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储能新闻
太阳能光伏网

搜索

小型微电网打造“能源方舟”

在厦门大学翔安校区能源学院楼内,一台台基于先进电源、负载构成的小型微电网系统悄然运转。没有隆隆作响的机房,也没有纵横交错的电缆,整个实验室的供电系统正通过一套精密的“智慧大脑”实现无缝协同。这是厦门大学能源学院教授郑志锋团队与厦门科华数能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打造的先进储能技...

福建厦门科技支撑碳达峰印发:研发钠离子、锂离子、碳铅电池等低成本高效储能技术

12月4日,福建省厦门市科技局发布厦门市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其中提到,研发钠离子电池、锂离子电池、碳铅电池等电化学低成本高效储能技术。研发电池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池隔膜、电解液、电芯制造等低碳高效电池材料合成工艺与储能器件制备技术。研发磷酸铁锂电池等高安全、高效能储能电池...

正泰集团×嘉庚创新实验室 | 推动氢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发展

10月22日,正泰集团与嘉庚创新实验室在厦门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中科院院士、嘉庚创新实验室名誉主任田中群,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等见证下,嘉庚创新实验室主任郑南峰、正泰集团轮值总裁栾广富分别代表双方签约。双方将以氢能为核心,石墨烯、半导体、新能源等为重点领域,在重大课题项目研发、科研...

电力市场体系应体现多元化价值

"当前电力市场建设应该包括保供应、促转型、稳价格的多元化目标,不光要体现电能量价值,还有安全价值、绿色价值等,应当建立体现多元化价值的电力市场体系,逐步推动利用市场化机制保障新能源消纳、发挥政府和市场作用来保障系统的容量充裕度,并建立转型成本的合理疏导机制。"日前,国网能源研究院副总工...

锂氧电池循环寿命提升近8倍!推动其在储能器件的实际应用

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环境与能源高分子材料团队",在锂氧电池技术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团队设计出的高分子电解液能够将锂氧电池循环寿命提升近8倍,将推动锂氧电池作为储能器件的实际应用。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王欣、厦门大学/嘉庚创新实验室乔羽、厦门大学孙世刚团队合成了一种多功能的电解液添加剂,聚(2,2,2...

锂氧电池研发应用取得重大进展!循环寿命提升近8倍

4月11日晚,央视《新闻联播》报道广东多个国家级、省级重点实验室的一批关键核心技术不断获得新突破。其中,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环境与能源高分子材料团队”,在锂氧电池技术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团队设计出的高分子电解液能够将锂氧电池循环寿命提升近8倍,将推动锂氧电池作为储能器件的实际应...

厦大孙世刚院士团队:透过电池,探索能源转换密码

因对电化学基础研究的突出贡献,他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心怀科技报国初心,近年来,他带领团队立足学科基础研究,持续在新能源领域斩获面向产业的突破性成果,推动实验室成果与生产转化的连接。中国科学院院士、厦门大学教授孙世刚和他的团队一道,在服务区域发展和国家战略中,践行高校科研人的责任与使命...

杰瑞与嘉庚创新实验室举办战略合作签约仪式

11月30日,烟台杰瑞石油服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杰瑞)与嘉庚创新实验室举行了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双方将设立合资公司,共同推进硅碳纯品、氧化亚硅纯品及硅基复合负极材料的研发和生产。杰瑞股份董事长王坤晓、厦门大学副校长江云宝、嘉庚创新实验室田中群院士等参加了此次签约仪式。杰瑞股...

由宁德时代与厦门大学共同建立的厦门时代新能源研究院成立

电车汇消息: 11月19日,由宁德时代与厦门大学牵头共建的厦门时代新能源研究院成立仪式在厦门大学科学艺术中心举行。厦门大学校长张荣,厦门市委常委、副市长黄晓舟,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中科院院士、嘉庚创新实验室主任田中群,中科院院士孙世刚等共同为研究院揭牌。厦门时代新能源研究院将依托宁德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