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储能新闻
太阳能光伏网

擦亮广州氢能金字招牌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讯穗发宣、记者皮泽红报道12月6日,由广州市人民政府、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指导的第二届粤港澳大湾区(广州)氢能产业大会暨首届广州新型储能产业大会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成功举办。本次大会以“氢启无限储创未来”为主题,汇聚了氢能和新型储能行业众多精英,以多元化的视角和解读,紧扣能源发展改革要求,共同探讨氢能和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素。

第二届粤港澳大湾区(广州)氢能产业大会暨首届广州新型储能产业大会是广州市持续推动氢能和新型储能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举措,积极打造广州市氢能和新型储能产业品牌,充分展示粤港澳大湾区氢能产业和新型储能产业的发展成果。

首次发布:拓展广东新型储能应用新机遇

本次大会上,由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组织广东省新型储能重大应用场景机会清单首次发布,围绕电网侧、用户侧、发电侧3个环节的场景共30个,其中广州市的广东省新型储能创新中心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基地、金融城冰蓄冷集中供冷、黄埔区恒运热电“抽汽蓄能”示范、中新知识城“飞轮+电化学”储能示范等一批项目纳入清单,干货满满,扩大我市新型储能和氢能产业在全省的影响力。此前,广州市出台了《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动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目前正进一步研究制定关于支持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对获得国家、省发展改革部门认定的创新载体、试点示范项目给予奖励,对科技含量高、带动效应强的新型储能重大项目按照“一事一议”的方式给予支持,带动一批新型储能项目在广州落地。此次会议安排了对广州市加氢站建设选址指南的首次解读,按照广州市氢能产业总体目标和布局,推进加氢站选址建设,推动社会资本投资氢能和新型储能项目。

首套首条:擦亮广州氢能金字招牌

本次大会首次实现了地方氢能行业协会的联动,12个省区市的氢能行业协会签订了合作发展协议,共同推动全国氢能产业发展。广州市首家氢燃料电池产业创新联合体推出了首台套国产化氢燃料电池系统“领航一号”、氢燃料电池汽车整车,启动了京广港澳高速首段粤赣(广州-韶关-赣州)跨省氢长廊的首发仪式。其中,跨省氢长廊采用广东云韬氢能科技有限公司牵头广州市氢燃料电池产业创新联合体“领航1号”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作为动力输出的49吨牵引车,依托广州黄埔港、白云货运站场、韶关钢铁、江西省海螺水泥(22.110, -0.16, -0.72%)等企业日常物流运输场景,以宝氢科技有限公司制氢加氢设施为支点,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对外跨省氢走廊,加速氢燃料电池物流车跨区域推广应用,逐步形成“制、储、运、加、用”等氢能全产业链业务平台,实现氢燃料电池汽车与氢能供给产业链双向协同发展。

开门问道:院士大咖把脉产业发展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张晓强在本次大会发表致辞,担任广州市氢能专家委员会主任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李灿,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讲席教授赵天寿等院士专家出席大会,对广州市氢能和新型储能产业把脉。来自全国各地近500位氢能和储能产业专家学者、企业家,通过研讨会、企业家高端对话、细分领域专题报告等形式共同探索广州市氢能和新型储能产业的创新路径,现场研讨氛围浓厚、讨论热烈,合力推动政策支持与合作机制的建立与完善,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氢能和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李灿院士表示,对广州市有关方面举办本次产业大会表示热烈的祝贺,各位专家、企业代表围绕氢能及新型储能行业关键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进行深入讨论,共同探索广州市氢能和新型储能产业的创新路径,做法很好,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广东省、广州市定能够把氢能和新型储能产业打造成为更加具有国际竞争力、影响力的现代化产业集群,预祝圆满成功。

人才引领:打造氢能与新型储能人才高地

为有效集聚广州市新型储能与氢能人才,吸引国内外优秀新型储能与氢能人才,由广州发展集团、广州储能集团、广东云韬氢能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市氢能和综合智慧能源产业发展联合会等单位发起成立了广州市新型储能与氢能人才联合会,业务主管单位为广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会长单位为广州发展集团,目前约有会员单位50家,助力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广东云韬氢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强表示,广州市新型储能与氢能人才联合会的揭牌成立,将为广州市氢能和新型储能产业搭建起了新平台,可吸取更多优秀人才集聚,建立起产业、人才与政府部门的沟通桥梁。

广而无限:重大项目签订展现投资活力

此次大会精彩纷呈,氛围热烈活跃,得到了业界企业的热烈反应和大力支持,35个具有代表性的企业项目举行了现场签约,如,白云区政府与三一集团有限公司签署了氢能战略合作协议,荔湾区政府与北京亿华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投资协议推动在穗设立区域总部,广汽日野公司与广东原锋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广东云韬氢能科技有限公司等签署了广汽集团物流体系1500台氢能物流用车战略合作协议,这些都充分展示了广州市氢能产业发展新成果,引领粤港澳大湾区氢能产业发展新趋势。

最新相关

蓝昆氢能在全国首创零储能离网制氢

无需储能加持,仅靠光电就能安全制氢!5月11日,山东日照蓝昆氢能零储能离网制氢成功运行。电解制氢模块无需配备任何储能装置,仅辅助系统需少量储能(3kWh)维持断电后的安全停机操作,在绿电纯离网...

贵州产!5个9的"足氢"

4个9的足金很多人见过,但是5个9的“足氢”多数人未必见过。5月10号,六盘水氢能示范应用暨美锦华宇煤焦氢二期点火烘炉仪式将在六枝特区举行。仪式当天,西南地区首列氢燃料电池火车头...

加快实现氢能全产业链突破

4月28,国家能源局公开发布的我国首份氢能发展报告《中国氢能发展报告(2025)》显示,2024年中国氢能全年生产消费规模超3650万吨,位列世界第一。截至2024年底,全球可再生能源制氢项目累计建成产...

入局氢能源赛道,六盘水底气从何而来?

近年来,六盘水市凭借独特的资源禀赋、清晰的战略布局和扎实的产业基础,正加速抢占氢能产业发展先机。这座因煤而兴的老工业城市,为何选择氢能作为转型升级的新赛道?其背后的底气究竟源自何处?...

新能源汽车维修工短缺如何破解?

阅读提示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突破3140万辆,专业维修人才短缺问题日益凸显。技术门槛高、行业授权限制、培训成本高等因素制约人才供给,部分车主面临“买车容易修车难”的问题。专...

氢能列车在吉林落地,有新消息

吉林市氢能市域列车项目启动: 绿色交通赋能冰雪经济一、项目概况: 连接城市与雪场的绿色纽带4月29日,吉林市与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车长客”)召开专题会议,正...

长距离大规模管道输氢之路在何方?

近期,随着国内氢能的快速发展,作为各种运输方式中较为高效且低能耗、低成本的长距离氢能管道运输逐渐被提上议事日程。虽然在国际上已有成功示范,国内也不乏相关设施建设,但输氢管道的发展并未...

中国成为全球水电解制氢领域领导者

日前,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氢能分会联合30余家氢能产业龙头企业和科研院校共同编写的《中国氢能技术发展研究报告2024》(以下简称《报告》)在北京发布。《报告》着眼于我国氢能全产业链技术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