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储能新闻
太阳能光伏网

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新型储能"发展按下"加速键"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发展“新型储能”写进其中。什么是“新型储能”?为什么要发展“新型储能”?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这会对我国“新型储能”的发展产生怎样的作用?

储能的作用就像是“充电宝”,可以把平时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富余的发电量储存起来,在用电高峰时放电。这样既能促进大规模风光等新能源开发消纳,也能为电力系统运行提供调峰调频等辅助服务。

储能分为传统储能和新型储能,传统储能的主要代表就是抽水蓄能电站,新型储能就是除了抽水蓄能以外的新型储能技术。包括新型锂离子电池、液流电池等,具有建设周期短、选址简单灵活、调节能力强的特点。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能源所可再生中心副主任陶冶:新型储能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本质是在解决发电供需不平衡的问题。在构建以新能源为核心的新型电力系统中,可以起到削峰填谷、增强电网稳定性和应急供电等多重作用。

去年我国新增新型储能装机规模2260万千瓦

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新增新型储能装机规模约2260万千瓦,比2022年底增长超过260%。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这会对未来我国新型储能的发展产生怎样的作用?来看相关解读。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全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达3139万千瓦。2023年当年,新型储能的新增装机规模比2022年底增长超过260%,近10倍于“十三五”末装机规模,全国有11省(区)装机规模超百万千瓦。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能源所可再生中心副主任陶冶:“十四五”以来,我国新型储能有力推进了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增新型储能装机直接推动经济投资超1000亿元。有效发挥了扩内需、稳投资、促增长、保安全的牵引支撑作用。

近十多年,我国新能源发电规模持续快速增长,截至2023年底,风光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0.5亿千瓦,同比增长38.6%,占国内发电总装机容量的36%。伴随着新能源的快速增长,其间歇性、波动性对电网的安全影响越来越大,急需新型储能发挥稳定调节作用。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能源所可再生中心副主任陶冶:新型储能发展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新动能”的地位得到了广泛认可。首次被写入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也意味着发展新型储能将成为2024年乃至今后相当长时期内,我国经济社会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

我国新型储能发展进入快车道

新型储能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新动能”的地位得到了广泛认可,正日益成为我国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技术。

2023年以来,新型储能技术百花齐放,300兆瓦等级压缩空气储能项目、100兆瓦等级液流电池储能项目、兆瓦级飞轮储能项目开工建设,重力储能、液态空气储能等新技术也正在落地实施。

全国电力储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秘书长陈满:未来,我国新型储能将呈现产业规模化、技术精益化、机制体系化齐头并进的发展方向。与此同时,新型储能目前在多地可以多种方式参与电力市场及现货市场交易,日趋完善的商业模式将推动新型储能更加精准匹配电力系统调节需求。

最新相关

氢能觉醒: 从工业"配角"到能源"主角"

氢燃料电池发电机组稳定运转,加氢站里车辆依次排队,通勤职工乘坐氢能客车笑语盈盈……这一幕幕令人振奋的场景,是焦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立足资源优势、抢抓能源转型机遇,积极...

2025光伏储能的三重革命

9月12日,国家能源局突然发布《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年)》,明确提出未来三年加速推进储能规模化部署;同一天,国际能源署(IEA)最新报告显示,2025年全球能源投资将突破...

未来五年,储能站上"C"位

01“储能的规模化发展,是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最重要的标志。” 9月17日-18日举办的2025世界储能大会上,电力规划设计总院党委书记胡明如此说道,,在电力系统“源网荷储”(电源...

储能行业增长空间打开

储能行业此前一段时间曾被预估需求放缓,但近一段时间,增量政策接连出台,提供政策目标底线,行业需求度又明显回升,这都为储能行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01政策支持不减最新出台的增量政策是9...

储能电池生产企业迎"爆单"潮

10月9日,记者来到位于福州马尾的福建星云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星云股份”)无尘车间生产线,身着防护服的工人在全力以赴忙生产,保障客户储能电池测试设备订单如期交付。随着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