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储能新闻
太阳能光伏网

广东碳中和研究院(韶关)揭牌成立

北极星储能网讯:7月18日,广东碳中和研究院(韶关)揭牌仪式在莞韶城举行,积极响应国家“3060”双碳目标,迈出探索碳达峰碳中和“韶关模式”的第一步。中科院广州能源研究所所长吕建成、副所长孙永明,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冯伟,中国发明协会党委副书记、副理事长钱为强等科研院所、企业代表,市委书记王瑞军,市长陈少荣,市政协主席王青西,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邓小杰出席仪式。

本文来源:微信公众号韶关发布ID:shaoguanfabu

据了解,广东碳中和研究院(韶关)由韶关市人民政府和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等合作建设。其中,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是中国科学院唯一以能源研究命名的研究所,定位于可再生能源、新能源、节能环保、分布式综合能源系统集成等领域的应用基础研究、关键技术开发及相关发展战略研究,围绕国家战略需求提供能源资讯服务,围绕低碳能源体系布局形成了一系列科研成果。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区域源头创新供给和先进技术应用中发挥着重要的示范和引领作用,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产业共性技术开发、人才培养、企业孵化、资本运作等多方面具有市场化的实战经验和人才储备。其他合作建设单位在碳中和产业技术领域也各自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显著的技术优势。

研究院依托我市自然资源优势与工业基础,发挥中科院所属能源所、先进院、电工所在技术与管理人才、创新组织机制、新能源技术成果及工业化领域应用等方面优势,通过整合各方现有碳中和技术领域优势科研力量,积极引进人才,形成一支在可再生能源生产、能源高效存储与转化、二氧化碳捕获与转化等碳中和关键领域的一流工程与产业化队伍,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提供科学路径、技术支撑与政策建议。研究院将始终坚持开放合作的理念,搭建开放合作平台、建立咨询智库,围绕韶关碳减排双控目标和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构建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示范和产业技术孵化机制,助推韶关成为广东碳中和重要的技术示范和产业应用基地,力争在广东省率先创建“碳达峰、碳中和先行示范区”。研究院目前已吸引包括广东省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中科院长春应化所黄埔先进材料研究院及中山明阳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中震科建(深圳)控股有限公司等一批在新材料、新能源、高新技术孵化和成果转化领域有着明显技术和产业优势的科研机构、企业前来对接,开展合作。

揭牌仪式前,出席仪式人员召开专题座谈会,围绕研究院当前和未来发展方向、推动韶关新能源技术应用及全产业链发展、加快探索资源资产价值化实现路径等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王瑞军要求,各合作建设方要尽快构建研究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形成工作合力,整合资源,充分发挥研究院技术、人才等优势,为韶关推动碳达峰、碳中和提供强大支撑。要抓紧编制韶关碳达峰、碳中和规划和行动方案,加快相关项目的谋划与布局,建立具体化的韶关低碳发展创新能力建设和市场运行机制,围绕韶关低碳发展的创新技术、政策措施、资源配置、交易体系、智库建设等,科学制定碳达峰路径和实施路线图,构建韶关经济社会可持续低碳发展模式,推动韶关在碳达峰、碳中和方面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要以兼收并蓄的原则和精神构建开放的合作生态,吸引更多研发机构、科研院所参与到研究院的建设发展中来,更好地为韶关低碳产业全产业链发展赋能,高效探索碳达峰碳中和“韶关模式”。要积极主动对接省直有关单位,争取政策、资金和项目支持,强化部门间联动,高标准做好项目落地的各项配套服务工作。

吕建成对韶关市委、市政府在研究院筹备过程中给予的支持表示感谢。他表示,韶关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在“双碳”目标背景下,前瞻谋划,积极行动,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条件。发展低碳产业离不开科技力量的支持,成立碳中和研究院将为韶关创建碳中和先行示范区,探索碳达峰、碳中和“韶关模式”提供强大的科技和智力支撑。中科院广州能源所将充分发挥科研和技术创新优势力量,积极参与研究院的建设工作,努力把研究院打造成为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的碳中和研究机构。同时,利用研究院这一平台,大力推进技术研发、科技孵化和成果转移转化,为韶关低碳能源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为韶关达成“双碳”目标作出积极的更大的贡献。

陈少荣希望,研究院成立后,各方能携手努力,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整合各方现有碳中和技术领域相关优势科研力量,组建一支从事碳中和科学与技术研究的高水平科研队伍,在韶前瞻布局支撑碳中和产业链发展的创新链,加强在可再生能源生产、能源高效存储与转化、二氧化碳捕获与转化等关键碳中和领域的研究,共同探索创建碳中和先行示范区,努力为全省乃至全国实现碳中和提供“韶关路径”和有益经验。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华旭初主持仪式,中科院深圳先进院低成本健康中心主任黄石,广州交易所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欧阳滨,广东跨元航天医学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董事张玮,甬兴证券副总裁许维鸿,中震科建(韶关)防灾减灾研究院、天津中科先进院等企业及科研机构嘉宾,市直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仪式。

最新相关

蓝昆氢能在全国首创零储能离网制氢

无需储能加持,仅靠光电就能安全制氢!5月11日,山东日照蓝昆氢能零储能离网制氢成功运行。电解制氢模块无需配备任何储能装置,仅辅助系统需少量储能(3kWh)维持断电后的安全停机操作,在绿电纯离网...

贵州产!5个9的"足氢"

4个9的足金很多人见过,但是5个9的“足氢”多数人未必见过。5月10号,六盘水氢能示范应用暨美锦华宇煤焦氢二期点火烘炉仪式将在六枝特区举行。仪式当天,西南地区首列氢燃料电池火车头...

加快实现氢能全产业链突破

4月28,国家能源局公开发布的我国首份氢能发展报告《中国氢能发展报告(2025)》显示,2024年中国氢能全年生产消费规模超3650万吨,位列世界第一。截至2024年底,全球可再生能源制氢项目累计建成产...

入局氢能源赛道,六盘水底气从何而来?

近年来,六盘水市凭借独特的资源禀赋、清晰的战略布局和扎实的产业基础,正加速抢占氢能产业发展先机。这座因煤而兴的老工业城市,为何选择氢能作为转型升级的新赛道?其背后的底气究竟源自何处?...

新能源汽车维修工短缺如何破解?

阅读提示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突破3140万辆,专业维修人才短缺问题日益凸显。技术门槛高、行业授权限制、培训成本高等因素制约人才供给,部分车主面临“买车容易修车难”的问题。专...

氢能列车在吉林落地,有新消息

吉林市氢能市域列车项目启动: 绿色交通赋能冰雪经济一、项目概况: 连接城市与雪场的绿色纽带4月29日,吉林市与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车长客”)召开专题会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