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储能新闻
太阳能光伏网

服务国家双碳战略目标,中氢源安探索氢能应用新场景

7月10日-16日是我国第33个全国节能宣传周,全国各地围绕“节能降碳,你我同行”主题,倡导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推动形成勤俭节约、合理用能的社会新风尚。

近年来,随着“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的持续推进,我国在调整产业结构、布局产业新赛道、建设绿色制造体系等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特别是构建新型能源体系方面,以风力、光伏发电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与以氢能源为代表的零碳能源,都进入了注重增长速度、强调生产规模的关键阶段。其中,氢能与储能作为我国能源战略未来六大前瞻谋划产业之一,已被列入“十四五”规划纲要当中。
近期,在2023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大会暨展览会上,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一级巡视员苗长兴表示,我国坚持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道路,高度重视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部署技术研发氢燃料体系建设等任务。同时,进一步强化产业链上下游协同,促进整车的研发和产业化应用;落实科技合作,围绕氢能燃料电池的研发设计、贸易投资、标准制定等领域,深化交流合作,营造开放、透明、包容的发展环境。
探索氢能应用新场景
作为致力于安全氢储运创新型科技企业,中氢源安(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安全有机液储运氢技术可以在常温常压状态下,将氢能从气态能源转化为液态能源,助力氢能在建筑、交通、工业等领域实现大规模、高安全、低成本的广泛运用。

氢能的利用可以产生水和热能,不会产生任何二氧化碳排放。因此,氢能具有显著的节能降碳效应。氢能的广泛应用可以有效地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并推动实现清洁能源转型。然而,还需要解决氢能的生产、储存、分配和使用等方面的技术和设施问题,以实现氢能在节能降碳方面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公司成立至今,不仅完全自主定制开发了储放氢设备、智能储液箱、燃料电池等核心设备,解决了储运氢的规模化问题,同时与北京热力集团合作开展的首个纯氢供热项目,成功在北京市石景山区投入使用,为氢能在未来城市能源系统中的应用前景提供良好例证。
未来,中氢源安将依托安全有机液储运氢技术重点研发车载供氢动力系统、有机液燃料电池等,为交通领域氢能的利用提供更安全、更高效的储运和应用方式。同时聚焦技术和产品创新,推动氢能产业发展步伐更加稳健,为氢能产业变革升级集聚更强大的动能。

最新相关

蓝昆氢能在全国首创零储能离网制氢

无需储能加持,仅靠光电就能安全制氢!5月11日,山东日照蓝昆氢能零储能离网制氢成功运行。电解制氢模块无需配备任何储能装置,仅辅助系统需少量储能(3kWh)维持断电后的安全停机操作,在绿电纯离网...

贵州产!5个9的"足氢"

4个9的足金很多人见过,但是5个9的“足氢”多数人未必见过。5月10号,六盘水氢能示范应用暨美锦华宇煤焦氢二期点火烘炉仪式将在六枝特区举行。仪式当天,西南地区首列氢燃料电池火车头...

加快实现氢能全产业链突破

4月28,国家能源局公开发布的我国首份氢能发展报告《中国氢能发展报告(2025)》显示,2024年中国氢能全年生产消费规模超3650万吨,位列世界第一。截至2024年底,全球可再生能源制氢项目累计建成产...

入局氢能源赛道,六盘水底气从何而来?

近年来,六盘水市凭借独特的资源禀赋、清晰的战略布局和扎实的产业基础,正加速抢占氢能产业发展先机。这座因煤而兴的老工业城市,为何选择氢能作为转型升级的新赛道?其背后的底气究竟源自何处?...

新能源汽车维修工短缺如何破解?

阅读提示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突破3140万辆,专业维修人才短缺问题日益凸显。技术门槛高、行业授权限制、培训成本高等因素制约人才供给,部分车主面临“买车容易修车难”的问题。专...

氢能列车在吉林落地,有新消息

吉林市氢能市域列车项目启动: 绿色交通赋能冰雪经济一、项目概况: 连接城市与雪场的绿色纽带4月29日,吉林市与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车长客”)召开专题会议,正...

长距离大规模管道输氢之路在何方?

近期,随着国内氢能的快速发展,作为各种运输方式中较为高效且低能耗、低成本的长距离氢能管道运输逐渐被提上议事日程。虽然在国际上已有成功示范,国内也不乏相关设施建设,但输氢管道的发展并未...

中国成为全球水电解制氢领域领导者

日前,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氢能分会联合30余家氢能产业龙头企业和科研院校共同编写的《中国氢能技术发展研究报告2024》(以下简称《报告》)在北京发布。《报告》着眼于我国氢能全产业链技术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