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储能新闻
太阳能光伏网

国内光伏产业再现"拥硅为王"

硅料价格一涨再涨下游开工率引发担忧

在最近几周时间里,硅料价格几乎一周上一个新的台阶,28万元/吨、29万元/吨,再到上周五触及30万元/吨,这一价格水平创下了近10年新高,市场人士惊呼:“拥硅为王”的时代又回来了!

而去年,由于硅料价格持续上涨,曾出现硅片、电池、组件等环节开工率大幅下调的情况。如今,相似的一幕再度出现,市场也开始传闻下游开工率大面积下调。真相究竟如何,向多家企业求证后发现,目前一线企业所需硅料比较有保障,开工率受影响不大。不过,出海能力不强的厂商开工率受到较大影响。

硅料价格创近10年新高

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的数据,上周,国内单晶复投料价格区间在28.8万元/吨-30万元/吨,成交均价为29.16万元/吨,周环比涨幅为1.85%;单晶致密料价格区间在28.6万元/吨-29.8万元/吨,成交均价为28.96万元/吨,周环比涨幅为1.90%。当前,国内的硅料价格已创近10年新高。

硅业分会表示,本周硅料市场仍处于供应极度短缺的局面,各硅料企业订单尚未执行完毕就被要求新签订单锁量,被催单交货的情况只增不减。硅业分会还指出,受硅料企业突发检修影响,个别硅片企业出现大量供应缺口,同期进口硅料受船期影响,补量不及预期,导致市场上抢签超签硅料订单的情况明显增多;同时,硅片价格的上涨幅度,在覆盖其原料成本上涨幅度的基础上尚有富余,也支撑了下游对硅料价格涨势的接受度。

数据显示,根据各企业最新排产计划,预计7月份国内多晶硅产量约5.8万吨,环比净减3200吨左右,产量有所减少的企业包括新疆协鑫、东方希望、天宏瑞科等,减量共计约6700吨,同期国内4家企业扩产产能少量释放,包括协鑫科技、包头新特、云南通威、亚洲硅业,加之个别企业产出正常波动,增量共计约3500吨。

硅业分会表示,7月份,国内6.5万吨左右硅料供应(包括进口),只能够满足24.5GW左右硅片产出,与目前硅片已具备投产条件产能所对应的硅料需求相比,存在大量缺口,预计7月份多晶硅价格将继续维持上涨走势。

根据硅业分会的判断,8月份国内有检修计划的多晶硅企业仍有5家,但同期扩产产能释放增量大于检修影响量,国内产量环比有所增加,预计8月份国内多晶硅供应短缺情况将有所缓解。晶科能源则表示,预计硅料价格在四季度才有望回到合理区间。

下游龙头企业已先后调价

作为硅料的直接下游,上月底,TCL中环和隆基绿能两家硅片龙头企业已经先后调价。据悉,两家龙头硅片企业价格官宣落定后,市场上其他硅片企业也随之调涨了相应尺寸的硅片报价。

咨询机构PV Infolink指出,受制于原料供应紧缺和生产运行的基本要求,目前拉晶环节对于调涨后的硅料价格暂时接受度正常,同时硅片价格的快速调涨已经提前针对原料价格的上涨预期进行映射。至此,单晶硅片环节主流价格的基调暂时尘埃落定,原本弥漫在市场上的观望和微妙的氛围逐步消散,二三线硅片企业价格也基本跟随和靠近龙头企业的价格区间下限。

硅料的持续上涨让市场开始担忧下游开工率不足的情况。一家头部硅料厂商人士指出,下游开工率降低主要原因还是产能不匹配,下游产能规模庞大而原料不足,硅料价格上涨仅仅是上下游供需不匹配的一种表现。

从光伏各环节扩产周期来看,硅片、电池、组件等环节更容易快速扩张,而硅料环节本质上属于化工原料,投资规模大、安全性要求高,扩产速度远远不如下游环节。加之这两年的行业扩产主要集中在下游环节,造成了上下游产能不匹配的问题。晶科能源表示,一线企业硅料供应比较有保障,截至目前,该公司各环节供应及生产正常,保持高开工率。对于传闻行业大幅下调开工率的情况,一家龙头硅片企业人士并不认可,“关注到了这类传闻,后来业内有人辟谣,我们也没有听说下调开工率的信息”。

电池、组件开工率变化有待观察

硅业分会的数据还是表明了一些微妙的变化。最新数据显示,上周两家一线企业开工率降至70%和80%,一体化企业开工率维持在80%-100%之间,其余企业开工率维持在70%-80%之间。一周前,两家一线企业开工率分别为75%和80%。

上游价格大涨之际,电池、组件等下游环节也纷纷调价,终端能否接受现在的价格以及是否会影响新建项目的进度都是业内关注的话题。“正在博弈,现在来看,终端需求对价格的敏感度没那么高。”一位头部厂商人士说,组件价格上涨可能会对大型地面电站造成影响,但分布式电站受影响程度不大。

事实上,不止一位业内人士提到海外市场光伏需求的问题。“海外能源价格高,对组件价格的承受力不太一样。在当前价格上涨的背景下,不具备出海能力的组件厂商压力肯定是很大的。”一位垂直一体化龙头厂商人士说。据悉,6月光伏出口数据将在本周出炉,市场的预判比较乐观。

值得注意的是,PV Infolink也提供了关于行业开工情况的观察。该机构指出,在硅片取得愈加不易的背景下,已有电池厂担忧不能采购充足硅片,若届时买不够硅片,势必会导致电池厂下调开工;另外,组件厂家在7月开工情况出现分化,一线组件厂家并无下调开工率的倾向,然而在7月初有不少中小组件厂家率先放假。

最新相关

入局氢能源赛道,六盘水底气从何而来?

近年来,六盘水市凭借独特的资源禀赋、清晰的战略布局和扎实的产业基础,正加速抢占氢能产业发展先机。这座因煤而兴的老工业城市,为何选择氢能作为转型升级的新赛道?其背后的底气究竟源自何处?...

新能源汽车维修工短缺如何破解?

阅读提示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突破3140万辆,专业维修人才短缺问题日益凸显。技术门槛高、行业授权限制、培训成本高等因素制约人才供给,部分车主面临“买车容易修车难”的问题。专...

氢能列车在吉林落地,有新消息

吉林市氢能市域列车项目启动: 绿色交通赋能冰雪经济一、项目概况: 连接城市与雪场的绿色纽带4月29日,吉林市与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车长客”)召开专题会议,正...

长距离大规模管道输氢之路在何方?

近期,随着国内氢能的快速发展,作为各种运输方式中较为高效且低能耗、低成本的长距离氢能管道运输逐渐被提上议事日程。虽然在国际上已有成功示范,国内也不乏相关设施建设,但输氢管道的发展并未...

中国成为全球水电解制氢领域领导者

日前,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氢能分会联合30余家氢能产业龙头企业和科研院校共同编写的《中国氢能技术发展研究报告2024》(以下简称《报告》)在北京发布。《报告》着眼于我国氢能全产业链技术发展...

辛集市举办氢能自行车骑行体验活动

今年4月22日是第56个世界地球日,辛集市举办“氢启未来 向‘辛’而行”氢能自行车骑行体验活动。本次活动骑行线路全长15.73公里,串联了辛集国际皮革城、清河湾公园、润泽...

氢能出海机遇探析

近年来,随着全球碳中和进程加速,氢能作为清洁能源的重要载体,在交通、工业、储能和发电等领域的需求快速增长。中国推动氢能产业技术创新、规模化发展,已形成“走出去”趋势,推动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