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储能新闻
太阳能光伏网

中国科学家刷新锂二次电池能量密度最高值

中国储能网讯:可以反复充放电的电池被称为二次电池。通过拓宽充放电电位、运用隔膜涂层技术等综合策略,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制成了超700瓦时每千克的超高能量密度软包锂离子二次电池。这一数据为已公开报道的锂二次电池的能量密度最高值,相关成果近日以研究快讯形式发表在《中国物理快报》,并已申请我国专利。

锂离子电池是能量密度高、综合性能最好的电化学储能体系,而提升能量密度是其研发的主要目标。当前,多个国家计划开发400至600瓦时每千克的锂电池。

将愿望转化成现实,困难可想而知。即使仅看电池能量密度单一指标,要实现进一步提升,不仅需要开发新型电极材料,提高材料储能的能量密度,电池设计也要趋于“极限”,例如增加电极厚度、减少电解液等非活性材料的质量和体积占比等。不过,这些方式会导致电池的充放电性能急剧变差,直至无法放电。

围绕这个问题,中科院物理所/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研究中心博士李泉、博士研究生杨旸在研究员李泓和禹习谦的指导下展开了探索。他们设计的高容量电池,正极采用高容量富锂锰基氧化物,获得了更高的材料储锂容量;负极使用超薄金属锂,通过隔膜涂层技术解决了超薄锂大面容量沉积可逆性,再结合降低电解液量等综合策略,实现超高能量密度电池的可逆充放电。

经第三方测试,这款超高能量密度软包锂二次电池首次放电质量能量密度达到711.30瓦时每千克,体积能量密度达到1653.65瓦时每升,这达到了目前已公开报道的锂二次电池的能量密度最高值。

科研人员表示,超高能量密度电池技术将为我国在高空、深空等特殊应用场景,以及未来电动航空领域对高性能电源技术的迫切需求提供可能的解决方案。不过,当前这一技术距离实际应用还有差距,电池安全、寿命等诸多问题仍需解决。

最新相关

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市场亟待规范

面对"双碳"目标,让动力电池循环利用发展方式"绿"起来,需要社会生产、消费和生活方式各领域各环节同频共振、连锁反应。"我国动力电池行业发展不到十年,回收利用工作已取得一些成绩,但要发挥更...

广东调动需求侧响应助电力保供

广东对市场化需求响应提出要求,将灵活避峰需求响应补偿收益暂按日前邀约的保底价格(1.5元/千瓦时)执行,全额给付至参与响应的电力用户。  5月以来,作为用电及受电大省的广东用电负荷持续走高...

电池企业集体"下探"系统集成

储能行业发展拐点初现。一方面,电力、工商业、户用及便携式储能需求与市场持续爆发;另一方面,储能仍经受资本和安全、盈利性等问题"炙烤"。有业界人士用"一半海水,一半火焰"形容储能行业当前...

再调电价 工商业用电实现"同网同价"

6月1日起,电价将迎来新一轮调整,但并不会影响到居民用电。有关分析指出,相比过去,这一调整将大工业、一般工商业统一到了同一标准之下,同时,此次调整并未直接涉及到对于居民生活用电和农业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