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储能新闻
太阳能光伏网

新能源汽车带动锂电池需求增长,LG化学抛出激进扩产计划

《科创板日报》(上海,研究员郑远方)讯,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加速扩大,带动锂电池订单大幅增长下,动力电池厂商也在不断寻求扩产,以追赶行业景气度高涨的步伐。

据TheElec今日报道,LG化学(LG Chem)计划将公司在韩国的电池正极产量提高至13万吨/年,相较目前4万吨/年的产能,新目标产量提升了2倍不止。

从报道部分细节推测,此次扩产内容主要集中在高镍电池正极。

如今,LG化学在韩国益山的工厂年产能为0.5万吨,清州三家工厂产能合计3.5万吨;第五家工厂将于今年开始部分投产,产能预计3万吨/年。另外,公司还计划在今年底前再建两家新厂,合计产能为6万吨。

由于正极在电池总成本中占比达40%,且镍、钴、锂等价格波动幅度较大,因此仅依靠外部供应的情况下,电池公司将难以控制成本和利润率。因此,LG化学此次决定大举扩产正极材料产量。

也正是基于这个原因,LG化学还与华友钴业合资在中国投建三元前驱体新材料,用于高镍电池。该项目目前年产能为4.5万吨,预计整个项目建设完成后,产能将达10万吨。

据悉,2024年后,LG化学计划将全球正极产能提高至23万吨,以确保其自身所需总量的50%――去年,其旗下子公司LG能源(LG Energy Solutions)正极用量近30万吨。

LG还制定了具体路线图和战略伙伴计划,以取得更多的三元前驱体和硫酸镍。

值得一提的是,据此前报道,LG化学这个月将开始为特斯拉供应NCMA高镍电池。

锂电材料迎来快速增长期

汽车电动化趋势下,电动汽车渗透率不断提升,推高动力电池需求量。据SNE Research统计,5月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达21.1GWh,同比增长213%。业内人士预计,2025年全球锂电池需求有望达1400GWh。

终端市场一派向好,主流动力电池厂商也明显加快了扩产的脚步。就在上周,韩国另一电池大厂SK创新(SK Innovation)也更新了扩产计划,表示2025年拟将电池产量提高至200GWh/年,较此前宣布的2025年125GWh的目标,提升了60%。

上文提到的LG能源的扩产计划更为激进,拟在2023年达到260GWh产能,直指全球动力电池第一。此外,三星SDI、中航锂电、蜂巢能源、远景动力等多家企业也相继宣布扩产。

下游需求放量下,上游电池材料环节普遍迎来涨价。据平安证券朱栋团队统计,上游中的正极材料方面,三元材料价格较低点上涨超30%,碳酸锂/硫酸钴区间涨幅均超100%;磷酸铁锂正极涨幅超50%。预计下半年碳酸锂、钴需求支撑力度较强,有望带动正极价格维持强势。此外,还看好铜箔、电解液环节。

东莞证券也指出,动力电池出货量不断攀升,锂电材料行业将迎来快速增长期。

国内产业链相关企业中

容百科技是国内锂电正极龙头,公司前驱体产能陆续投放,积极扩大高镍产能;

当升科技是另一三元正极材料龙头,海外客户已加速放量;

天赐材料主营电解液,六氟紧缺价格将维持高位,公司与宁德签订长单,全球份额快速提升。

来源:科创板日报郑远方

最新相关

贵州产!5个9的"足氢"

4个9的足金很多人见过,但是5个9的“足氢”多数人未必见过。5月10号,六盘水氢能示范应用暨美锦华宇煤焦氢二期点火烘炉仪式将在六枝特区举行。仪式当天,西南地区首列氢燃料电池火车头...

加快实现氢能全产业链突破

4月28,国家能源局公开发布的我国首份氢能发展报告《中国氢能发展报告(2025)》显示,2024年中国氢能全年生产消费规模超3650万吨,位列世界第一。截至2024年底,全球可再生能源制氢项目累计建成产...

入局氢能源赛道,六盘水底气从何而来?

近年来,六盘水市凭借独特的资源禀赋、清晰的战略布局和扎实的产业基础,正加速抢占氢能产业发展先机。这座因煤而兴的老工业城市,为何选择氢能作为转型升级的新赛道?其背后的底气究竟源自何处?...

新能源汽车维修工短缺如何破解?

阅读提示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突破3140万辆,专业维修人才短缺问题日益凸显。技术门槛高、行业授权限制、培训成本高等因素制约人才供给,部分车主面临“买车容易修车难”的问题。专...

氢能列车在吉林落地,有新消息

吉林市氢能市域列车项目启动: 绿色交通赋能冰雪经济一、项目概况: 连接城市与雪场的绿色纽带4月29日,吉林市与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车长客”)召开专题会议,正...

长距离大规模管道输氢之路在何方?

近期,随着国内氢能的快速发展,作为各种运输方式中较为高效且低能耗、低成本的长距离氢能管道运输逐渐被提上议事日程。虽然在国际上已有成功示范,国内也不乏相关设施建设,但输氢管道的发展并未...

中国成为全球水电解制氢领域领导者

日前,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氢能分会联合30余家氢能产业龙头企业和科研院校共同编写的《中国氢能技术发展研究报告2024》(以下简称《报告》)在北京发布。《报告》着眼于我国氢能全产业链技术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