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储能新闻
太阳能光伏网

手握2000亿,宁德时代为何还要赴港上市?

撰文|大蔚

编辑|凯旋

11月22日,有市场消息称,全球电池第一大厂商宁德时代正考虑在香港上市。目前宁德时代已与财务顾问就潜在上市事宜进行了内部和外部讨论,最早可能于明年上市,本次资本动作或由中信建投、中金公司、高盛和瑞银牵头进行。上述券商曾是宁德时代全球存托凭证的主承销商,也负责筹备宁德时代去年450亿元人民币的A股配股活动。

如果本次赴港上市顺利进行,宁德时代将成为国内第一个同时在A股和港股上市的动力电池公司。

值得一提的是,宁德时代今年曾被曝计划在瑞士发行全球存托凭证(GDR),筹集至少50亿美元,最早5月登陆瑞交所,但目前该计划已搁浅。

GDR受阻

所谓全球存托凭证(GDR),是指由存托人签发,以上交所、深交所上市公司的股票为基础证券,在规定海外交易所发行并上市,代表该基础证券权益的证券。每份GDR的面值,将根据所发行的GDR与基础证券A股股票转换率确定。

2021年2月,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境内外证券交易所互联互通存托凭证业务监管规定》,倡导A股公司到瑞士、英国、德国发行GDR,进行上市交易。7月,中国证监会宣布中瑞证券市场互联互通存托凭证业务正式开通。同年,国轩高科欣旺达都成功在瑞士证券交易所上市,募集资金分别为6.85亿美元、4.40亿美元。

或许是看到竞争对手的海外上市,出于海外业务扩张的考虑,今年2月,据彭博社报道称,宁德时代曾经考虑在瑞士发行全球存托凭证(GDR),计划筹集50亿至60亿美元的资金,最早5月登陆瑞交所。

然而3月份,监管机构暂停了对GDR的批准,宁德时代的GDR计划不得不被推迟。

业内人士认为,原因或许在于监管机构担心宁德时代计划发行的债券规模将给A股市场带来压力。与此同时,港交所新数字IPO平台更高的效率,和监管机构的审批风向,都在暗示港股更适合中国企业获取海外资本。

彭博行业研究分析师SharnieWong预计,中国香港的首次公开募股(IPO)将在明年出现反弹。她在10月份的一份报告中写道:“中国香港在大型IPO方面的声誉可能很快就会重振,一些事态的发展暗示着期待已久的复兴。”

所以,宁德时代考虑在香港上市是对当前监管环境和市场状况的战略性应对,此举可以使其在符合监管要求的同时,更接近海外资本。

从行业角度来说,目前在香港已经上市的有国内电池装车量排名第三的中创新航,去年10月以发行价38港元/股登陆港交所,目前市值326亿港元。镍王青山控股旗下子公司瑞浦兰钧也即将登录港股,计划发行不超过8.283亿股普通股。锂电产业链企业中,天齐锂业赣锋锂业、紫金矿业等锂矿巨头公司均已实现“A+H”上市。

不缺钱的宁王为何谋求港股上市?

和一般公司因资金需求寻求上市输血不同,“日赚一亿”的宁德时代并不缺钱,截至第三季度末,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2071.25亿元。

韩国研究机构SNE Research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8月,宁德时代以36.9%的市场份额位居全球第一。今年前三季度,宁德时代营收同比增长40.1%,达到2946亿元,同期净利润达311亿元,同比增长77.05%,已超过去年全年的307亿元。

“财大气粗”的宁德时代近期斥资近2亿元首次回购公司股份。公告显示,宁德时代通过集中竞价回购104.31万股股份,占当前总股本的0.0237%,最高成交价为181.16元/股,最低成交价为179.53元/股,成交总金额为1.88亿元。

那么,宁德时代为何还要谋求港股上市呢?媒体分析称,在香港上市将使宁德时代能够在中国监管机构严格控制国内IPO和后续发行速度和规模的背景下,获得海外市场的资金。通过“A+H”方式,可以使公司充分利用国际和国内两个资本市场的优势,拓展公司的后续融资渠道及方式。

尤其在当前的产业背景下,动力电池行业进入新一轮残酷的产业竞争和洗牌周期,产能扩张、研发比拼日益激烈,TOP10电池厂竞相追赶。宁德时代通过高研发投入、提升造血与融资力度、加快国际化与一体化布局等手段提升整体竞争实力,以稳固全球动力电池龙头的宝座。而这些,都需大量的“粮草”支撑。

与此同时,宁德时代在海外市场的大规模产能落地,亟需资金支持。其目前已在海外布局了两座电池工厂,分别位于德国和匈牙利,其中匈牙利工厂的投资额超过500亿元。宁德时代与Stellantis集团还在11月21日签署战略谅解备忘录,探讨以对等模式成立一家合资企业,用于在欧洲合作建造一座新的电池工厂。随着欧洲成为宁德时代继国内之后的第二大市场,宁德时代肯定会推进其在欧洲本地化生产、研发和服务的能力。

通过在香港上市,宁德时代可推动进一步国际化布局,有助引进国际策略性投资者,深入国际市场,提升国际知名度与声誉。

增速放缓

作为动力电池的龙头老大,宁德时代2023年前三季度的发展又上一层楼。

据宁德时代三季报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946.8亿元,同比增长40.1%,归母净利润311.5亿元,同比增长77.1%,大幅领先2023年A股平均增长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第三季度的归母利润相比第二季度(108.95亿元),环比下跌4.2%;同时,当季净利同比增速(10.66%)相比二季度(63.22%)和去年同期(188.42%),都有大幅放缓。这意味着,宁德时代结束了前两年同期营收、净利均实现100%以上的高增长态势。

对于净利环比下降,业界普遍认为,主要是目前新能源汽车和动力电池行业竞争激烈,尤其是二线动力电池厂商纷纷以低价吸引客户,迫使宁德时代不得不让利销售,以至于净利出现下滑。

同时,海外市场份额的增长,受汇率波动影响,也或是宁德时代净利环比下滑的原因之一。

今年宁德时代动力电池在中国以外地区放量明显。据全球知名电池业研究机构SNE数据显示,宁德时代2023年1-8月海外动力电池市占率达27.7%,比去年同期提升6.9%。其中,欧洲市场市占率更达到了35%,同比提升8%,远超市场预期。在海外,宁德时代目前已与特斯拉、宝马、戴姆勒、Stellantis、沃尔沃、福特、丰田、现代、本田、起亚等车企深化全球合作。

但在中国地区,宁德时代的市场份额正被其他竞争对手瓜分。

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数据,今年比亚迪已超越宁德时代成为碳酸铁锂动力电池装车量市场占有率第一。从整个动力电池市场来看,今年1-10月,宁德时代动力电池累计装车量为126.08Gwh,市场占比为42.76%,而去年同期其市占率为47.62%。9月份,宁德时代装车辆一度跌破40%,创17个月新低。第二位的比亚迪以9.83 GWh的装车量位列第二,市场份额已上升至27%。此外,中创新航、亿纬锂能、国轩高科、蜂巢能源、欣旺达等第二梯队厂商也正在穷追不舍。

不过,作为全球最大的锂离子电池制造商,竞争对手要想颠覆这个地位,也并不是那么容易。手握业界领先的复合集流体、超高能量密度的凝聚态电池、在磷酸铁锂材料上实现4C超充的神行超充电池、全新的正极材料配方、耐低温电解质等先进技术及产品,宁德时代依然“抗打”。如果能够实现A+H股上市,则如虎添翼,对于宁德时代国际化起到巨大推动作用。

——END——

原文标题:手握2000亿,宁德时代为何还要赴港上市?

最新相关

氢能列车在吉林落地,有新消息

吉林市氢能市域列车项目启动: 绿色交通赋能冰雪经济一、项目概况: 连接城市与雪场的绿色纽带4月29日,吉林市与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车长客”)召开专题会议,正...

长距离大规模管道输氢之路在何方?

近期,随着国内氢能的快速发展,作为各种运输方式中较为高效且低能耗、低成本的长距离氢能管道运输逐渐被提上议事日程。虽然在国际上已有成功示范,国内也不乏相关设施建设,但输氢管道的发展并未...

中国成为全球水电解制氢领域领导者

日前,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氢能分会联合30余家氢能产业龙头企业和科研院校共同编写的《中国氢能技术发展研究报告2024》(以下简称《报告》)在北京发布。《报告》着眼于我国氢能全产业链技术发展...

辛集市举办氢能自行车骑行体验活动

今年4月22日是第56个世界地球日,辛集市举办“氢启未来 向‘辛’而行”氢能自行车骑行体验活动。本次活动骑行线路全长15.73公里,串联了辛集国际皮革城、清河湾公园、润泽...

氢能出海机遇探析

近年来,随着全球碳中和进程加速,氢能作为清洁能源的重要载体,在交通、工业、储能和发电等领域的需求快速增长。中国推动氢能产业技术创新、规模化发展,已形成“走出去”趋势,推动全...

连云港市首个商用加氢站运营

近日,市能源集团板桥加氢站正式启动运营,标志着我市氢能基础设施建设迈出关键一步。作为全市首个商用加氢站,项目将助力氢能重卡规模化应用,推动交通运输领域绿色转型,为“双碳”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