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储能新闻
太阳能光伏网

未来可达36GWh!储能行业未来5年的风向标会是它么?

目前,全球对于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已经取得了重大突破,然而,该领域仍存在着一些挑战,例如太阳能、风能本身的随机性、间歇性和波动性,给供电可靠性带来一定程度的限制。因此,为了提高可再生能源供电的可靠性,储能技术成为了不可或缺的必要环节。而在众多储能技术中,全钒液流电池正日渐崭露头角,备受关注。

尽管2022年底全球新型储能累计装机仅有0.6%为液流储能项目,但有专家依然坚信:全钒液流电池有望成为未来5年储能行业的风向标。

全钒液流电池是一种以钒(V)的V3+/V2+氧化还原电对的钒离子溶液作为活性物质,并将其储存在储液罐内,作为负极的储能技术。相比传统储能技术,全钒液流电池具有诸多优势。首先,它具有较高的安全性,电解液为钒离子的酸性水溶液,在常温常压下运行,不存在热失控风险,且不发生热累积,具有本征安全性。其次,全钒液流电池拥有长寿命和低衰减特点,电极材料不参与电化学反应,电解质溶液平行流过电极表面并发生电化学反应,容量衰减可以通过低成本的手段进行恢复。在实际应用中,已有全钒液流电池运行超过9年,效率和容量均未见衰减的案例。此外,全钒液流电池具有响应速度快、储能上限高且可控等优势,为电力系统提供了多时间尺度、全过程的调控能力。

更重要的是,我国是钒金属生产与消费大国,资源自主可控。根据统计数据估算,2021年底我国钒储量规模约为950万吨,占全球储量中的40%,2021年国内钒产量达到7.3万吨,占全球产量的2/3,因此无论是从储量还是产能的角度出发,我国对钒资源均有较强的掌控能力。此外,钒电解液可长期循环使用或回收再利用,因此,我国的钒资源可充分支持全钒液流电池的大规模发展。

目前全钒液流电池已经进入商业化初期。根据《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到2025年,新型储能将由商业化初期步入规模化发展阶段,其中液流电池作为核心技术之一受到重点推广。政策的推动下,液流电池的渗透率不断提升,预计到2025年,国内钒电池市场渗透率有望达到15%,装机功率将达到9GW,装机容量将达到36GWh以上。

然而,全钒液流电池在未来5年的发展之路仍面临一些挑战。首先,技术成本费用较高,限制了其大规模应用。其次,技术生产技术尚未稳定,钒液流电池还存在电解液、离子交换膜等至关重要材料的牵制。这些挑战需要在未来的发展中不断攻克,以实现全钒液流电池的真正全面的商业化应用。

综上,NE-SALON认为,全钒液流电池凭借其独特的优势和潜力,有望成为未来5年储能行业的风向标。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政策的支持,相信全钒液流电池将在能源储存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应用和普及做出积极贡献。虽然在发展过程中还面临一些挑战,但不管怎么说,全钒液流电池值得我们期待!来源:NE-SALON新能荟G

声明:本公众号原创文章欢迎规范转载,转载时禁止对文章内容进行任何改动,并请务必按如下格式标注来源和作者【来源:NE-SALON新能荟;作者:???】,本公众号保留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的权利。

原文标题:未来可达36GWh!储能行业未来5年的风向标会是它么?

最新相关

辛集市举办氢能自行车骑行体验活动

今年4月22日是第56个世界地球日,辛集市举办“氢启未来 向‘辛’而行”氢能自行车骑行体验活动。本次活动骑行线路全长15.73公里,串联了辛集国际皮革城、清河湾公园、润泽...

氢能出海机遇探析

近年来,随着全球碳中和进程加速,氢能作为清洁能源的重要载体,在交通、工业、储能和发电等领域的需求快速增长。中国推动氢能产业技术创新、规模化发展,已形成“走出去”趋势,推动全...

连云港市首个商用加氢站运营

近日,市能源集团板桥加氢站正式启动运营,标志着我市氢能基础设施建设迈出关键一步。作为全市首个商用加氢站,项目将助力氢能重卡规模化应用,推动交通运输领域绿色转型,为“双碳”目...

成都最大氢源供给地预计8月建成

记者4月27日从青白江区获悉,该区文澜智谷中试产业基地的合成氨放空气环保治理氢能项目(简称“合成氨氢能项目”)已启动建设,预计今年8月建成。按照远期规划,投用后氢气最大产能可达3...

布局氢能!百亿化工巨头新突破

4月18日,阳煤化工发布2024年年报。2024年实现营收108.95亿元,同比下降20.01%;归母净利润亏损6.81亿元,相比2023年亏损13.66亿元大幅减亏6.85亿元。对于营收下滑的原因,阳煤化工表示,受市场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