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储能新闻
太阳能光伏网

俄开发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新工艺

俄罗斯研究人员开发出用于生产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完整技术循环,并选择了有效的制造材料,这些元件是由陶瓷和复合材料组成的多层结构。论文近日发表在《应用电化学杂志》上。

维亚特卡州立大学无机物质和电化学生产技术系主任安东·库兹明表示,科研人员已开发出一套形成单一燃料元件所必需的方法和工艺流程,现在可复制和改变它的主要特性:电阻、功率密度、燃料利用率等等。在第一阶段,通过注塑成型,获得了多孔轴承金属陶瓷管(它们充当阳极)。通过浸入特别选择的悬浮液组合物中,将薄层电解质和电极材料涂抹到现成的基底上。每一层施加后,进行多级热处理。

库兹明表示,总共有六级这样的层。层的各种参数可以改变,如材料成分、粉末尺寸、悬浮液黏度、温度和燃烧时间,以取得最佳操作参数。这种方法使获得具有最大功率的单个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元件成为可能。此外,在研究过程中,还获得了新的电极材料。例如,阳极集电层复合材料的电阻是标准商业产品的一半。这将允许在未来增加单个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尺寸并减少它们的开关损耗。

研究人员解释说,所开发的阳极功能层材料的生产率提高了10%,并且在使用各种碳氢化合物燃料或氨时可能特别有效。一般来说,与已知类似物相比,新材料的使用将显著提高燃料电池的比功率、重量和尺寸特性。最困难的任务是从单一的实验室样品过渡到成熟的工业产品原型。研究人员正在努力寻找能够将技术引入大规模生产的解决方案,其中包括经济可行性方案。

最新相关

贵州产!5个9的"足氢"

4个9的足金很多人见过,但是5个9的“足氢”多数人未必见过。5月10号,六盘水氢能示范应用暨美锦华宇煤焦氢二期点火烘炉仪式将在六枝特区举行。仪式当天,西南地区首列氢燃料电池火车头...

加快实现氢能全产业链突破

4月28,国家能源局公开发布的我国首份氢能发展报告《中国氢能发展报告(2025)》显示,2024年中国氢能全年生产消费规模超3650万吨,位列世界第一。截至2024年底,全球可再生能源制氢项目累计建成产...

入局氢能源赛道,六盘水底气从何而来?

近年来,六盘水市凭借独特的资源禀赋、清晰的战略布局和扎实的产业基础,正加速抢占氢能产业发展先机。这座因煤而兴的老工业城市,为何选择氢能作为转型升级的新赛道?其背后的底气究竟源自何处?...

新能源汽车维修工短缺如何破解?

阅读提示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突破3140万辆,专业维修人才短缺问题日益凸显。技术门槛高、行业授权限制、培训成本高等因素制约人才供给,部分车主面临“买车容易修车难”的问题。专...

氢能列车在吉林落地,有新消息

吉林市氢能市域列车项目启动: 绿色交通赋能冰雪经济一、项目概况: 连接城市与雪场的绿色纽带4月29日,吉林市与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车长客”)召开专题会议,正...

长距离大规模管道输氢之路在何方?

近期,随着国内氢能的快速发展,作为各种运输方式中较为高效且低能耗、低成本的长距离氢能管道运输逐渐被提上议事日程。虽然在国际上已有成功示范,国内也不乏相关设施建设,但输氢管道的发展并未...

中国成为全球水电解制氢领域领导者

日前,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氢能分会联合30余家氢能产业龙头企业和科研院校共同编写的《中国氢能技术发展研究报告2024》(以下简称《报告》)在北京发布。《报告》着眼于我国氢能全产业链技术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