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储能新闻
太阳能光伏网

我们是不是都太高估比亚迪了?

我们是不是都太高估比亚迪了?

*本文原创发布于差评孵化的商业财经类帐号“知危”

比亚迪,如今国产新能源车行业的扛把子。

在他身上,从不缺话题:A股市值最高突破1万亿元,市盈率超百倍;股神巴菲特持股十余年,获得30倍涨幅的丰厚回报后开始减持;虽然车卖得多,但每辆车赚得很少……

有人觉得比亚迪的增长太离谱了,有人觉得它实至名归,两边吵得你死我活,雪球上你来我往的对骂帖,放在一起都够出本《资产估值原理》了。

那么,我们真的高估比亚迪了吗?

想搞清楚这个问题,我们要先了解一下比亚迪的基本情况。

目前,比亚迪的主要业务有两块,一块是新能源车、电池业务;一块是代工业务,给手机、电脑等数码产品代工,在港股分拆上市,股票名称叫比亚迪电子。今年上半年,两块业务分别贡献了72.55%和27.27%的收入。

比亚迪的代工业务,起始于创始人王传福2002年参观富士康工厂,之后不久比亚迪就上线了电子产品代工业务。据媒体报道,比亚迪代工了苹果2020款iPad,算是它的高光时刻。

但,代工业务主要是堆人力,是门苦生意,2022年上半年比亚迪代工业务的毛利率只有6.08 %,也就给员工发发工资,为社会提供就业岗位,赚不了多少钱。

比亚迪的看点,在于新能源车业务(包括对外供应电池)。

2020-2021年,是比亚迪股价的腾飞年代,2020年当年就翻了3倍。

那段时间,发生了什么?

第一是新冠疫情爆发初期口罩需求暴涨,比亚迪“ 3天出图纸、7天造出口罩机、10天出产品”,跨界生产口罩。

比亚迪当年的净利润达到42.34亿,同比2019年翻了2.6倍,里面有口罩的一份功劳。

但这只是一次性利好,后续比亚迪缩小了防疫业务。

第二是比亚迪主打安全、号称针刺不起火的磷酸铁锂刀片电池上市。

在新能源车行业发展初期,政府补贴政策倾向于高续航的新能源车,请注意“高续航”这三个字。

有便宜不占王八蛋,企业逮着政策使劲儿薅,所以能量密度较高的三元锂电池(以镍钴锰酸锂或镍钴铝酸锂等为正极材料)获得下游车企青睐,比亚迪押注的磷酸铁锂电池阵营的市场占有率不高。

而在2017年之后,新能源车补贴逐步退坡。

更便宜、更安全的磷酸铁锂电池市场占有率开始提高,到2021年,磷酸铁锂电池的装机量超过了三元锂电池。形势比人强,靠三元锂电池起家的宁德时代(413.000, -2.00, -0.48%),也开始加码布局磷酸铁锂电池。

第三,就是比亚迪的新能源车。

2018年,比亚迪的汽车(燃油、混动、新能源加总)年销量达到52万辆,2019年和2020年销量下滑,逐渐降至42.7万辆。但到2021年,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暴涨,年销量增长到73万辆。

而今年前9个月,比亚迪的销量就达到118.5万辆,全年有机会实现150万辆的销量目标。

虽然2019年和2020年比亚迪车的销量下滑了,但据国信证券(8.820, 0.03, 0.34%)统计,比亚迪旗下乘用车的均价却没怎么跌。

数据口径:根据乘联会提供的车型销量数据,及汽车之家上的售价数据,计算所有乘用车车型的加权平均售价。

比亚迪的车均价从10万以下逐渐提高到10万- 20万区间,说明比亚迪的车逐渐得到国产消费者的认可,卖得上价了。

而随着比亚迪车的销量触底回升,用大规模固定资产折旧的成本、销售、管理、研发费用分摊到每一辆车上计算,单车成本在逐渐降低,比亚迪的单车利润越来越高。

2022年一季度,比亚迪单车利润在2400元左右,二季度,单车利润7000元左右,螺旋暴涨了属于是。

根据比亚迪的预告,今年比亚迪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91亿-95亿元,而比亚迪过去三年总计也就88.93亿元的净利润。

简单算个账,比亚迪第三季度利润55亿- 59亿元,取较低值,55亿元,假设代工业务的利润和二季度一样,4.5亿元,那么,新能源车还剩50.5亿元利润。

第三季度比亚迪乘用车销量53万辆,用50.5亿元净利润除以53万辆车,单车利润在9528元左右,还在继续涨。

有分析师预期,得益于交付车型涨价,及规模效应发挥,比亚迪今年Q4单车盈利还会有小幅提升,预计明年单车利润仍可维持1万元。

接下来,就是本编辑部最喜闻乐见的按计算器环节了

目前,分析师预期到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年销量将达到1000万辆。假设比亚迪有30%的市占率,那么年销量会达到300万辆。这也就相当于它今年销量的两倍,看起来不难实现,因为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售完成352.1万辆,跟未来1000万辆的市场发展空间来比,空间是足够的。

1辆车赚1万,那么到时候比亚迪年利润就有300亿。给个30倍市盈率不过分,比亚迪就有1万亿市值了。

你这么一看,比亚迪现在市值7000多亿,谈不上高估,相对合理。

这还没完,2021年中国新能源车占全球市场份额53%,如果比亚迪在海外市场也有所斩获,卖他个几百万辆,那么比亚迪的前景更是美妙。

这也不是不可能。

据比亚迪披露,8月份比亚迪共海外销售新能源乘用车5092辆。

今年7月,比亚迪宣布进入日本市场,首批车型将从明年1月开始销售;8月,宣布今年四季度开始在德国、瑞典两个市场销售;10月,比亚迪宣布进入印度乘用车市场。

此外,比亚迪首个海外乘用车工厂落址泰国,年产能15万辆,覆盖东盟国家,预计将于2024年开始运营。

今年9月22日,比亚迪官网网址从www.byd.com改成www.bydglobal.com,新增了“ global(全球)一词”。

看起来,比亚迪的梦想是星辰大海,是整个世界。

但,梦想是与风险齐驱的,知危编辑部认为,在美好的未来中,竞争也是很残酷的,而市场上的每个玩家都很乐观,都认为自己能赢。

其实,全球汽车市场是一个存量、低速增长的市场。

A品牌多卖一辆车,B品牌就少卖一辆车,竞争十分激烈。近些年新能源汽车突飞猛进,传统燃油车就步步倒退。

大众集团2020年销量下滑了15.2%,2021年继续下滑4.5%。于是,大众集团宣布分拆保时捷上市融资(最近又有传闻大众将把兰博基尼分拆上市),拿钱转型新能源车。

10月20日,马斯克在财报会议中宣布,特斯拉下一代汽车的生产成本仅有Model 3的一半,产量则有可能高于现在特斯拉电动汽车的总和,未来特斯拉的市值将超苹果、沙特阿美总和。(想象一下,如果真的做到了成本减一半,车价也会相应下降,会跟比亚迪贴身肉搏)

今年初,华为余承东说,“华为问界年销量要迅速超过200万辆。”

10月19日,小米创始人雷军在Twitter上说,“我们成功的唯一途径是成为行业前五,并且每年出货量超过1000万辆。”

你看,资本大佬们在卖车这方面,畅( chui )想( NewB )一个比一个猛。

好家伙,合着大家都赢麻了,没有输家是吧?

如果不能所有人都赢,那比亚迪的压力不小。

回顾历史,需要不断推新品的汽车行业,总是风水轮流转的。

2012-2013年,长城凭借SUV,做了两年的自主品牌销售冠军;2014-2016年,轿车、SUV两把抓的长安汽车(12.180, -0.17, -1.38%)接过自主品牌销售冠军的王位;2017-2021年,整合沃尔沃技术的吉利汽车连续五年蝉联自主品牌销售冠军。

比亚迪的销冠宝座、单车利润能够持续多久,都需要打个问号。

今年4月,比亚迪推出了总额18亿元的员工持股计划,股权解锁条件为“以上一年营业收入为基数,2022-2024年营收增长率分别不低于30%、20%、20%。”

这没有考核利润的增速,条件看着有些宽松,有可能是想给功臣们发点钱。

另一种可能是,他们认为未来的利润增长,不会像最近一样猛了。

撰文:拾月编辑:大饼

最新相关

让汽车与服务双下乡

提高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必须根据农村的使用场景和需求,加快构建更加符合乡村特点、可持续发展的消费生态两年前,记者在河南虞城县驻村锻炼,一个直观感受是村里的新能源汽车多了起来。可以领补...

百年煤企"氢"装上阵

近日,记者在焦作煤业(集团)开元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看到,国内首个2MW级氢燃料电池热电联供示范项目高效运转。“这个项目是首次以工业副产品氢为能源的综合利用尝试,去年才试运行成功。&rdq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