...
受访者 供图 飞驰的高铁上,目之所及是车内舒适的环境和窗外快速掠过的景色,却很少有人关注到列车上方的接触网导线,而这个接触网却肩负重要职责: 为高铁提供电能。如今我国高铁正向时速400公里迈进,对接触网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导电性要高,要扛得住日晒雨淋,还要扛得住摩擦导致的高温。近日,中科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