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报告首提新型储能,产业新阶段又该如何布局?
近期,储能上市企业2023年年报预告陆续发布,从上游材料、电池,到下游集成商发布的成绩单来看,无一不在显示着这一年新型储能产业的突飞猛进。同时,新型储能也在今年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国各地也相继发布了储能相关政策,包括补贴、配置要求和技术支持等,进一步加速了新型储能产业的扩张。根据国家...
近期,储能上市企业2023年年报预告陆续发布,从上游材料、电池,到下游集成商发布的成绩单来看,无一不在显示着这一年新型储能产业的突飞猛进。同时,新型储能也在今年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国各地也相继发布了储能相关政策,包括补贴、配置要求和技术支持等,进一步加速了新型储能产业的扩张。根据国家...
浙江省作为我国工商业储能发展的"顶流"之一,正加速"奔跑"。数据来源: 《2024年全球储能行业趋势预测报告》动力电池应用分会数据显示,2023年,浙江省工商业新型储能装机量约占全国总装机量的44.3%,排名全国第一。另据机构统计数据,2023年全年,浙江省工商业储能备案项目数量达1100+,总规模超过1.9GW/4.5...
储能的大规模发展对支撑新能源消纳,提升电力系统灵活调节能力,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具有重大意义。近年来,得益于政策支持、技术进步和风电、光伏装机量的快速增加,作为新能源的配套产业,我国储能产业发展迅猛,已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储能市场和储能产品提供国家。不过也要看到,我国储能产业发展还面临...
文/王佐编辑/杨倩来源/储能严究院头图绘制/DALL・E3月1日,新华社发表题为《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大力推动我国新能源高质量发展 为共建清洁美丽世界作出更大贡献》的主题文章。全文中「新能源」出现17次,担当着绿色低碳转型的关键词与核心主角。报道称,中共中央政治局2月29...
2024全国两会开幕在即,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工商联副主席、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已连续27年参加全国两会,履职尽责,建言资政,积极为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鼓与呼”。今年两会,刘汉元代表将针对构建以抽水蓄能、新型储能为主,电动汽车等其他多种储能形式为辅的综合性储能系统,推进低碳中国...
这个冬季,我国北方地区经历了极寒天气和大雪。这种条件下,新能源电动汽车的续航能力表现大打折扣,成为社会讨论的热点。目前,新能源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可以胜任市区代步的任务。但利用其长途出行则比较困难,里程焦虑问题并未得到充分解决。针对电池续航的问题,一个技术思路是在电动汽车行驶过程中,利...
春节假期后,储能领域动态不断。2月18日,浙江省发布2024年储能目标,拟新增新型储能150万千瓦;广东省政府也在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发布"20条",进一步推动新型储能产业发展,争取到2025年,全省新型储能产业营业收入达到6000亿元,年均增长50%以上,装机规模达到3GW,到2027年,全省新型储能产业营业收入达到...
在当下,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量的迅猛增长,正为储能产业开辟出广阔的市场空间。太阳能电池、电动汽车与锂电池,这三大新兴领域,已然成为拉动外贸出口的新生力量。这外贸“新三样”,无疑为光伏和储能产业的加速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而储能赛道,如今正逐渐展露出鲜明的发展态势,预计至202...
"储能产业没有最卷,只有更卷。"在2023年上海SENC储能展会期间,协鑫集团董事长朱共山称。究竟有多卷?国务院印发的《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提出,到2025年,中国新型储能装机容量要达到30GW以上。而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中国新型储能累计装机已达34.5GW/74.5GWh。其中,新增...
新型储能是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国际社会和资本高度关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顶层设计层面,2021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3000万千瓦以上。各地也纷纷出台储能产...
工商业储能近两年因井喷式增长,吸引资金密集进场。工商业储能2024年是否还将延续爆发趋势?入局企业如何提高竞争力?在储能赛道的细分领域,工商业储能近两年因井喷式增长,吸引资金密集进场。相关数据显示,2023年以来,我国新增注册储能企业超过5万家,平均每天有超过150家新企业进入储能领域。从装机容量...
2023年以来,广东的用户侧储能热度不断升高,每月的备案容量不断刷新,政府亦密集出台相关支持政策。2023年6月,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广东省能源局印发了《广东省促进新型储能电站发展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措施》提出,大力鼓励用户侧储能发展,支持工商业企业、产业园区等配建新型储能电站;并...
近日,电动汽车行业全球数据和信息服务平台EV-volumes公布了2023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排行榜。数据显示,有6家中国动力电池企业进入TOP10,其中,孚能科技凭借16.5GWh装机量排名第八。另外,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数据显示,2023年,孚能科技国内动力电池装机量5.94GWh,排名第九。两份成绩单充分展示...
独立储能解决了配建储能无盈利模式、充放电损耗自担的问题,实现了利用小时数和设备质量的双提升,成为全国主流建设方式。截至2023年10月中旬,山东省新型储能装机达到323万千瓦,其中独立储能236万千瓦,成为山东储能爆发式增长的"主力军"。《山东省新型储能配建转独立试点管理办法(暂行)》的发布更是引...
摘要: 分布式光伏项目配置储能导致投资成本大幅增加,投资回报周期延长。台区配储是目前最合理、最应推广的方式。如果用一句话总结光伏这几年的发展,那就是"每年都有新变化"。每一次的变化都会带来新的发展或困难。2021年,整县推进政策推出之际,机构预估,这将带来超过万亿规模的光伏市场。于是,全国步...
“镜星二十二”成上海氢能产业“闪亮名片”氢能汽车离实现商业化还有多远镜星二十二是重塑能源最新研发的大功率燃料电池系统。巨大的想象空间使得氢能源成为全球投资增速最快的行业。近日,记者跟随上海市经信委组织的“紧跟总书记脚步,走进创新型企业”媒体采访团,走...
实施新能源转型,我国储能技术持续跃进、储能产业后发先至加力发展,成为引领全球储能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国家政策的大力驱动下,我国储能市场空间巨大,前景广阔,吸引众多企业进入储能赛道各环节,引爆资本市场高景气攀升,由此也带来价格战、行业无序竞争的混乱局面。同时,头部储能企业持续的技术创新突破...
当前我国配电网正面临如何在保证电力安全、可靠供应的前提下实现低碳减排、能源效率提升和电力可持续发展等挑战,这使得配电网中新能源的比例不断提升。然而,新能源的间歇性和波动性不可避免地给电网带来一些经济和安全风险。为解决这些问题,具有快速响应能力的储能技术被认为是一种很有前景的技术,配...
1月9日,江西省能源局印发《江西省新型储能发展规划(2024-2030年)》提出,优先推动新能源项目配建新型储能。积极引导新能源电站以市场化方式配置新型储能,新建新能源项目配建储能容量不低于新能源装机规模的10%,储能时长不少于2小时。到2025年、2030年,力争实现各设区市新型储能投产规模不少于新增新能...
2024年的第一个月尚未过半,海外已频频传来固态电池技术"突破"的消息。日本电池企业Maxwell开发出圆柱形全固态电池,容量达到200毫安时,比传统方形电池容量高出25倍,且在耐热性和循环寿命等方面都具有优良表现,样品最早可于本月出货。美国固态电池公司QuantumScape宣称,其固态电池通过了大众集团的耐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