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储能新闻
太阳能光伏网

以"场景需求"探索储能新路径 海辰储能如何成为技术先行者

在“双碳”目标推动下,光伏、风电等新能源发电占比持续攀升。数据显示,国内新疆、青海、甘肃等11个省区新能源装机占比已超50%,当新能源占比突破15%-20%,4小时以上长时储能需求从“可选项”变为“必答题”。传统314Ah电池在1GWh储能电站中需超100万颗电芯串并联,面临集成复杂度高、成本失控、安全可靠性不足等场景困境,长时储能领域亟待专用技术破局。

海辰储能敏锐洞察到,随着新能源装机规模扩张,储能场景已从“短时调峰”升级为“长周期能量平衡”,传统动力锂电转型的储能产品难以适配长时储能的容量、安全与成本需求。唯有以场景需求为导向,重构产品定义逻辑,才能打破行业发展瓶颈。

针对长时储能场景的特殊性,海辰储能推出专为4-8小时场景设计的∞Cell 1175Ah长时储能专用电池,以“超大容量、超长寿命、超高安全、超低成本”四大优势,实现从“通用产品”到“场景定制”的跨越。

海辰储能的技术突破,本质是对“场景需求驱动创新”路径的践行。在新能源渗透率尚不足10%的行业早期,海辰储能便以前瞻性视野锚定千安时电池赛道——2022年主动攻克“无先例可循”的工艺壁垒,于重庆智能制造基地构建专属产线,实现从研发设计到规模化量产的全链条自主可控。

基于前瞻布局形成的技术底气,海辰储能进一步打破“动力锂电适配储能”的行业惯性,提出长时储能“独立产品标准、技术路线、产业生态”的发展主张。当行业深陷“电芯参数竞赛”的内卷时,海辰储能以系统思维实现破局——以“电站整体经济性”为核心,通过AI大数据模型重构系统设计逻辑,将电池、BMS、集装箱等要素纳入统一优化框架,最终在“单舱6.25MWh”的大容量场景下实现综合成本最优解。

随着∞Cell 1175Ah的率先量产,海辰储能为长时储能场景提供了可落地的技术方案。在工程应用层面,该产品已具备适配1GWh级大型储能电站的能力,通过减少电芯数量与系统复杂度,大幅降低现场施工难度与后期运维成本,为新能源基地配套储能项目提供了“高可靠、低门槛”的解决方案。

在行业生态层面,海辰推动长时储能从概念走向实践,带动电池材料、系统集成、安全标准等产业链环节升级,加速“风光储”一体化项目的落地效率,为新型电力系统构建提供关键支撑。

在新能源加速替代传统能源的进程中,海辰储能以“场景需求”为创新原点,通过千安时电池的技术突破,证明了“从场景中来,到场景中去”的研发逻辑才是储能行业的破局之道。当长时储能市场需求迎来爆发期,海辰的先行实践不仅为自身奠定了规模化应用的基础,更以“场景定义技术”的范式,为整个储能产业指明了从“跟随创新”到“引领创新”的升级路径。

最新相关

四川甘孜州2.8GW光伏项目优选业主

7月11日,甘孜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甘孜州道孚龚吕二期等5个光伏项目法人优选的公告》。公告显示,5个项目光伏总装机2.8GW,采用"1+N"项目建设模式,注重在项目建设中因地制宜,通过光牧融...

通渭储能记: 黄土坡上的"能量银行"

盛夏的通渭,山风裹挟着阳光撞在风力发电机的叶片上,发出浑厚的声响。记者沿着国道走进通渭县马营镇东关村易恒宸100MW/400MWh独立储能项目现场,八十多个银灰色的“集装箱”突然撞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