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第二届远见者大会:探索AI与能源转型的未来
10月16日,第二届美的远见者大会在佛山顺德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教授丁汉,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教授赵天寿,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院院长邓涛教授,中山大学教授、鹏城实验室多智能体与具身智能研究所所长林倞等重量级行业专家,与美的集团副总裁兼工业技术事业群总裁伏拥军、副总裁...
10月16日,第二届美的远见者大会在佛山顺德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教授丁汉,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教授赵天寿,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院院长邓涛教授,中山大学教授、鹏城实验室多智能体与具身智能研究所所长林倞等重量级行业专家,与美的集团副总裁兼工业技术事业群总裁伏拥军、副总裁...
9月23日,在2024中国新型储能产业发展大会上,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新型储能研究中心成立。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林立,内蒙古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韩永全参加揭牌仪式。据了解,该研究中心是依托内蒙古科技大学在电化学储能、稀土储氢合金、储热材料等领域科技创新团队,将科研与市场紧密衔接,与...
未来的新型能源体系什么样子?怎样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在国务院参事室主办的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平行论坛“创新驱动助力绿色发展论坛”上,这些热点话题成为中外专家关注的焦点。据公安部统计,截至2023年底,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超过了2000万辆,乘联会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4月上半月,新能源车的...
中国储能网讯: 潘垣,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磁约束聚变技术和高功率脉冲电源技术专家。主持和参与主持过三套聚变装置研制和一套装置升级改造,在中国环流一号研制中负责工程方案设计、总体电磁工程、脉冲电源及总控系统等,创造性地解决多项重大技术难题,还将聚变电磁工程...
中国储能网讯: 近日,全铁液流电池新创企业巨安储能自曝目前签订的订单已经超过25亿元。而这距离95后孟锦涛创立巨安储能仅过去短短一年。与此同时,该公司还连续完成了三轮累计逾5000万元融资。在多种技术路线竞争的储能战场,巨安储能研发和推广的新型储能技术全铁液流电池是一匹黑马吗?1技术溯源以全...
中国储能网讯: 巨安储能武汉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巨安储能")成立于2021年8月,技术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是一家新型大规模特高安全液流储能系统专业技术公司。其国际首创的铁/锌基自分层液流储能技术,解决了影响储能技术发展的安全及成本等关键核心问题,具有大容量、高安全、高效能、低成本、长寿...
摘要本文对2021年度中国储能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通过对基础研究、关键技术和集成示范三方面的回顾和分析,总结得出了2021年中国储能技术领域的主要技术进展,包括抽水蓄能、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铅蓄电池、锂离子电池、液流电池、钠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新型储能技术、集成技术和消防安全...
中国储能网讯: 7月29日,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消防测试技术规范》团体标准第二次工作会议在湖北武汉召开。与会专家合影会议由储能应用分会标准中心江卫良主任主持。华中科技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文劲宇院长为本次会议致辞,文院长重点介绍了华中科技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
各参编单位: 《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消防安全测试技术规范》与《储能用锂离子电池系统安全通用技术规范》两项团体标准已完成了第一次工作会议,相关牵头单位已根据第一次工作会议的讨论意见对标准初稿进行了修改完善并形成讨论稿。为保证标准的科学严谨和实用,现就以上两项团体标准召开第二次工作会议,...
美国南弗罗里达大学在显热-潜热混合储热方面取得新进展文章信息技术领域: 显热-潜热混合储热开发单位: 南弗罗里达大学 Kelly Osterman技术突破: 探索了一种混合显热-潜热储热系统,来提供约650 °C的稳定释能温度,结果表明,所分析的显热-潜热混合储热系统允许保持较高的能量效率和㶲效率(分别为99%和9...
北极星氢能网讯: 7月7日,在2021年武汉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智能制造中国车谷专场活动现场,"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催化剂"项目作为科技成果转化落地项目正式签约。该项目由武汉众宇动力系统科技有限公司与华中科技大学共同发起,围绕燃料电池核心技术领域开展产学研用合作、探索开发新型燃料电池催化剂,提高...
中国储能网讯: 6月27日上午,由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和中国储能网联合组织的"第八期中国储能产业巡回走访调研团" 走进浙江蓝盾电工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华中科技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强电磁工程与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曹元成教授,浙江蓝盾电工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罗俊等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