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储能新闻
太阳能光伏网

​韩国科研团队研发出可在极寒条件下工作的二次电池负极材料

8月13日,韩国能源研究院(KIER)宣布,其研究团队成功研发出可在-20℃极寒条件下工作的二次电池阳极材料(二次电池又称为充电电池或蓄电池)。这种名为“SKIER-5”的创新材料是通过将基于噻三嗪化合物的有机配体与镍金属离子结合而产生的。

由刘正俊博士、金贤旭博士和林康勋博士领导的研究小组通过浦项加速器实验室的X射线结构分析证实,离子的氧化还原反应显著提高了负极材料的容量。该研究成果于7月12日作为《材料化学杂志A》的封面论文发表。

石墨是锂二次电池最常用的负极材料,但在零下温度下,其性能面临巨大挑战。其能量密度会急剧下降,并且在充电过程中会形成枝晶,带来安全风险。相比之下,新开发的SKIER-5材料即使在-20°C下也表现出比石墨高5倍的放电容量。此外,在室温下,使用SKIER-5的放电容量高于石墨,经过1,600次充放电循环后,放电容量增加了约1.5倍。

与石墨相比,SKIER-5的活化能更低,因此在低温环境下也能保持稳定性能。KIER表示:“即使在极寒条件下,它也能稳定进行充放电,因此可应用于电动汽车、大型储能系统(ESS)和无人机等温度变化剧烈的环境中。”

SKIER-5的开发解决了锂离子电池领域的一个关键挑战,锂离子电池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电动汽车和储能系统等设备,在极寒条件下可靠运行的能力为这些电池在各个行业中的应用开辟了新的可能性,特别是在气候恶劣的地区。

值得注意的是,研究团队在开发SKIER-5时使用了金属有机骨架(MOF),MOF是由金属离子与有机配体配位而成的化合物,可形成一维、二维或三维结构。它们以高表面积和可调特性而闻名,非常适合包括储能在内的各种应用。

最新相关

贵州产!5个9的"足氢"

4个9的足金很多人见过,但是5个9的“足氢”多数人未必见过。5月10号,六盘水氢能示范应用暨美锦华宇煤焦氢二期点火烘炉仪式将在六枝特区举行。仪式当天,西南地区首列氢燃料电池火车头...

加快实现氢能全产业链突破

4月28,国家能源局公开发布的我国首份氢能发展报告《中国氢能发展报告(2025)》显示,2024年中国氢能全年生产消费规模超3650万吨,位列世界第一。截至2024年底,全球可再生能源制氢项目累计建成产...

入局氢能源赛道,六盘水底气从何而来?

近年来,六盘水市凭借独特的资源禀赋、清晰的战略布局和扎实的产业基础,正加速抢占氢能产业发展先机。这座因煤而兴的老工业城市,为何选择氢能作为转型升级的新赛道?其背后的底气究竟源自何处?...

新能源汽车维修工短缺如何破解?

阅读提示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突破3140万辆,专业维修人才短缺问题日益凸显。技术门槛高、行业授权限制、培训成本高等因素制约人才供给,部分车主面临“买车容易修车难”的问题。专...

氢能列车在吉林落地,有新消息

吉林市氢能市域列车项目启动: 绿色交通赋能冰雪经济一、项目概况: 连接城市与雪场的绿色纽带4月29日,吉林市与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车长客”)召开专题会议,正...

长距离大规模管道输氢之路在何方?

近期,随着国内氢能的快速发展,作为各种运输方式中较为高效且低能耗、低成本的长距离氢能管道运输逐渐被提上议事日程。虽然在国际上已有成功示范,国内也不乏相关设施建设,但输氢管道的发展并未...

中国成为全球水电解制氢领域领导者

日前,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氢能分会联合30余家氢能产业龙头企业和科研院校共同编写的《中国氢能技术发展研究报告2024》(以下简称《报告》)在北京发布。《报告》着眼于我国氢能全产业链技术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