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储能新闻
太阳能光伏网

国家电投首个自主研发的23000m³等级斜温层蓄热罐主体落成

近日,由国家电投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央研究院”)联合总包的国家电投铁岭市百万千瓦级风光火储多能互补示范项目配套电蓄热储能调峰项目(清电昊风电蓄热储能调峰项目)核心设备23000m³斜温层蓄热罐主体落成。项目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为最终交付奠定坚实的基础。

该项目入选了2024年5月国家能源局发布的“火电+储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典型案例,是国内首个火电与新能源深度耦合实现新能源消纳及机组灵活性运行的首个创新应用案例。项目以2x60万千瓦火电机组与110万千瓦可再生能源相融合,建设集团内有效容积达23000m³的斜温层蓄热罐,配套50MW高压电极锅炉,通过存量火电与多元化配置新能源、热储能的有机耦合,实现多能互补模式协调发展、机组调峰灵活性改造、热电冷多能联供等方面作用,具有积极的示范效应及产业推广价值。

中央研究院作为系统整体技术方案设计方及核心设备供货方,融合多项创新技术,针对现行政策,首次实现储热调峰参与现货市场交易功能,提出通过“低买高卖”策略盈利,保障储能调峰系统的双重收益。中央研究院通过采用自主研发的斜温层蓄热罐数字化设计平台,创新采用第三代新型布水器,大幅度减小上布水器在工作过程中的震动与摇晃对斜温层形成的影响,成功实现集团内首个自主研发的超大容积斜温层蓄热罐设计供货。

此次斜温层蓄热罐成功安装,标志着中央研究院斜温层水储能技术实现了向超大容积领域应用的突破。后续,中央研究院将坚持科技引领、创新驱动,严把安全关、质量关、进度关,确保项目如期投产,助力推动火电机组“三改联动”建设以及新型电力系统构建。

延伸阅读

在电厂储热调峰项目中,斜温层水储能技术可以提高火电机组灵活性,降低弃风、弃光,实现清洁供暖/供冷,是最适合、最经济的火电机组“三改联动”技术路线之一。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组织编制的《能源重点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实施方案》:“持续推动节能改造、供热改造和灵活性改造‘三改联动’,进一步降低煤电机组能耗,提升机组灵活调节能力。到2027年,能源重点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较2023年增长25%以上”。可以预见,在未来斜温层水储能系统市场空间将大幅增长。

中央研究院在2018年开始对斜温层水储能技术进行深度研究,自主研发了系统及关键设备的设计方法,建立水动力学和传热学分析模型,优化设计设备的内外部结构,实现了蓄热罐本体、布水器和附属系统的标准化设计。相关技术已申请专利12项。参编制定了行业标准2项、团体标准1项,建立了国内斜温层水储能领域设计、建设、验收全过程标准体系。同时针对跨季节供热技术、与大规模储热技术相结合的核电机组调峰供热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度研究,形成了长时+多场景大容量储热供热的成套解决方案。

最新相关

中原油田首个储能项目开工

近日,中原油田首个储能项目开工,标志着该油田在能源存储领域迈出关键一步,为构建更加稳定、高效、清洁的新能源体系进一步夯实基础。该储能项目位于中原油田黄庄变电站,自建磷酸铁锂电化学构网...

虚拟电厂改写能源版图

高耸的烟囱、巨大的冷却塔、滚滚白烟,是传统能源电厂的标志性画面。如今,一种不烧煤、不烧气、无厂房的“看不见的电厂”——虚拟电厂,正依托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

华中首个!在孝感并网投运

“合上杨家田变电站家04开关!”6月16日0时32分,随着孝感供电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值班员一声指令,杨家田变电站至天皓飞轮储能电站的110千伏皓杨线送电成功,并实现厂用系统受电,标志...

国信溧阳储能电站项目全容量并网

2025年6月13日18时58分,国信溧阳100MW/200MWh储能电站项目成功实现全容量并网,较原计划提前12天建成投产,为区域能源结构优化和绿色低碳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国信溧阳100MW/200MWh储能电站项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