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储能新闻
太阳能光伏网

新材料突破电动车的快充,实现锂离子电池在6分钟内充电60%

文/陈根

近年来,随着对可再生能源利用的巨大需求,和对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关注,以锂电池为代表的二次电池――这种能够将其他形式能量转换成的电能,并预先以化学能的形式存储下来的储能技术,持续革新着能源系统。

现阶段,锂离子电池已经成为电动汽车最重要的动力源,其发展经历了三代技术的发展,其中,钴酸锂正极为第一代,锰酸锂和磷酸铁锂为第二代,三元技术则为第三代。不过,锂电池的续航能力、电池循环使用寿命有限等问题,也常常被人们所诟病。

其中,快充对于电动汽车似乎是必须的,但同时,大电流迫使锂离子在电池内部快速迁移,容易出现锂析出,长期下去电池容量会快速衰减,最坏的情况则是锂析出后堆积形成锂枝晶,刺穿隔膜,导致电池发生内短路,最终发生热失控,进而起火。

为缩短电动汽车充电时间,科学家们一直在积极寻找新方案。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俞书宏院士团队与姚宏斌、倪勇教授团队合作,致力于解决锂离子电池高能量密度与快充性能之间的矛盾,提出并制备出一种新型双梯度石墨负极材料,实现了锂离子电池在6分钟内充电60%。

具体来看,研究团队首先构建了一种新型粒子级理论模型,用于同时优化电极结构中粒度分布和电极孔隙率分布两个参数,提高石墨负极的快充性能。

研究人员表示,传统的二维模型通常简化颗粒为均质球形以及孔隙均匀分布。事实上,石墨颗粒多是大小不一、形状不同,通常以相当随机的顺序排列。同时孔的形状和大小也非均匀分布。而新型粒子级理论模型是基于真实的石墨颗粒构建出的三维模型,与现实的电极结构很接近。

在粒子级理论模型中,研究人员按照石墨颗粒大小的顺序重新“排队”,同时调整电极孔隙率大小分布。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在大电流密度充电条件下,这种新结构相对于传统的随机均质电极以及单梯度电极,展现出了优异的快充性能。

为了在电极中实现,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低粘度无聚合物粘结剂浆料自组装技术,混合铜包覆的石墨负极颗粒以及铜纳米线于乙醇溶液中制成浆料,利用不同尺寸颗粒石墨在浆料中沉降速度差异性,成功构建出模拟计算优化的双梯度结构,得到电极。

研究人员发现,基于这种新型双梯度石墨负极材料制备出的锂离子电池分别在5.6分钟和11.4分钟从零充电到60%和80%,同时保持高能量密度。

这种电极结构设计给解决快充提供了新思路,在未来的能源系统中发挥核心作用的,或许正是如今这些具有意义和分量的突破性的电池技术。

原文标题:陈根:新材料突破电动车的快充,六分钟充电60%

最新相关

源网荷储协同助推南昌低碳用能

在“十四五”规划收官与“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的关键节点,江西南昌,这座充满活力的省会城市,正以昂扬之姿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征程。南昌供电公司深入贯彻能源安全新战略,积...

小型微电网打造"能源方舟"

在厦门大学翔安校区能源学院楼内,一台台基于先进电源、负载构成的小型微电网系统悄然运转。没有隆隆作响的机房,也没有纵横交错的电缆,整个实验室的供电系统正通过一套精密的“智慧大脑&r...

超3.8GWh储能标的!又有多企中标

近日,又有多家企业宣布中标信息。其中,天合储能中标中国石化的4MW/10MWh矿业储能项目;赣锋锂电、中国能建各中标了超1GWh构网型储能项项目。此外,另有龙源环保中标长源电力旗下全资公司国能长...

加速固态电池产业化

◇半固态与全固态电池的路线之争,本质是产业优先级选择: 半固态以务实性降低变革风险,适合当下中国市场;全固态以性能锚定未来,契合日韩电池厂商技术突围战略◇我国固态电池的大规模商业化仍然...

湖北南漳抽水蓄能电站导流洞顺利贯通

2025年10月10日,湖北南漳抽水蓄能电站导流洞工程全线顺利贯通,为后续工程推进按下"加速键"。湖北南漳抽水蓄能电站导流洞全长505米,自工程启动施工以来,三峡建工南漳抽蓄项目部开展精细化管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