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储能新闻
太阳能光伏网

光伏行业隐忧正逐步显现?

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光伏行业就走上了漫漫下跌路,龙头股更是屡创阶段新低。以隆基绿能为例,2022年7月1日至今,该股股价累计跌幅超50%,已然腰斩有余,甚至到现在一点止跌的迹象都未出现。

尽管各大券商机构一再强调,光伏行业前景广阔,产业链个股业绩表现也确实亮眼,但这并没有拯救低迷的股价,市场表现依旧我行我素——挨揍的总是新能源。

在此背景下,即便是信仰坚定的新能源投资者内心也难免有所动摇,光伏真的不行了吗?当然不是。

光伏行业高景气度依旧

5月5日,国家能源局公布一季度光伏发电建设运行情况。今年一季度,国内光伏新增装机并网容量“狂飙”,达33.65GW,同比增长154.8%。去年一季度数据为13.21GW。

去年,中国共新增光伏装机87.41GW。以此计算,今年一季度单季新增装机量已占了去年近四成。仅今年3月,光伏新增装机量达13.29GW,同比增长466%。

按历史经验来看,由于年末抢装等因素影响,一季度往往是光伏装机的传统淡季。而今年的一季度光伏产业不仅淡季不淡,下游需求更是大超预期。

不难预期,只要国外不添乱,今年应当又是一个光伏装机大年。而终端需求的高景气也体现了上市公司业绩里,光伏概念股一季度的业绩普遍超出市场预期。

其中,硅料、硅片企业盈利能力虽然较去年同期放缓,但仍实现了高水平增长,隆基和通威业绩表现依旧亮眼。而电池和组件企业则受益于上游硅料价格下跌,盈利能力大幅提升。

电池企业中,跨界黑马钧达股份业绩爆发,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超15倍。爱旭股份盈利能力同样得到大幅提升,一季净利润达7.02亿元,同比增长208.78%。

组件企业则迎来了量价齐升,业绩实现高速增长。其中,净利润增幅靠前的天合光能、晶澳科技、晶科能源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均超220%。

整体来看,今年一季度光伏市场开局火爆,行业需求爆发叠加产业链价格下降,推动各个环节企业利润改善,光伏企业业绩表现良好。站在当前时点,似乎很难不看好光伏。

但是持续高增长带来的并非只有积极的一面,行业隐忧正在逐步显现。

高增长背后的隐忧显现

前两年,新能源车买的如火如荼之际,就有不少投资者提出了“过度透支成长空间”的说法。来到今年,新能源车国补政策退出,新能源车销售也是持续低迷,透支成长空间的说法似乎已得到印证。

换到光伏行业,其实也是一样的道理。

本质上光伏行业的最终产品是电,电池、组件、光伏电站等等这些其实都是为了产出电。换句话说,电力的需求是光伏的终极需求,电力的供需关系是光伏终极的供需关系。

过去人们常说“谷贱伤农”,指粮价过低会使农民受到损害,而电价过低则同样会给电站带来麻烦。事实上,目前部分区域、时段的电价已经看到反映出新能源投资过剩阶段性过快的苗头。

5月1日至2日,山东电力市场现货交易中心出现连续21小时实时负电价数据,刷新了国内电力现货市场负电价持续时长纪录,也引发业内关注。

据悉,山东是第一批现货试点省份中试运行最早出现负电价的省份。转入长周期试运行后,山东也设置了负电价机制。

山东目前的电源结构,调节性电源不足,在新能源装机容量逐年增加的情况下,调峰能力挖掘殆尽。虽然去年山东第一个搞共享储能,目前在运的电化学储能在各省里容量也最大,达到了195万千瓦,但与省内飞速发展的新能源相比仍是杯水车薪。

2023年初虽然山东实行了容量分时电费收取政策,部分负荷调节到了到中午,缓解了光伏容量大发时的消纳问题,但一逢节假日,能调整的负荷也大量放假了,消纳问题就再次暴露出来。

目前,现货交易市场按供需全电量报价,但是出清的时候,是根据报价排出清顺序。当市场供大于求的时候,企业电价报的过高,排位就会靠后,面临出清不了停机的情况。发电企业如果为了持续发电,考虑到停机成本很高,就会有意报低电价,出现负电价。

虽然是电力供应的阶段性过剩导致了负电价的出现,但在此背后是过快增长的新能源装机和尚不完备的储能设备配置。

展望后市,随着新能源在电力系统中占比持续提升,现货市场中的负电价将可能常态化。但常态化并不代表着合理,长期的负电价也会使得运营方收益受影响,反过来抑制装机情绪,光伏装机高增长趋势恐难延续。

最新相关

贵州产!5个9的"足氢"

4个9的足金很多人见过,但是5个9的“足氢”多数人未必见过。5月10号,六盘水氢能示范应用暨美锦华宇煤焦氢二期点火烘炉仪式将在六枝特区举行。仪式当天,西南地区首列氢燃料电池火车头...

加快实现氢能全产业链突破

4月28,国家能源局公开发布的我国首份氢能发展报告《中国氢能发展报告(2025)》显示,2024年中国氢能全年生产消费规模超3650万吨,位列世界第一。截至2024年底,全球可再生能源制氢项目累计建成产...

入局氢能源赛道,六盘水底气从何而来?

近年来,六盘水市凭借独特的资源禀赋、清晰的战略布局和扎实的产业基础,正加速抢占氢能产业发展先机。这座因煤而兴的老工业城市,为何选择氢能作为转型升级的新赛道?其背后的底气究竟源自何处?...

新能源汽车维修工短缺如何破解?

阅读提示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突破3140万辆,专业维修人才短缺问题日益凸显。技术门槛高、行业授权限制、培训成本高等因素制约人才供给,部分车主面临“买车容易修车难”的问题。专...

氢能列车在吉林落地,有新消息

吉林市氢能市域列车项目启动: 绿色交通赋能冰雪经济一、项目概况: 连接城市与雪场的绿色纽带4月29日,吉林市与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车长客”)召开专题会议,正...

长距离大规模管道输氢之路在何方?

近期,随着国内氢能的快速发展,作为各种运输方式中较为高效且低能耗、低成本的长距离氢能管道运输逐渐被提上议事日程。虽然在国际上已有成功示范,国内也不乏相关设施建设,但输氢管道的发展并未...

中国成为全球水电解制氢领域领导者

日前,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氢能分会联合30余家氢能产业龙头企业和科研院校共同编写的《中国氢能技术发展研究报告2024》(以下简称《报告》)在北京发布。《报告》着眼于我国氢能全产业链技术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