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储能新闻
太阳能光伏网

不干了,中石化甩卖内蒙绿氢公司

“国资委指定的氢产业链的链长”中石化正在北京产权交易所启动中石化新星内蒙古绿氢新能源有限公司100%股权的拍卖程序,起拍价为7408万元人民币,价款支付方式要求一次性支付,同时需要缴纳保证金2222.4万元。

交易所网站信息显示,中石化新星内蒙古绿氢新能源有限公司是因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乌审旗风光融合绿氢化工示范项目而成立的独立法人企业,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乌审旗风光融合绿氢化工示范项目主要建设风力发电44.95万千瓦、光伏发电27万千瓦,制氢3万吨/年,本项目已累计投入资金约1.34亿元,根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标的企业股权转让后,需要在2025年6月前提供不低于48亿元持续资金投入。

该公司目前的资产总额为1.3233亿元,所有者权益为6986.61万元,但营业收入为零,负债总额为6247万。

在交易所披露的信息里,中石化对交易条件与受让方资格条件进行了严格的要求,尤其是在资金要求上。

在与转让相关的其他条件中,中石化明确地提到:“意向受让方在递交受让申请时,要对以下事项进行书面承诺:(4)本方同意本次股权转让后继续支持内蒙古鄂尔多斯风光制氢一体化项目建设,需要在2025年6月前提供总计不低于48亿元人民币的资金支持。(6)本方同意本次股权转让后继续负责标的企业就内蒙古鄂尔多斯风光制氢一体化项目与当地政府部门进行林草用地、项目建设用地等手续办理。(7)本方同意本次股权转让后的六个月内完成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乌审旗风光融合绿氢化工示范项目(含二期)在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备案主体的变更。”

涉及两大超级项目2022年12月23日,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发布《关于实施鄂尔多斯市乌审旗风光融合绿氢化工示范项目二期和乌兰察布10万吨年风光制氢一体化示范项目的通知》,通知明确,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由中石化新星内蒙古绿氢新能源公司实施鄂尔多斯市乌审旗风光融合绿氢化工示范项目二期、乌兰察布10万吨年风光制氢一体化示范项目。

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

(一)鄂尔多斯市乌审旗风光融合绿氢化工示范项目二期。并网型,新能源建设规模40万千瓦(全部为风电),制氢能力2万吨/年,氢气用于中天合创烯烃绿氢替代,配建储氢能力21.6万吨,项目投资业主为中石化新星内蒙古绿氢新能源公司,计划总投资30亿元,开工时间2023年6月,投产时间2024年6月。

(二)乌兰察布10万吨年风光制氢一体化示范项目。并网型,新能源建设规模254.6万千瓦(其中风电174.2万千瓦、光伏80.4万千瓦),制氢能力10万吨/年,氢气通过长输管道送至燕山石化,项目投资业主为中石化新星内蒙古绿氢新能源公司,计划总投资205亿元,开工时间2023年12月,投产时间2027年6月。

这两个项目受到了当地政府的极大重视。

视知产研院在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乌审旗、以及乌兰察布市人民政府的官网上披露的重大建设项目清单中搜索到了多个与这两个绿氢项目施工相关的信息。

首先看鄂尔多斯市乌审旗风光融合绿氢化工示范项目。

据中石化新闻网,鄂尔多斯市乌审旗风光融合绿氢化工示范项目是中国石化首个集风能、光伏发电于一体的绿氢生产-利用全流程项目,同时还是目前全球最大绿氢耦合煤化工项目。

视知产研院发现,“中石化新星内蒙古绿氢新能源有限公司鄂尔多斯市乌审旗风光融合绿氢化工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还荣获中国工程咨询协会公布的2022年度全国优秀工程咨询成果奖一等奖。

全国优秀工程咨询成果奖是国内工程咨询行业的最高奖项,每两年组织评选一次,获此殊荣的项目代表了行业内最高水平和发展方向。

据中石化官网介绍,该项目产出的绿氢和绿氧将由管道就近输送至中天合创鄂尔多斯煤炭深加工示范项目,替代部分煤制氢,达到降碳减碳目的,有效推动传统合成材料化工产业与氢能产业一体化融合发展,助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拓展化工原料来源途径。

实际上,这个项目早在2021年便开始启动了,项目共分为两期。

2021年7月22日,鄂尔多斯市乌审旗风光融合绿氢化工示范项目列入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2021年度风光制氢一体化示范项目清单,一期项目投资25.8亿元。

项目一期的建设内容为新建风电49.5MW、光伏270MW、电解水制氢1万吨/年。项目选址范围位于乌审旗乌审召镇,制氢厂选址位于苏里格经济开发区图克工业园区内。包括风力发电工程、光伏发电工程和电解水制氢储氢工程三部分,风电和升压站用地38.25亩,光伏用地约9000亩,制氢厂用地363亩。

2022年8月28日,鄂尔多斯市乌审旗风光融合绿氢化工示范项目开工。

2022年12月22日,鄂尔多斯市乌审旗风光融合绿氢化工示范项目二期项目获得批复,二期项目投资30亿元。二期项目是在一期项目(1万吨/年)基础上新建规模为2万吨/年风光一体化制氢,建设风力发电400MW,拟规划用地145亩。与此同时,配建储氢能力21.6万吨。

2023年2月16日,中国石化风光融合绿氢化工示范项目正式在鄂尔多斯乌审旗开工。《鄂尔多斯日报》的消息显示,该项目总投资57亿元,预计2024年建成投产,是自治区春节后第一个开工的重大项目。

这一项目似乎进展并不顺利。

视知产研院发现,2023年8月14日,乌审旗人民政府官网上发布了关于十六届乌审旗委第四轮专项巡察整改情况的通报。在乌审旗委巡察组向能源局党组反馈的巡察意见中,提到:“推动新能源跃升发展还不够有力。新能源产业整体示范带动力不强,协调解决新能源在建、待建项目,加快推动项目建设进度力度不够。如:已建成项目规模较小,已批复在建的风光融合绿氢化工示范项目一期、二期,在新能源跃升发展中发挥作用还不够明显。”

同时,整改措施中提到要“加大已批复新能源项目调度力度,帮助企业解决困难,推动风光融合化工示范项目二期风力发电取得核准批复。”

拍卖文件中提到的另一个绿氢大项目乌兰察布10万吨年风光制氢一体化示范项目。乌兰察布市人民政府官网信息显示,该项目最引人关注的是将配套建设一条氢气长输管道,管道的年吞吐量为10万吨氢气,由中石化旗下的油服上市公司石化油服承担管道的建设。

绿氢通过约1132公里长输管道送至燕山石化、天津石化、石家庄炼化,用于部分替代现有以天然气为原料生产的灰氢。同时,还可为输氢管道沿线和京津冀地区的氢气用户提供交通用氢。项目投产后,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72.8万吨。项目一期总投资298亿元(含税),建设内容主要包括风力发电、光伏发电、输变电、制氢厂、长输管道等。

据悉,该工程是目前国内距离最长、输氢规模最大的氢气管道输送工程,也是氢能产业规划落地的重要支撑性项目。

绿氢项目低利用率曾惹争议去年年底,中石化的新疆库车建设的全球最大绿氢项目曾经惹起争议。

新疆库车绿氢示范项目位于新疆阿克苏地区,是中国石化打造中国第一氢能公司的重点绿氢示范工程。该项目于2023年6月投产,标志着我国首个万吨级绿氢规模化工业应用实现零的突破。同时,全球已投产的项目中,仅有新疆库车绿氢项目电解槽规模达到260兆瓦,成为已建成的最大的绿色制氢设施。

然而,2023年12月11日,研究机构彭博新能源财经(BNEF)向Hydrogen Insight表示,位于新疆的中石化260兆瓦库车工厂的运营容量还不到其装机容量的三分之一。也就是说,该绿氢项目的产能利用率甚至不足30%。

BNEF分析师表示,该项目的碱性电解槽制造商都承诺其电解系统标称产量的30-100%的运行范围。换句话说,如果进入系统的可再生能源量导致产量低于其最大产量的30%,机器将停止释放氢气。

“所有这些电解器在30%的工作点测试中均失败,实际工作范围可能比50-100%更窄。因此,安全问题将限制运营范围。(库车项目)本已不佳的经济效益可能会变得更糟。”

作为回应,2023年12月25日,中石化新闻办对外发布新闻通稿称:“库车绿氢项目自6月30日顺利产氢以来,截至12月21日,项目已平稳运行4200小时,累计向用户端塔河炼化输送绿氢2236万方。随着塔河炼化生产装置完成扩能改造,绿氢输送量将逐渐增加,预计到2025年四季度,输氢量将达到2万吨/年。”

尽管中石化新闻办回避了外界关心的产能利用率问题,但中石化新闻办公布的数字暴露出更多细节——该项目截至12月21日的实际产能利用率仅为约20%。几周后,中石化承认,库车的问题要到2025年底才能完全解决。

回到开头的两个项目,在《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关于实施鄂尔多斯市乌审旗风光融合绿氢化工示范项目二期和乌兰察布10万吨年风光制氢一体化示范项目的通知》中,明确要求,示范项目严格按照批复内容组织实施,投资主体不得擅自增加或变更建设内容,建设期内及正式投产后五年内,不得以出卖股权、资产租赁、分包、转包等任何方式实质性变更投资主体。

谁来接盘,两大项目能否顺利实施,让我们拭目以待。

最新相关

长距离大规模管道输氢之路在何方?

近期,随着国内氢能的快速发展,作为各种运输方式中较为高效且低能耗、低成本的长距离氢能管道运输逐渐被提上议事日程。虽然在国际上已有成功示范,国内也不乏相关设施建设,但输氢管道的发展并未...

中国成为全球水电解制氢领域领导者

日前,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氢能分会联合30余家氢能产业龙头企业和科研院校共同编写的《中国氢能技术发展研究报告2024》(以下简称《报告》)在北京发布。《报告》着眼于我国氢能全产业链技术发展...

辛集市举办氢能自行车骑行体验活动

今年4月22日是第56个世界地球日,辛集市举办“氢启未来 向‘辛’而行”氢能自行车骑行体验活动。本次活动骑行线路全长15.73公里,串联了辛集国际皮革城、清河湾公园、润泽...

氢能出海机遇探析

近年来,随着全球碳中和进程加速,氢能作为清洁能源的重要载体,在交通、工业、储能和发电等领域的需求快速增长。中国推动氢能产业技术创新、规模化发展,已形成“走出去”趋势,推动全...

连云港市首个商用加氢站运营

近日,市能源集团板桥加氢站正式启动运营,标志着我市氢能基础设施建设迈出关键一步。作为全市首个商用加氢站,项目将助力氢能重卡规模化应用,推动交通运输领域绿色转型,为“双碳”目...

成都最大氢源供给地预计8月建成

记者4月27日从青白江区获悉,该区文澜智谷中试产业基地的合成氨放空气环保治理氢能项目(简称“合成氨氢能项目”)已启动建设,预计今年8月建成。按照远期规划,投用后氢气最大产能可达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