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储能新闻
太阳能光伏网

全国政协委员张振涛: 加快推进二氧化碳储能技术研发与应用

中国储能网讯:今年全国两会期间,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民进中国科学院基层委员会主委张振涛关注新型储能技术,表示应加快推进“双碳”目标下二氧化碳储能技术研发与应用。

“发展储能是长久之计,也是当务之急。”张振涛认为,新型储能技术已经成为解决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并网、电网安全调度和用户节能降碳问题的关键手段,但现有新型储能技术如锂电池、压缩空气储能、液流电池等仍面临着安全风险高、占地面积大、地理条件苛刻和投资成本较高等问题,从而导致我国储能技术产业化发展仍需克服一系列问题。目前,新型储能领域中我国具有“领跑”意义的先进技术还不多,亟需更多新型高效储能技术参与到“百花齐放”的储能市场创造价值。新型二氧化碳储能是一种新型长时大规模物理储能技术,具有储能效率高、储能密度大、占地面积小和投资成本低等优势,对实现我国复杂电力系统的低碳转型、碳减排承诺和社会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张振涛看来,现阶段二氧化碳储能技术的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首先,二氧化碳储能基础创新研究有待深入。针对二氧化碳储能系统核心技术体系理论研究不足,缺乏完善的顶层设计和底层环节支撑。二氧化碳储能在热力学循环构建理论、系统动态运行控制策略、关键设备开发和高性能材料选择等方面需要攻克的关键技术还有许多,同时在设备加工制造、系统应用等方面也存在一定实践压力。此外,二氧化碳储能技术推广受电力系统市场机制不完善等限制。我国现阶段还远未建立起成熟的竞争性电力市场运行机制,导致销售侧峰谷电价执行范围较窄,很难合理地核定出各类电力辅助服务的价格,从而造成储能系统价值和收益难以实现对接。

为此,张振涛建议,加强二氧化碳储能技术及装备基础创新研究。中科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等相关部门可以设立专项,加大科技投入,鼓励原始创新,支持二氧化碳储能技术研究开发,突破相关产业链上的瓶颈技术,降低关键核心技术成本;完善产业链布局,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完善新型储能市场运行机制,建立合理的储能长效补偿和补偿监管机制。能源主管部门可以出台包括二氧化碳储能在内的新型储能电站设计、验收标准,结合试点项目的实施情况,持续完善标准体系,建立合理的电价补偿机制,出台行之有效的补偿机制细则和具体的产业扶持政策;持续推进双碳路径上二氧化碳储能的多重角色转变。充分利用二氧化碳储能技术功能多样化、产品多样化、适用场景多样化特征,发展其在不同领域的多重利用。如二氧化碳储能压缩热和液态二氧化碳储能低温冷量综合能源供给;积极探索二氧化碳储能与其他能源系统耦合,如太阳能光、热、电、储一体化、重整法制氢与二氧化碳储能结合等新型节能技术,结合不同场景实际需求合理布局,加快多元化二氧化碳储能技术示范应用及市场化推广。

最新相关

辛集市举办氢能自行车骑行体验活动

今年4月22日是第56个世界地球日,辛集市举办“氢启未来 向‘辛’而行”氢能自行车骑行体验活动。本次活动骑行线路全长15.73公里,串联了辛集国际皮革城、清河湾公园、润泽...

氢能出海机遇探析

近年来,随着全球碳中和进程加速,氢能作为清洁能源的重要载体,在交通、工业、储能和发电等领域的需求快速增长。中国推动氢能产业技术创新、规模化发展,已形成“走出去”趋势,推动全...

连云港市首个商用加氢站运营

近日,市能源集团板桥加氢站正式启动运营,标志着我市氢能基础设施建设迈出关键一步。作为全市首个商用加氢站,项目将助力氢能重卡规模化应用,推动交通运输领域绿色转型,为“双碳”目...

成都最大氢源供给地预计8月建成

记者4月27日从青白江区获悉,该区文澜智谷中试产业基地的合成氨放空气环保治理氢能项目(简称“合成氨氢能项目”)已启动建设,预计今年8月建成。按照远期规划,投用后氢气最大产能可达3...

布局氢能!百亿化工巨头新突破

4月18日,阳煤化工发布2024年年报。2024年实现营收108.95亿元,同比下降20.01%;归母净利润亏损6.81亿元,相比2023年亏损13.66亿元大幅减亏6.85亿元。对于营收下滑的原因,阳煤化工表示,受市场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