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储能新闻
太阳能光伏网

全国首个构网型储能系统完成并网测试

中国储能网讯:3月15日,全国首个高倍数调频调压/高过载能力集中式构网型储能系统并网性能调试及现场测试圆满完成。测试工作在新疆阿克陶龙源奥依塔克光伏储能电站开展,由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和新疆龙源风力发电有限公司共同完成。测试内容覆盖构网型储能全项性能验证,属于全国首次。

建设科研示范工程

本次全国首个高倍数调频调压/高过载能力集中式构网型储能系统并网性能调试及现场测试工作历时21天,测试内容包括电网适应性、故障电压穿越能力、阻尼特性、惯量响应测试在内的9大项21小项,试验结果与实验室仿真分析结论相互印证,为后续构网型储能技术标准制定、产业化推广提供了实践依据。

此次测试中的构网型储能设备由南瑞继保公司研发,根据攻关团队仿真分析结论,该构网型储能设备可主动提供惯量支撑,提供超自身容量3倍的短路容量。相比同容量常规储能,调峰调频调压性能更优、响应速度更快,可有效改善常规储能在弱电网区域引发的暂态电网稳定问题,提升储能系统对电网的主动支撑能力,助力新疆资源禀赋优势充分转化。同时,由于构网型储能具备更好的惯量支撑、调频调压性能,后期在参与辅助服务市场、中长期及现货交易时可获得更高的收益,为储能市场化运行探索出新的盈利模式。

据悉,新疆电力在新型电力系统和新型能源体系建设中,主动部署了新能源主动支撑技术四大场景,即构网型储能、风机、光伏、SVG。此次测试工作的圆满完成,标志着构网型储能已成功实现工程示范应用。

推动构建新疆新型电力系统

截至2022年底,新疆电网总装机1.14亿千瓦,新能源装机4086万千瓦,新能源装机占总装机比例达35.9%。2023年预计新增电源2545万千瓦,其中火电334万千瓦、水电42万千瓦、新能源发电2169万千瓦,新增电化学储能350万千瓦,新能源增速创近8年来最高水平。新疆电网新能源装机持续保持高速增长,煤电建设速度持续放缓,2023年疆内煤电装机新增容量不足用电负荷增长的8%,新能源与常规能源装机比例将由2013年的1∶4升至2023年的4∶6,新能源正逐步成为第一大电源。

新能源的高速增长,进一步放大了新能源出力与用电负荷间的时空“不匹配性”,电力供需“剪刀差”持续扩大。

为解决上述问题,新疆电力按照“全网统筹、量率一体”原则,加强与政府沟通,做好并网服务,确保新能源“接得上”;加快送出工程建设,推动骨干网架向新能源基地延伸,开展疆电外送第四、第五通道研究论证,确保新能源“送得出”;助力煤电和新能源发电项目优化组合发展,推动储能和新能源项目同步建设,确保新能源“用得稳”。

为更好服务新疆新能源大规模开发利用,推动新疆新型电力系统构建,支撑能源转型和新型能源体系建设,新疆电力超前思考、系统规划,联合疆内金风科技等新能源龙头企业,以及浙江大学、新疆大学、华北电力大学等疆内外科研院所成立技术攻关团队,针对新能源大规模并网可能引发的系统抗扰动能力降低,电网发生连锁故障的风险加大等新风险,开展电力电子设备构网型主动支撑技术攻关。

作者:张龙李明

最新相关

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市场亟待规范

面对"双碳"目标,让动力电池循环利用发展方式"绿"起来,需要社会生产、消费和生活方式各领域各环节同频共振、连锁反应。"我国动力电池行业发展不到十年,回收利用工作已取得一些成绩,但要发挥更...

广东调动需求侧响应助电力保供

广东对市场化需求响应提出要求,将灵活避峰需求响应补偿收益暂按日前邀约的保底价格(1.5元/千瓦时)执行,全额给付至参与响应的电力用户。  5月以来,作为用电及受电大省的广东用电负荷持续走高...

电池企业集体"下探"系统集成

储能行业发展拐点初现。一方面,电力、工商业、户用及便携式储能需求与市场持续爆发;另一方面,储能仍经受资本和安全、盈利性等问题"炙烤"。有业界人士用"一半海水,一半火焰"形容储能行业当前...

再调电价 工商业用电实现"同网同价"

6月1日起,电价将迎来新一轮调整,但并不会影响到居民用电。有关分析指出,相比过去,这一调整将大工业、一般工商业统一到了同一标准之下,同时,此次调整并未直接涉及到对于居民生活用电和农业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