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治区革吉县地处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边缘,常年高寒缺氧、气候恶劣,但丰富的太阳能资源为清洁能源开发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7月9日,由西电新能源总承包建设的西藏革吉县30MW光伏+储能项目成功实现并网发电。这一项目的顺利并网,不仅为矗立于“世界屋脊”的“高原生命禁区”注入了清洁动能,更标志着西藏自治区在新能源开发与生态保护协同发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一步。
挑战极限,高原绽放“蓝色沃野”
项目并网前夜,当最后一缕霞光从革吉县的夜空褪去,海拔4800米的光伏厂区内灯火通明,随着调度中心的电话响起,一场高原并网攻坚战拉开了序幕。
每一次的冲击、放电与间隔检查,项目部的每个人的精神都高度集中。“这里的空气含氧量只有平原的60%,但每个人的心跳都比平时快20%。”项目经理段盟看着后台主控屏上的画面,眼睛里布满了血丝。此刻,项目部全员已经进入"白加黑"模式长达19个小时。7月9日18时,30MW光伏阵列与储能系统成功接入藏北电网,项目部成员紧握的拳头终于舒展。
他们克服了冻土施工、物资运输难、高原施工人员适应等多重挑战,让光伏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储能系统稳定运转,为藏北地区输送着源源不断的绿色电力。
生态共赢,守护净土贡献“双碳”
该项目总容量30MW,配套建设6MW/24MW·h储能系统,年均发电量7263.62万kW·h,相当于每年节约标准煤约2.18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5.99万吨,减少烟尘排放约1234.81 kg,减少氮氧化物排放约9660.61 kg。配套的储能系统将有效平抑光伏发电的波动性,提高电力消纳率,为革吉县及周边乡镇提供稳定可靠的电力保障。
惠泽民生,照亮边疆发展之路
阿里地区发改委负责人表示,革吉县30MW光伏+储能项目是西藏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实践。在未来将以此为示范,继续探索“新能源+生态修复”、“新能源+乡村振兴”的融合发展模式,让高原的阳光既照亮万家灯火,也照亮可持续发展的未来之路。
当光伏板在晨光中泛起蓝色涟漪,这座矗立于"生命禁区"的光储电站,用现代化征服了海拔4800米严酷的自然环境,项目团队将热血挥洒在青藏高原的绿色发展之路上,用实际行动证明了“没有比人更高的山”,诠释着坚韧不拔,团结拼搏的"奋斗者"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