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储能新闻
太阳能光伏网

隆基VS中环!硅片双龙头半年报出炉 看点有哪些

8月24日,光伏硅片双龙头隆基绿能、TCL中环于同日发布2022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期内,隆基绿能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504.17亿元,同比增长43.6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4.81亿元,同比增长29.79%;TCL中环上半年营业收入316.98亿元,同比增长79.6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9.1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92.10%。

今年上半年两家企业纷纷变更债券名称,5月16日起隆基由“隆基股份”变更为“隆基绿能”,进一步体现了公司致力于推动低碳能源变革的发展方向;中环混改后由“中环股份”变更为“TCL中环”,6月20日生效。在TCL科技也发布2022年上半年业绩预告中显示,虽报告期内公司业绩预期同向下降,但新能源光伏和半导体材料产业增长,收入和业绩贡献占比继续提升。

出货

截至报告期末,TCL中环新能源光伏材料产能较2021年末提升24%至109GW,销售规模同比提升24%。上半年,隆基绿能单晶硅片出货量39.62GW,其中对外销售20.15GW,自用19.47GW;实现单晶组件出货量18.02GW,其中对外销售17.70GW(包括BIPV组件对外销售87.35MW),自用0.32GW;数据显示,近三年(2019年-2021年),隆基绿能海外收入占比分别为38.38%、39.32%和46.89%,海外市场已成为公司重要的销售市场。

产能

截至6月底,TCL中环单晶总产能提升至109GW,其中包括,宁夏50GW(G12)单晶硅料项目、天津年产25GW单晶硅片项目(DW三期)、江苏宜兴年产30GW单晶硅片项目(DW四期项目),江苏、天津(一期)地区高效叠瓦组件产能实现8GW、3GW。

今年,隆基绿能首次携全产业链进驻内蒙古,年产46GW单晶硅棒和切片、30GW单晶高效电池项目及5GW组件项目花落鄂尔多斯零碳产业园。此外,陕西西咸15GW单晶高效电池;宁夏年产5GW单晶高效电池;泰州年产4GW高效电池;嘉兴光伏年产10GW组件;芜湖年产10GW组件等项目在建或筹备中。

产业布局:隆基向“下”、中环向“上”

近几年,光伏产业一体化趋势愈加明显,隆基绿能与TCL中环也都在保持自身原有优势的基础上,进行产业扩张。隆基在中下游环节优势明显,中环则集中火力于上游硅料环节。

2021年,隆基绿能制定BIPV产品开发及方案标准化,并建立起配套产能。同年3月份,其通过协议股权转让的方式,受让森特股份24.28%股权,成为第二大股东,专注于BIPV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在氢能方面,隆基绿能成立了西安隆基氢能科技有限公司,主要提供大型绿氢装备与解决方案。

而与隆基选择不同的是,今年4月,中环股份正式进军硅料,在呼和浩特市投资约206亿元打造中环产业城项目群,其中包括12万吨的高纯多晶硅项目、半导体单晶硅材料及配套项目、国家级硅材料研发中心项目。4月19日,保利协鑫能源公告显示,TCL中环与协鑫集团、TCL科技达成合作,将在呼和浩特建设10万吨颗粒硅、1万吨电子级多晶硅项目,预计总投资分别是90亿元、30亿。

TCL科技7月7日连发两则通告,布局光伏多晶硅。TCL科技增资鑫芯半导体179,007.30万元,完善新能源光伏和半导体材料产业布局。TCL科技子公司天津硅石拟与江苏中能共同投资设立新公司(内蒙古鑫环),实施约10万吨颗粒硅、硅基材料综合利用的生产及下游应用领域研发项目,内蒙古鑫环注册资本拟定45亿元,天津硅石出资18亿元,持股40%。

而隆基对于硅料环节则显得较为平静,5月20日,鄂尔多斯市隆基硅材料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10亿元,法定代表人为陈红,经营范围包含:光伏设备及元器件销售;电力电子元器件制造;电子专用材料制造;电子专用材料研发;电子专用材料销售;半导体器件专用设备制造;电子元器件批发;新材料技术研发。

最新相关

蓝昆氢能在全国首创零储能离网制氢

无需储能加持,仅靠光电就能安全制氢!5月11日,山东日照蓝昆氢能零储能离网制氢成功运行。电解制氢模块无需配备任何储能装置,仅辅助系统需少量储能(3kWh)维持断电后的安全停机操作,在绿电纯离网...

贵州产!5个9的"足氢"

4个9的足金很多人见过,但是5个9的“足氢”多数人未必见过。5月10号,六盘水氢能示范应用暨美锦华宇煤焦氢二期点火烘炉仪式将在六枝特区举行。仪式当天,西南地区首列氢燃料电池火车头...

加快实现氢能全产业链突破

4月28,国家能源局公开发布的我国首份氢能发展报告《中国氢能发展报告(2025)》显示,2024年中国氢能全年生产消费规模超3650万吨,位列世界第一。截至2024年底,全球可再生能源制氢项目累计建成产...

入局氢能源赛道,六盘水底气从何而来?

近年来,六盘水市凭借独特的资源禀赋、清晰的战略布局和扎实的产业基础,正加速抢占氢能产业发展先机。这座因煤而兴的老工业城市,为何选择氢能作为转型升级的新赛道?其背后的底气究竟源自何处?...

新能源汽车维修工短缺如何破解?

阅读提示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突破3140万辆,专业维修人才短缺问题日益凸显。技术门槛高、行业授权限制、培训成本高等因素制约人才供给,部分车主面临“买车容易修车难”的问题。专...

氢能列车在吉林落地,有新消息

吉林市氢能市域列车项目启动: 绿色交通赋能冰雪经济一、项目概况: 连接城市与雪场的绿色纽带4月29日,吉林市与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车长客”)召开专题会议,正...

长距离大规模管道输氢之路在何方?

近期,随着国内氢能的快速发展,作为各种运输方式中较为高效且低能耗、低成本的长距离氢能管道运输逐渐被提上议事日程。虽然在国际上已有成功示范,国内也不乏相关设施建设,但输氢管道的发展并未...

中国成为全球水电解制氢领域领导者

日前,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氢能分会联合30余家氢能产业龙头企业和科研院校共同编写的《中国氢能技术发展研究报告2024》(以下简称《报告》)在北京发布。《报告》着眼于我国氢能全产业链技术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