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储能新闻
太阳能光伏网

自研电池,能让小鹏汽车走出销量泥潭吗?

销量节节攀升的同时,新势力们也在加大对技术的投入。最近,广州鹏悦动力电池有限公司成立,其法定代表人为小鹏汽车联合创始人夏珩,公司经营范围中包含了电池制造和电池零配件生产等。

此前就有消息称小鹏汽车已经将自研电池提上议程,业务负责人是前宝马高级电池工程师仲亮。当时,小鹏汽车曾对此表示“没有相关计划,目前坚定聚焦汽车主业。”

然而,在鹏悦动力成立之前,还有一家名为“广州鹏博汽车科技”的公司刚成立,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也是夏珩,经营范围也包含电池制造和电池零配件生产等。按根据股权穿透显示,鹏悦动力由鹏博科技100%持股,鹏博科技则由XPeng Power Battery(Hong Kong)Limited间接全资持股。

据36氪此前报道,小鹏汽车的电池研发团队已有百人左右,自研电池初步的落地期限在5年左右。尽管这也被小鹏汽车官方都否认了,但这两家公司相继成立,还是表明公司在电池方面有想法并且已经有动作了。在小鹏G9中,其搭载的三元锂电池的生产企业是广州智鹏制造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也是夏珩。

总之,小鹏汽车的技术布局会越来越深入。实际上,其他新势力和传统车企都与小鹏汽车做出了相似的选择。

目前,除比亚迪能实现电池自给自足外,国内的汽车公司在动力电池上主要由第三方电池公司供应,这其中宁德时代的份额最大。据中国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数据显示,在今年前11个月,宁德时代以124.13GWh的装车量占据48.02%的市场份额。

汽车公司自研电池的直接诱因是电池成本越来越高。今年11月,电池级碳酸锂现货均价报59万元/吨,而在去年1月初的报价不足7万元/吨左右,涨了近10倍。汽车公司不得不上调终端售价,比亚迪、蔚来汽车和小鹏汽车等都受此影响。

因此,汽车公司希望通过自主研发和制造电池来降低成本,这也可以让其加强对产业链的掌控。蔚来董事长、CEO李斌曾直言,“汽车厂商做电池是正常的战略。”

不过,小鹏汽车目前最棘手的问题是销量下滑,其11月的销量仅有5811辆,同比下滑62.8%。

三季度,小鹏汽车的总交付量为29570辆,环比减少14%。横向对比,蔚来11月交付了14178辆,环比增长超40%,三季度交付31607辆,同比增长29.3%。

小鹏汽车给出的四季度指引也不太妙,交付量预计将介于20000-21000辆,同比预计减少约49.7%―52.1%。长期看自研电池无疑是正确的,对降低成本和加强供应掌控都有利,但短期内很难帮助车企走出销量泥潭。

节点AUTO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文章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节点AUTO不对因使用本文章所采取的任何行动承担任何责任。

文/四海出品/节点AUTO

原文标题:自研电池,能让小鹏汽车走出销量泥潭吗?

最新相关

入局氢能源赛道,六盘水底气从何而来?

近年来,六盘水市凭借独特的资源禀赋、清晰的战略布局和扎实的产业基础,正加速抢占氢能产业发展先机。这座因煤而兴的老工业城市,为何选择氢能作为转型升级的新赛道?其背后的底气究竟源自何处?...

新能源汽车维修工短缺如何破解?

阅读提示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突破3140万辆,专业维修人才短缺问题日益凸显。技术门槛高、行业授权限制、培训成本高等因素制约人才供给,部分车主面临“买车容易修车难”的问题。专...

氢能列车在吉林落地,有新消息

吉林市氢能市域列车项目启动: 绿色交通赋能冰雪经济一、项目概况: 连接城市与雪场的绿色纽带4月29日,吉林市与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车长客”)召开专题会议,正...

长距离大规模管道输氢之路在何方?

近期,随着国内氢能的快速发展,作为各种运输方式中较为高效且低能耗、低成本的长距离氢能管道运输逐渐被提上议事日程。虽然在国际上已有成功示范,国内也不乏相关设施建设,但输氢管道的发展并未...

中国成为全球水电解制氢领域领导者

日前,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氢能分会联合30余家氢能产业龙头企业和科研院校共同编写的《中国氢能技术发展研究报告2024》(以下简称《报告》)在北京发布。《报告》着眼于我国氢能全产业链技术发展...

辛集市举办氢能自行车骑行体验活动

今年4月22日是第56个世界地球日,辛集市举办“氢启未来 向‘辛’而行”氢能自行车骑行体验活动。本次活动骑行线路全长15.73公里,串联了辛集国际皮革城、清河湾公园、润泽...

氢能出海机遇探析

近年来,随着全球碳中和进程加速,氢能作为清洁能源的重要载体,在交通、工业、储能和发电等领域的需求快速增长。中国推动氢能产业技术创新、规模化发展,已形成“走出去”趋势,推动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