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储能新闻
太阳能光伏网

从智能向智慧转型上海电气南通储能基地如何实现「数制融合」

中国储能网讯:在这里,你看不到火花四溅,也没有工人汗流浃背,却随处可见数字大屏和机器人,处处体现着这座基地的“智能”,这就是上海电气国轩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电气国轩新能源”)南通储能基地。作为国内锂电池生产的前沿企业之一,上海电气国轩新能源用其锂离子电池及系统智能制造车间在数年间的改革创新,向我们完美诠释了数字信息技术与工业自动化深度融合下的智能应用场景。

作为华东地区规模、先进性排名前列的锂电储能基地,上海电气国轩新能源南通储能基地集研发、试验、制造于一体,全方位匹配储能电站、备用电源和动力锂电池等市场需求。基地一期规划年产能5GWh,并于2020年9月建成投产。

相比传统的铅酸电池,锂电池的生产更为复杂,各环节的工艺优劣和设备性能都会直接影响产品的性能。然而,以自动化机器代替传统人力,用智能化手段让生产化繁为简,南通储能基地通过将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有机结合,依靠一张无形的数字化信息网络,让车间内的自动化设备得以有序工作。

早在车间2018年末动工时,上海电气的建设者们就已考虑了数据加持的重要性;他们深知,智能制造的核心是先进的工艺和装备,但数据是智能制造的重要基础,是确保车间各个环节稳定工作的给养和血液。

如今,当我们步入建筑面积达11万平米的车间内部,就能无时不刻地感受到一种制造的柔性化魅力。“我们会对加工的几乎每道工序进行数据采集”,上海电气国轩新能源总经理杨尘介绍道,通过全面接入的近千套设备、数百个环境传感器以及数万个数据传输点位,海量的设计、工艺、制造、仓储、物流、质量、人员等业务数据实现每秒更新,确保每个生产数据真实可靠,并通过可视化大屏将车间内多维度的业务数据进行还原展现。

这些数据会上传至车间的工业数据平台,基于车间制订的200余个锂电行业指标,快速找到自己的“用武之地”,从而有效指导生产运营。杨尘表示,平台上的主要一部分数据都用来打通各个生产环节,追踪到每个单件,目的是“把生产数据和原材料数据全都串联起来,使生产加工、物流转运始终处在最优状态。”

当然,还有一些数据俨然化身为车间的“巡视员”和把控产品质量的“检验员”;一旦出现设备故障,变动幅度异常的数据就会提醒工作人员立即检查;若是产品出现任何质量问题,工作人员也会借助这些数据追根溯源,查找缺陷根因,快速找到问题根源,实现工艺改善。

此外,还有一些数据并不直接参加“一线生产”,但会以数据分析的方式帮助操作人员完成具体处理,帮助车间完善经验知识,通过模型把数据、知识的价值充分挖掘出来,反哺应用在生产实践中,从而真正提高产品的良品率。

通过引入大数据平台和MES系统,基地如今实现数字化程度达到85%以上,有效实现人机互联,让全流程生产显得更高效、更安全。在基地内,自动生产和产品需求交互促进,工业设备与数字信息快速演进,也进一步让产品和品牌获得了更强的行业竞争力:就在今年9月,南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新一批示范智能车间名单,南通储能基地的锂离子电池及系统智能制造车间榜上有名,无疑是行业内外对南通基地实力的再一次认可。

未来,南通储能基地将抓住机遇,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利用更多数智融合的手段打磨核心产品、核心技术,提升企业内部管理能力,扎实推进战略有效落地,持续推进上海电气高质量发展,成为国内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引领者。

最新相关

辛集市举办氢能自行车骑行体验活动

今年4月22日是第56个世界地球日,辛集市举办“氢启未来 向‘辛’而行”氢能自行车骑行体验活动。本次活动骑行线路全长15.73公里,串联了辛集国际皮革城、清河湾公园、润泽...

氢能出海机遇探析

近年来,随着全球碳中和进程加速,氢能作为清洁能源的重要载体,在交通、工业、储能和发电等领域的需求快速增长。中国推动氢能产业技术创新、规模化发展,已形成“走出去”趋势,推动全...

连云港市首个商用加氢站运营

近日,市能源集团板桥加氢站正式启动运营,标志着我市氢能基础设施建设迈出关键一步。作为全市首个商用加氢站,项目将助力氢能重卡规模化应用,推动交通运输领域绿色转型,为“双碳”目...

成都最大氢源供给地预计8月建成

记者4月27日从青白江区获悉,该区文澜智谷中试产业基地的合成氨放空气环保治理氢能项目(简称“合成氨氢能项目”)已启动建设,预计今年8月建成。按照远期规划,投用后氢气最大产能可达3...

布局氢能!百亿化工巨头新突破

4月18日,阳煤化工发布2024年年报。2024年实现营收108.95亿元,同比下降20.01%;归母净利润亏损6.81亿元,相比2023年亏损13.66亿元大幅减亏6.85亿元。对于营收下滑的原因,阳煤化工表示,受市场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