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储能新闻
太阳能光伏网

聚焦零碳、高效和全场景 远程全新醇氢电动系统发布

8月1日,2024远程星瀚H上市发布会在杭州举行,同时发布了260kW级醇氢电动系统、400kW级醇氢电动系统及首款重型商用车零碳甲醇大马力自动挡动力链。突破传统动力高污染、高能耗、低效率的困境,成功跨越油气时代,为用户带来全新的价值创造体验,引领行业进入零碳高效运输时代。

重塑市场竞争格局

效率超50%的260kW级醇氢电动系统

发布的260kW级醇氢电动系统,远程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其最高热效率达50.3%,远大于主流燃气机40%热效率,醇电转化率2.2kWh/L,度电成本低至0.85元/kWh,轴向磁场电机内置设计,比功率体积、重量下降20%。与燃料电池动力相比,燃料电池购置成本高达3000元/kW,而远程醇氢电动系统增程器购置成本仅为500元/kW;增程系统能量密度为320W/kg,是动力电池能量密度的2倍。

实际运营中,搭载远程醇氢电动系统的重卡综合优势十分明显:醇氢电动是纯电构型的全面升级,是绿牌出行;补能基础设施成本远低于充换电车型,运营成本与充电车型相当;自重较大电量纯电车型轻2吨,多拉多赚;无里程焦虑,实现了1500km中长途公路运输的场景覆盖。在高原、高寒、重载爬坡等场景,动力性、续航、自重、成本、补能效率等方面可实现TCO全方位的综合优势。在宁波至昆明运营场景,远程醇氢电动牵引车在往返满载条件下,60%山区高速单边运行里程2430km,较柴油单公里节省0.99元/公里。

变革营运模式

打造400kW级非道路和船电用途醇氢电动系统

针对非道路、船电应用场景需求,远程打造了400kW级高效醇氢电动系统,这也是非道路、船电领域首个醇氢电动系统。该系统增程器采用稀燃技术路线,降低热负荷并和醇耗,实现醇耗优化5%、排温降低100℃;采用高压缩比、高能量点火、高滚流燃烧室结构,同时优化气道和配气正时机构,使燃烧更高效,动力更强劲,最高醇电转化率≥2.0kWh/L;取消EGR和汽油系统,实现总成优化同时提升整体可靠性,让用户在恶劣工况或复杂条件下可以用得更久、提升运营效率。

远程400kW级船电醇氢电动系统,相比传统燃料驱动,能耗下降30%以上,按中国船用动力排气污染物(二阶段)标准,相比柴油机NOx下降98%、PM下降97%、CO下降93%。与天然气和氢燃料动力系统相比,储能安全性大幅度提高;与纯电相比,可用载重量大幅增加。实现绿色港口、零碳航线、及区域性零排放,彻底解决船用新能源里程焦虑,亦可解港口、内河码头的集中氮氧化物、颗粒物及噪声问题。

远程400kW级非道路醇氢电动系统,相比传统动力:极寒、高温、高原等恶劣环境适应性强;B10寿命超过150万km,非道路工况运行时长2万小时,可靠性高;可平台化搭配各类电驱动形式,可实现电池、电机、电控的场景定制化;集成热管理、三电系统及发动机系统相互配合,实现单一燃料运行,无需汽油作为辅助燃料点燃,为用户实现省时、省心的终极目标。搭载远程400kW级高效醇氢电动系统的矿卡,可实现燃料成本下降45%、运行效率提升20%,实现封闭区域中的高效作业,并为矿卡车队及相关企业带来高倍率的收益提升。

醇氢电动系统的大规模推广应用,将会改变非道路、船电等领域高能耗、高污染传统营运模式,加快向绿色航运、绿色矿山转型升级。

引领干线运输高效转型,联合打造

首款重型商用车零碳甲醇自动挡动力链

远程联合采埃孚,发布了全球首款重型商用车零碳甲醇自动挡动力链。该动力链的400kW级醇氢动力进行了多方面的创新升级,各关键性能都有显著提升。

比如:具有540马力、2500牛米的强劲动力输出;ECM为自主控制系统,BTE最高热效率达48.5%;满足B10寿命150万公里可靠性;超低的污染物排放,氮氧化物排放低于国六限值90.7%,一氧化碳排放低于国六限值93.3%,PM排放实现近零;满足漠河-35℃、吐鲁番50℃、昆仑山海拔4750米极限环境使用要求。

该动力链通过发动机与变速箱深度联合优化,综合热效率大于45%,起步加速优于竞品20%,换挡平顺性好。拥有超过600kW的液缓辅助制动,可实现高效制动。

燃料成本、运输成本、经营成本不断攀升的今天,运输业在寻求最佳的破局方案,而醇氢动力和醇氢电动技术路线的出现,让行业看到了打破了这一尴尬局面的巨大希望。切实践行“创造智慧互联,引领绿色商用”的品牌愿景,远程新能源商用车正在以醇氢和醇氢电动动力解决方案,为行业带来全新价值创新体验,助推行业快速变革,助力双碳目标早日实现。

最新相关

蓝昆氢能在全国首创零储能离网制氢

无需储能加持,仅靠光电就能安全制氢!5月11日,山东日照蓝昆氢能零储能离网制氢成功运行。电解制氢模块无需配备任何储能装置,仅辅助系统需少量储能(3kWh)维持断电后的安全停机操作,在绿电纯离网...

贵州产!5个9的"足氢"

4个9的足金很多人见过,但是5个9的“足氢”多数人未必见过。5月10号,六盘水氢能示范应用暨美锦华宇煤焦氢二期点火烘炉仪式将在六枝特区举行。仪式当天,西南地区首列氢燃料电池火车头...

加快实现氢能全产业链突破

4月28,国家能源局公开发布的我国首份氢能发展报告《中国氢能发展报告(2025)》显示,2024年中国氢能全年生产消费规模超3650万吨,位列世界第一。截至2024年底,全球可再生能源制氢项目累计建成产...

入局氢能源赛道,六盘水底气从何而来?

近年来,六盘水市凭借独特的资源禀赋、清晰的战略布局和扎实的产业基础,正加速抢占氢能产业发展先机。这座因煤而兴的老工业城市,为何选择氢能作为转型升级的新赛道?其背后的底气究竟源自何处?...

新能源汽车维修工短缺如何破解?

阅读提示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突破3140万辆,专业维修人才短缺问题日益凸显。技术门槛高、行业授权限制、培训成本高等因素制约人才供给,部分车主面临“买车容易修车难”的问题。专...

氢能列车在吉林落地,有新消息

吉林市氢能市域列车项目启动: 绿色交通赋能冰雪经济一、项目概况: 连接城市与雪场的绿色纽带4月29日,吉林市与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车长客”)召开专题会议,正...

长距离大规模管道输氢之路在何方?

近期,随着国内氢能的快速发展,作为各种运输方式中较为高效且低能耗、低成本的长距离氢能管道运输逐渐被提上议事日程。虽然在国际上已有成功示范,国内也不乏相关设施建设,但输氢管道的发展并未...

中国成为全球水电解制氢领域领导者

日前,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氢能分会联合30余家氢能产业龙头企业和科研院校共同编写的《中国氢能技术发展研究报告2024》(以下简称《报告》)在北京发布。《报告》着眼于我国氢能全产业链技术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