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储能新闻
太阳能光伏网

省网入"网"(下)

全国“一张网”,省级管网必不可少。2021年1月18日,国家能源局印发了《2021年能源监管工作要点》,提出推进省级管网运营机制改革,加快省级管网与国家管网融合发展。2020年迎峰度冬天然气保供结束后,国家管网集团就将省级管网融合列入了重点工作清单。

要推进省级管网融合,打破地方数十年构建的省内市场格局势在必行。而全国省级管网主体多,情况差异大,融合难度不小于整合国家油气主干管网。国家管网集团在融合省网的改革中面临怎样的机遇与挑战?新一轮省级管网融合,地方又有怎样的权衡?省级管网融合能否解决地方天然气发展过程中的核心问题?

地方考量

尽管在沿海重点省份管网融合取得进展,但要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推动“一张网”,甚至覆盖至城市燃气门站,仍然充满挑战。

不少地方对于是否融入国家管网,仍有不同看法。一些地方认为,直接融入国家管网,管道建设任务转移,轻松简便。还有一些地方认为,需要仔细研究分析利弊,选择最优的融合路径,实现利益最大化。

eo采访了多位地方政府和省网人士了解到,地方期盼融合之后能够解决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诉求:

支持保供。天然气保供关乎民生,是地方需履行的重要责任。随着省级管网融入国家管网,地方普遍要求国家管网集团在资源调运方面给予支持,保障油气安全供应。

提升管道普及率。油气管道基础设施建设是地区经济与社会生产生活发展的基本要求,绝大多数地方希望管网融合后,在国家管网的帮助下,能够将管道设施进一步延伸到偏远县(市),提高天然气的普及率。

明确管道安全管理责任。管道安全是管道运行的基础,伴随着省级管网融合,省内管道安全管理的第一责任主体或将一并转移。

降低省内管输价格,惠及终端市场。于地方而言,这是能够获得的最现实的改革红利。

不过,也有一些地方坦言,地方将保供责任完全压注在国家管网集团上并不现实。国家管网集团只负责建设、调度,不参与资源配置,资源仍由上下游对接签订购销合同,在天然气保供方面也仅承担应急保供的职能。此外,管道运营安全,地方作为属地应当承担相应责任。

一些地方则担心国家管网集团管道建设能力不足的问题。目前来看,无论是国家主干线,还是省级管网支干线,抑或“县县通”工程,国家管网承担的建设任务繁重。未来,如何组织与发动各种资本力量参与管道建设将是一大考验。

事实上,自国家管网集团成立以来,管道建设推进速度颇快。2021年4月13日,国家管网蒙西煤制天然气外输管道项目一期工程开工。川气东送二线(川渝鄂)、西三线中段(中卫-吉安)管道也或于2021年开工建设。

2020年10月31日召开的“2020年全球能源转型高层论坛”上,国家管网集团副总经理刘中云介绍,管网公司初步规划要兴建油气管道超过2.5万公里,预计2025年总里程超过12万公里;天然气管网要建成四大通道,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建成供应双通道,地级市覆盖率要超过90%,县级行政单位覆盖率达到85%。

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在合理的管输费率激励下,国家管网公司有动力加大管道建设力度,这也是成立国家管网公司的初衷之一。

根据本地情况,地方诉求各有差异,比如山西等资源型省区,希望融入国家管网能够促进夏季的煤层气消纳等。

此外,各地管道情况不同,融合难度也不一样。2019年,陕西省重组了延长石油和陕西燃气集团,陕西燃气集团成为陕西延长石油的控股子公司,由此实现了油气勘探开发与长输管道、城市燃气等终端市场的一体化发展。

近年来,山西也在不断整合省内燃气产业。2019年,山西重组成立了煤层气产业发展平台山西燃气集团。2020年9月,又推动省内燃气上中下游全产业链一体化整合,重组成立了华新燃气集团有限公司。重组完成后的华新燃气成为山西省上游煤层气资源利用度最高、抽采能力最强,中游管网里程最长、储气调峰能力最优,下游市场份额最大、技术配套最完善的省属唯一燃气市场主体。华新燃气拥有天然气(煤成气)长输管线6500余公里,占省级管网总里程的95%,输气能力达到300亿方/年,形成了“三纵十五横”较为完善的天然气(煤成气)管网格局。“管道是华新燃气最核心最优质的资产,众多业务板块对管道依赖严重。如果失去省内管网控股权,华新或将失去存在的意义。”山西省内天然气市场人士分析道。

另一种思路

除了控股,参股省网也是重要的融合方式。中国油气智库联盟专家刘满平认为,省级管网公司将会以“两大类型,四种形式”融入国家管网公司,未来省级管网将分为国家管网公司控股,国家管网公司参股但不控股,以及无国家管网公司股份、单独存在三种类型。

“全部融入”即省级管网公司全部并入国家管网集团。“全部融入”又可以分为两种方式,一种是“国有大型油气企业在省级管网公司中所持股权,全部纳入国家管网公司”;另一种则是国家管网公司通过资产划转、直接收购等方式,将省级管网公司全部纳入,变成其省级分公司,或以此为基础重新组建的省级管网分公司。

“部分融入”即省级管网公司作为法人单位单独存在,但管网规划、运行、调度等由国家管网。“部分融入”可以分为省级管网公司单独存在,国家管网公司参股但不控股;以及省级管网公司完全由地方政府或其他资本所有,国家管网公司不占股份。

“目前来看,全部融入的省级管网会越来越多,单独存在的会越来越少。”刘满平说。

一些待融合的地方将湖北这类“部分融入”的方式作为重要参考。

2020年10月28日,湖北省天然气发展公司的控股股东湖北能源集团发布了《关于公司控股子公司湖北省天然气发展有限公司分立重组的公告》。公告提及,为响应国家政策,根据国家油气体制改革整体安排,分离天然气管道与销售业务,其中,原中石化持有的天然气管道业务股权出让给国家管网公司,保留天然气销售业务继续与中石化合作。

根据公告,湖北省天然气公司则保留管道资产51%的股比,国家管网公司将持有49%的股权,在全国“一张网”背景下,管网统一规划,同时,在国家管网公司的支持和统一调配下,进一步拓展省内管道。

湖北省能源集团披露:“分立重组后,公司所持天然气管道和天然气销售业务的持股比例及核算方式不变,不会对公司合并报表产生影响,不存在损害公司及股东利益的情形。公司天然气板块业务整体经营规模不受影响,公司承担的湖北省天然气资源调控平台作用不会改变。”

管道资产的股权划转或为湖北省网与国家管网融合的第一步。据悉,目前湖北省政府仍在与国家管网就省级管网融合接洽,具体的融合方案有待进一步确定。

有熟悉天然气管道从业人士告诉eo,经营权的归属在省级管道三权(所有权、经营权、使用权)中最受关注。管道经营权包括管道生产运行和调度的权利等。而所有权对经营权的影响较大。所有权一般由股比决定,所占股比越大,相应的话语权也越大。因此,国家管网公司在推进省级管网融合过程中,往往提出控股来争取经营权。

湖北则提供了省级管网“部分融入”的初样,即地方仍保留对管道的控股权,但管道调配权上交,规划等由国家管网公司统一制定,省级管网实现所有权和运营权分离。

表2已落定融合地区的省网运营方式

eo根据公开信息整理

最新相关

14GWh,2企又签储能大单!

在ESIE 2025上,已经有多家储能企业签下大单,据不完全统计签约已超过14GWh。4月10日,力神(青岛)分别与威腾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安徽通盛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绿中科锂电容、常德昆宇、Am...

下调10%!又一省节假日实施深谷电价

4月8日,《湖北省发改委关于实行节假日深谷电价机制相关事项的通知》发布。其中提出,在现行工商业分时电价机制基础上,每年春节、劳动节、国庆节设置日间深谷时段(9: 00一15: 00)。根据文件,其...

2GWh储能系统大单签约!又一企业"爆单"

4月9日,云能魔方与日本诺亚在日本东京举行战略采购签署仪式。根据协议,日本诺亚将向云能魔方采购总计2GWh电网调频储能系统及1000套储能型充电桩。签约仪式上,双方围绕当前日本电网储能与EV充...

亿纬锂能匈牙利电池工厂获得许可!

4月8日,亿纬锂能发布公告称,公司全资孙公司 EVE Power Hungary Kft.于近日收到匈牙利 Debrecen(德布勒森市)政府出具的建筑许可决定,许可亿纬匈牙利在德布勒森市建立电池制造厂。本次收到建筑...

储能82.4%!美对华再加征关税

当地时间4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了全球瞩目的"对等关税",特朗普政府将针对所有贸易伙伴征收不同水平的关税,拟对中国加征34%关税,对欧盟、越南、中国台湾地区、日本、印度、韩国、泰国、瑞...

中午2~3小时谷电!又一省调整峰谷电价

4月1日,安徽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征询社会公众对《关于进一步完善工商业峰谷分时电价政策有关事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优化峰谷分时时段,用电容量100千伏安及以上工商业用户...

仅两天,巨头签下5GWh储能订单!

3月26日,LG新能源宣布与台达电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拓展美国家用储能系统市场。LG新能源将在今年至2030年期间供应总计4GWh的户用储能系统电池。就在3月25日,LG新能源签订了一份大单,其与波兰...

广东首条半固态储能电池产线投产

3月27日,以"聚能湾区、固态领航"为主题的广东首条半固态储能电池产线投产仪式在珠海举行,该产线在全球范围内首次量产大容量314Ah(安时)半固态电池产品,标志着粤港澳大湾区在新型储能领域实现...

"华阳造"钠电储能直流舱下线

3月25日,"华阳造"第一批8台钠电储能直流舱成功下线,并已具备交付条件。"华阳造"钠电储能直流舱由集成Pack电池、消防系统、温控系统、电池管理系统等构成,单舱容量2.13兆瓦时。储能直流舱是"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