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储能新闻
太阳能光伏网

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徐锭明: 氢能发展5大问题10个方面

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如何实现“双碳”目标也成为当前讨论的热点。碳风险正在抬头,落实“双碳”目标刻不容缓。

目前,跨国公司正通过各种方式降低自己的碳排放。沃尔玛公司已经要求10万家供应商必须完成商品碳足迹验证,并贴上碳标签,这将影响全球超过500万家工厂,其中大部分在中国。这意味着,中国大量相关企业必须进行碳足迹验证,承担减排责任,否则将会错失大量订单。“低碳”标准一旦实行,不仅增加我国企业生产成本,削弱产品竞争能力,一批高污染、高能耗的企业还将被淘汰。

在落实双碳目标的大背景下,近日,国务院原参事、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国家能源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委员徐锭明,就实现我国双碳目标等议题发表了意见。

针对推进“30 60”目标落实的工作,徐锭明提出八项指导意见:

1、促进节能减排。

2、提高能效、提高效率。

3、科学合理地建设方法论,准确掌握数据,进行科学应用计算。

4、在全国范围内寻找各行各业减碳的优秀案例,树立先进模范典型。

5、灵活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促进碳中和。

6、转变思维。运用数学思维、规律思维、生态思维、熵力思维,尊重自然发展规律,把握生态循环供应.

7、完善碳交易市场建设;

8、防范碳关税风险,应对碳关税冲击。

其中,徐锭明特别提到:在“双碳”背景下,企业应做好应对碳关税的准备,提前筹划应对方案与策略,面对碳关税开征下更为严峻的国际贸易市场。

在这一方面,徐锭明充分肯定了氢能的优势,他提出,建立新能源体系离不开氢能,要高度重视氢能发展。在未来的能源预测当中,氢能占18%,相当于减碳60亿吨。氢来自于水,又回归于水,能够实现再生循环可持续发展,达成氢能循环经济。

说到对我国目前绿色能源现状的看法时,徐锭明认为,当前发展绿色能源,首先是对氢能源的开发利用。目前氢能要考虑四大问题:

1.能源革命中氢能的地位及作用

2.碳中和时代里氢能的地位及作用

3.新型电力系统中氢能的地位及作用

4.现代工业体系中氢能的地位

氢能是能源革命的五大支柱之一。当前,要创新氢能的使用技术,就地制氢结合管道输送运氢,开发氢能的更大规模应用,以推动大规模使用可再生能源尽早实现,降低能源成本,使其不受地理和时间的困扰,利用氢能建设新工业体系、新民生体系,实现碳中和。

目前,我国氢能发展还有几大瓶颈亟待突破:成本偏高;关键技术受限;使用配套尚不完善;市场培育尚未健全;专业组织培育不足。

同时,在利用氢能进行建设发展的同时,也不能忽略其本身应当注重的几个方面,包括氢的质量、氢能的计量、制氢过程是否绿色、氢能的安全问题、氢能的成本、氢的利用、氢能的适配、氢能相关知识的培训、氢能产业法规的制订、氢能科普。

氢能源可以进一步开发可再生能源,利用氢能解决弃风、弃水、弃光问题,实现高效储能。进行以新能源为主的电力系统开发建设,一靠氢能、二靠储能、三靠智能。氢能不应止步于车用能源上,而应在各行各业发光发热,得到充分利用,实现日常用氢、社会用氢。

最新相关

贵州产!5个9的"足氢"

4个9的足金很多人见过,但是5个9的“足氢”多数人未必见过。5月10号,六盘水氢能示范应用暨美锦华宇煤焦氢二期点火烘炉仪式将在六枝特区举行。仪式当天,西南地区首列氢燃料电池火车头...

加快实现氢能全产业链突破

4月28,国家能源局公开发布的我国首份氢能发展报告《中国氢能发展报告(2025)》显示,2024年中国氢能全年生产消费规模超3650万吨,位列世界第一。截至2024年底,全球可再生能源制氢项目累计建成产...

入局氢能源赛道,六盘水底气从何而来?

近年来,六盘水市凭借独特的资源禀赋、清晰的战略布局和扎实的产业基础,正加速抢占氢能产业发展先机。这座因煤而兴的老工业城市,为何选择氢能作为转型升级的新赛道?其背后的底气究竟源自何处?...

新能源汽车维修工短缺如何破解?

阅读提示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突破3140万辆,专业维修人才短缺问题日益凸显。技术门槛高、行业授权限制、培训成本高等因素制约人才供给,部分车主面临“买车容易修车难”的问题。专...

氢能列车在吉林落地,有新消息

吉林市氢能市域列车项目启动: 绿色交通赋能冰雪经济一、项目概况: 连接城市与雪场的绿色纽带4月29日,吉林市与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车长客”)召开专题会议,正...

长距离大规模管道输氢之路在何方?

近期,随着国内氢能的快速发展,作为各种运输方式中较为高效且低能耗、低成本的长距离氢能管道运输逐渐被提上议事日程。虽然在国际上已有成功示范,国内也不乏相关设施建设,但输氢管道的发展并未...

中国成为全球水电解制氢领域领导者

日前,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氢能分会联合30余家氢能产业龙头企业和科研院校共同编写的《中国氢能技术发展研究报告2024》(以下简称《报告》)在北京发布。《报告》着眼于我国氢能全产业链技术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