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储能新闻
太阳能光伏网

九丰能源频繁并购背后的战略底色

5月22日晚间,九丰能源披露修订后的购买资产交易报告书,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可转换公司债券及支付现金相结合的方式收购四川远丰森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森泰能源)100%股权,经协商后的交易价格为18亿元。此次收购森泰能源与之前的并购,意味着什么?

战略打造“双气源”格局但收购是否存在隐患

此次收购的主角是森泰能源,森泰能源为国内领先的LNG全产业链经营平台公司之一,业务完整覆盖LNG“陆气”上中下游全产业链,在西南、西北地区市场具有较强的知名度与影响力,也是国内少有的具有高纯度氦气生产能力的企业之一。

九丰能源称,公司已完成LNG“海气”业务的全产业链布局,特别是在“海气资源池”方面优势明显,在LNG船远洋运输方面具有独特优势。通过收购森泰能源后,九丰能源将在“陆气”资源方面获得重要支点,正式形成“海气+陆气”的双气源格局。

去年6月,九丰能源宣告,通过境外全资子公司前进者船运有限公司与中国船舶工业贸易公司、江南造船集团签订1艘LPG运输船建造合同,合同总价7888.00万美元。

今年4月,九丰能源又宣布,购买四川华油中蓝能源有限责任公司28%股权,交易价格为2.26亿元。

今年初,公司筹划收购森泰能源100%股权。到今年5月22日披露交易报告书,公司在持续推进收购资产事项。

但按照资产评估报告,四川远丰森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归母股东全部权益账面值(合并口径)为62,875.87万元,评估值为180,200.00万元,评估增值117,324.13万元,增值率186.60%。

2021年,森泰能源净利润3.1亿元,按照这个口径算,PE倍数6倍左右,不过这一年的净利润相比上一年翻了12倍,盈利跨越如此大的背后又是什么呢?

其中,本次交易也对业绩进行了约定,2022年至2024年,森泰能源实现的扣非净利润合计不低于4.76亿元,年均约1.59亿元。

通常而言,LNG行业整体上较为稳定,如果市场不出现异常波动,行业内企业经营业绩多较稳定。森泰能源的业绩承诺为何会大幅缩水?交易其中是否存在隐患?

选择森泰能源布局氦能新业务

当前,全球范围内的氦气供应商被海外寡头垄断,我国氦气进口资源,也长期被外资垄断。九丰能源此次并购森泰能源项目,将布局氦能新赛道业务。

世界上消费的氦气主要来自含氦天然气,天然气提氦是当前商业氦获取的唯一来源。近些年,随着LNG产业的兴起,氦气可在LNG的尾气中富集提取,进一步减少了氦气的提取成本。天然气提氦气工艺有低温冷凝法与非低温冷凝法之分,低温冷凝法是目前各国从天然气中提氦所广泛采用的方法。通常包括气源预处理净化、粗氦提取及氦气精制等工序构成。

九丰能源表示,森泰能源为国内少数掌握提氦技术的企业之一,已具备LNG项目BOG提氦的关键技术和运营能力,项目提取的氦气纯度高达99.999%。本次交易完成后,BOG提氦将成为公司重要的发展领域。此外,公司已制定氢能产业发展规划及具体实施路径,未来将加大在氢能领域的布局。

据资料显示,中国是贫氦国家,2020年中国氦气储量占全球资源总量的2%,但消费量占全球氦气消费量的11%,氦气对外依存度高达97.5%,且主要氦气进口来源为卡塔尔、美国和澳大利亚。目前中国氦气进口企业有十几家,氦气进口资源主要被外资企业所掌握。

2020年外资企业进口氦气量占中国整体进口量的82%,主要包括林德集团、液化空气集团、空气化工产品公司、岩谷产业株式会社、大阳日酸等。中国内资氦气进口企业仅有广钢气体和上海济阳,在2020年3月广钢气体公司完成收购林德公司剥离的氦气资源收购后,内资企业氦气进口份额超过15%。

森泰能源并购完成后,九丰能源可以快速参与到该领域,为下一步在该领域的大力拓展打下坚实基础;借助森泰能源在原料气方面的优势,九丰能源能够实现跨区域布局氦能产业,实现协同发展,同时可借助森泰能源的BOG提氦技术优势,提前布局BOG提氦,实现业务创新,创造业绩新增长点。

总结

九丰能源此番多次并购势在打造更全的业务面,将营造出“双气源”格局,此次并购森泰能源,借此布局氦能新业务,将能进一步提高竞争优势,朝着更大的目标前进,但森泰能源2021年度净利润想比上一年翻了12倍,其中的是否存在着什么隐患,又值得投资者深思。

参考来源:长江商报、证券日报网

原文标题:资本|九丰能源频繁并购背后的战略底色

最新相关

贵州产!5个9的"足氢"

4个9的足金很多人见过,但是5个9的“足氢”多数人未必见过。5月10号,六盘水氢能示范应用暨美锦华宇煤焦氢二期点火烘炉仪式将在六枝特区举行。仪式当天,西南地区首列氢燃料电池火车头...

加快实现氢能全产业链突破

4月28,国家能源局公开发布的我国首份氢能发展报告《中国氢能发展报告(2025)》显示,2024年中国氢能全年生产消费规模超3650万吨,位列世界第一。截至2024年底,全球可再生能源制氢项目累计建成产...

入局氢能源赛道,六盘水底气从何而来?

近年来,六盘水市凭借独特的资源禀赋、清晰的战略布局和扎实的产业基础,正加速抢占氢能产业发展先机。这座因煤而兴的老工业城市,为何选择氢能作为转型升级的新赛道?其背后的底气究竟源自何处?...

新能源汽车维修工短缺如何破解?

阅读提示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突破3140万辆,专业维修人才短缺问题日益凸显。技术门槛高、行业授权限制、培训成本高等因素制约人才供给,部分车主面临“买车容易修车难”的问题。专...

氢能列车在吉林落地,有新消息

吉林市氢能市域列车项目启动: 绿色交通赋能冰雪经济一、项目概况: 连接城市与雪场的绿色纽带4月29日,吉林市与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车长客”)召开专题会议,正...

长距离大规模管道输氢之路在何方?

近期,随着国内氢能的快速发展,作为各种运输方式中较为高效且低能耗、低成本的长距离氢能管道运输逐渐被提上议事日程。虽然在国际上已有成功示范,国内也不乏相关设施建设,但输氢管道的发展并未...

中国成为全球水电解制氢领域领导者

日前,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氢能分会联合30余家氢能产业龙头企业和科研院校共同编写的《中国氢能技术发展研究报告2024》(以下简称《报告》)在北京发布。《报告》着眼于我国氢能全产业链技术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