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储能新闻
太阳能光伏网

中国电动汽车充电技术发展迅速

受访专家: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副秘书长刘永东

据《日本经济新闻》近日报道,在电动汽车充电和电池更换相关专利申请方面,中国企业的势头越来越猛。报道称,充电快速化和电池更换技术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电动汽车的便利性,是电动汽车普及的关键因素。2022年,中国纯电动汽车销量超过500万辆,其在充电基础设施方面也在提升国际竞争力。据东京一家从事专利分析公司的数据,在相关专利申请数量开始增加的2010年至2022年间,中国企业的累计申请数量为41011件,排名首位。

电动汽车电能补给方式包括传导充电、无线充电和换电,传导充电又包括直流充电和交流充电。充电时间长、充电体验差一直是全球电动汽车充电服务的痛点。为解决这一痛点,中国在电动汽车的充电技术和标准制定上投入巨大力量,取得显著成就。

——超级快充技术和标准取得新突破。2022年,经过近6年的努力,能源行业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完成了包括《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系统第1部分:通用要求》等3项ChaoJi标准的编制工作,标志着大功率充电技术和标准准备工作已经完成,超充产业链条已经具备。部分车企的大功率充电试水成功也坚定了产业化发展方向。随着充电行业的积极布局,超充将成为充电行业产业升级的突破点。2023年,超充将在高速公路沿线、特大城市、商用车等应用场景开始显现。

——换电异军突起,无线充电打开市场化大门。换电模式具有快速补能优势。2022年12月,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了《电动汽车更换用电池箱连接器通用技术要求》等4项国家标准修订计划。随着换电标准体系的建立和示范城市建设的推进,重卡换电、出租车换电、私家车换电也将进一步快速发展。在相关机构多年持续积累技术、研制标准、控制成本、争取政策空间的坚持下,具有充电便捷、安全优势以及高科技感体验的无线充电将在2023年走入市场,无线充电模块将作为高端车型的选配功能正式纳入新车销售。

面对市场规模大、城乡差异明显、车型众多等特点,中国电动汽车充换电服务体系立体化的特征日益明显,不同市场需求、不同充换电技术路线都会在细分市场中百花齐放。

作为车辆电能补给的充换电设施标准,深刻影响着汽车技术发展方向和电网运行安全,已成为各汽车强国技术竞争的焦点。近期,中国发起的ChaoJi充电技术方案正式写入下一代直流充电国际标准,标志着中国在电动汽车充电技术标准领域实现了从跟跑到领跑的重要跨越。这一重大跨越来之不易,是中国10余年不懈努力的结果。

自2010年以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组织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南瑞集团等单位,立足国内电动汽车产业需求,面向国际标准制高点,秉持开放、合作理念,联合攻关研制电动汽车充换电标准,建立起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国际领先的充换电设施标准体系,持续推进国内标准向国际标准转化,为充换电国际标准体系建设提供了中国方案。

2013年,中国在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成功立项全球首套电动汽车电池更换技术标准系列IEC 62840,是中国电动汽车国际标准零的突破,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国际标准领域第一次有了中国技术方案。2017年,中国成立了面向电动汽车充电漫游技术的标准化工作组(IEC TC69 WG9),这是国际标准领域第一个面向充换电运营领域信息技术工作组,基于中国团体标准技术方案先后制定了两项充电漫游国际标准,同期也成为了欧盟标准。

日前,由中国牵头编制的下一代电动汽车直流充电ChaoJi充电接口标准IEC PAS 63454正式出版,在世界电动汽车充换电领域下一代技术竞争中取得重大突破。与此同时,国际标准IEC PAS 61851-1-1的正式出版,标志着在中国广泛使用的交流充电接口正式写入国际标准,成为国际通行技术方案之一。随着交通电气化日益明显带来的国际标准需求变革,中国担任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化管理局系统评估组(IEC SMB SEG11)召集人,提出了电气化交通理念,推动成立了IEC可持续电气化交通规划系统委员会,规划了今后电气化交通标准技术发展方向。

10余年来,中国在电动汽车充换电领域共牵头发布了包括IEC 62840系列、IEC 63119系列、IEC TS 63066等在内的8项国际标准和一份技术报告,涵盖了电动汽车电池更换技术、交流充电技术、直流充电技术和电动汽车运营信息交互等各个重要领域,实现全面突破。中国已经成为国际电动汽车领域的重要参与者。

截至2022年底,中国新能源汽车及充换电领域标准已达228项,其中,国家标准137项,行业标准91项,涵盖基础通用、整车、关键总成、充电基础设施、接口与界面等各领域,已成为新能源汽车市场准入、财政补贴、产品质量监管、检测认证、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工作的重要依据,有效支撑了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的落地实施。其中,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作为能源行业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单位,承担着充电设施领域的标准化归口管理工作,归口管理充电设施领域标准近100项。

中国电动汽车充电技术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国家政策的积极助力。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出台了关于印发《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2015-2020年)》的通知。为促进充电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2022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0部门联合印发意见《关于进一步提升充电设施服务保障能力的实施意见》,明确到“十四五”末,中国将形成适度超前、布局均衡、智能高效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能够满足超过2000万辆电动汽车充电需求。

未来,中国电动汽车充电技术的几个发展趋势值得关注:一是大功率充电技术向兆瓦级方向发展,大功率模块技术创新的重要性凸显;二是无线充电技术在普及性、安全性、标准化等方面不断突破;三是换电技术需要重点解决兼容性、互换性和商业化等难点问题;四是车网互动技术需要加快完善智能有序充电相关标准,完善配套政策机制和建设运营模式,在2025年实现重点区域应用和参与电力交易的试点并率先在重点区域实现V2G商用试点。

最新相关

蓝昆氢能在全国首创零储能离网制氢

无需储能加持,仅靠光电就能安全制氢!5月11日,山东日照蓝昆氢能零储能离网制氢成功运行。电解制氢模块无需配备任何储能装置,仅辅助系统需少量储能(3kWh)维持断电后的安全停机操作,在绿电纯离网...

贵州产!5个9的"足氢"

4个9的足金很多人见过,但是5个9的“足氢”多数人未必见过。5月10号,六盘水氢能示范应用暨美锦华宇煤焦氢二期点火烘炉仪式将在六枝特区举行。仪式当天,西南地区首列氢燃料电池火车头...

加快实现氢能全产业链突破

4月28,国家能源局公开发布的我国首份氢能发展报告《中国氢能发展报告(2025)》显示,2024年中国氢能全年生产消费规模超3650万吨,位列世界第一。截至2024年底,全球可再生能源制氢项目累计建成产...

入局氢能源赛道,六盘水底气从何而来?

近年来,六盘水市凭借独特的资源禀赋、清晰的战略布局和扎实的产业基础,正加速抢占氢能产业发展先机。这座因煤而兴的老工业城市,为何选择氢能作为转型升级的新赛道?其背后的底气究竟源自何处?...

新能源汽车维修工短缺如何破解?

阅读提示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突破3140万辆,专业维修人才短缺问题日益凸显。技术门槛高、行业授权限制、培训成本高等因素制约人才供给,部分车主面临“买车容易修车难”的问题。专...

氢能列车在吉林落地,有新消息

吉林市氢能市域列车项目启动: 绿色交通赋能冰雪经济一、项目概况: 连接城市与雪场的绿色纽带4月29日,吉林市与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车长客”)召开专题会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