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储能新闻
太阳能光伏网

"减工降薪",宁德时代开启内卷

业内有传言称:宁德时代工厂近期实行“强制双休”,一部分工人因为工资低而选择离职。

另据了解,宁德时代开始降薪,部分岗位限制工时,或推行“五天八小时”工作制。部分员工对于限制工时这一举措的最大感受是自身的收入下降了。

针对以上消息,宁德时代官方目前还未做出回应,《电动势》将持续关注。

强制双休的AB面

“双休”制度本意是为了让员工每周能有两天的休息时间,以满足员工的生理和心理需求,让员工有良好的状态能投入到下一周的工作中去。但就是这看似为员工着想的休息制度却引发了部分工人想要离职的意愿。

其实问题并不在双休制度本身,而在于行业是否适合双休制度。

国内常见的双休工作有很多,双休制度最经典的是医疗、教育行业,而类似宁德时代这种动力电池行业,或者IT行业,其员工薪资与员工的工作量的关系是非常紧密的,即多劳多得。

所以在一般情况下,所谓的双休,实际上仍以加班为主。

这也意味着,一旦企业开启“强制双休”制度,那么员工自然觉得薪资下降有所下降,进而产生离职意愿。对于企业企业来说,之所以开启“强制双休”,往往是市场需求不及预期,进而控制生产节奏。

对于宁德时代这样的头部电池企业来说,竟然也开启这样的收缩模式,可见当下动力电池行业确实不易。

当主动抑制加班

就本身的工作强度而言,宁德时代原本采取的是“896”工作制(即早上8点上班,晚上9点下班,一周工作六天)。

而除节假日加班有每小时20元的加班补贴之外,所有7级以上员工都是责任制义务加班。其薪资等级划分明显,而加班文化则是其深入人心的企业文化之一。

数据来源@新能源人才服务

从上述的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看到:储能电池领域整体加班强度较大。累计统计25家企业中,有19家企业加班时长超过40小时,占比76%。

亿纬锂能、蜂巢能源、瑞浦兰钧等企业月加班时长超70小时,而宁德时代的月加班时长更是超过了100小时。

由此出现了最主要的矛盾:因为“强制双休”导致员工工作时长受到了限制,而员工薪资与工作时长却是正相关的。工时限制带来的直接影响是员工薪资的下降。

行业背景,企业发展节奏

在整体环境整体环境震荡,原材料价格波动的情况下,锂电行业中下游是最承受压力的一方,而宁德时代作为电池企业恰巧处于锂电行业中的下游。

22年数据表明,锂电行业中电池环节的人均薪酬8.03万,人均产出79.43万。而今年第三季度锂电核心岗位人均月薪为20.73k,相较于二季度的20.62基本持平。但生产类岗位人均月薪20.54k却较二季度下滑了10.34%。

而宁德时代和比亚迪两个龙头企业的人员规模均在22年发生了较大的扩张,宁德时代的员工从原本3万多人增长到了8万多,人数增长了近1.5倍。也是从23年开始,对于锂电行业的预判趋势从爆发式增长进入了缓慢增长阶段。

行业格局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对行业内带来了影响,而宁德时代作为龙头企业肯定是率先受到波及的。

行业在不断内卷,新人才地吸纳是必不可少的,工作强度也一再拔高,本应是多劳多得的行业,福利待遇却在下降,员工的离职意愿当然也跟着上升了。

原文标题:“减工降薪”,宁德时代开启内卷|电动势

最新相关

某工商业储能电站项目废止!

近日,贵州六盘水高新区发布关于六盘水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工商业配套储能电站项目废止招标计划的情况说明。其中指出,贵州凉都高端装备制造有限公司原计划开展的工商业配套储能电站项目,不满足...

宁波攻坚全固态电池"新高地"

夜幕降临,宁波东方理工大学“理工星期二”交叉论坛现场,讨论热烈。台上,是宁波东方理工大学讲席教授、物质与能源研究院院长孙学良。这个月,他所带领的团队“势如破竹”,...

为什么储能不会是下一个光伏

警惕性是好事,但别被历史经验绑架隆基绿能对精控能源的收购落锤,再次将市场的焦点引向那个老问题: 又是熟悉的巨头扎堆跨界,储能会不会变成下一个“光伏”?这种警惕当然有其逻辑基础...

众多新型储能科技亮相广州

锂电池储能、钠电池储能、氢能储能等新型储能科技20日亮相广州市白云区。当日,2025年“储云杯”创新创业大赛颁奖大会在广州举行。大会不仅集中展示大赛优秀创新成果,更通过“...

国网冀北电力原副总被查!

11月18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讯 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纪检监察组、青海省纪委监委消息: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原党委委员、副总经理于德明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