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储能新闻
太阳能光伏网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独特降解机制获揭示

苏州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部教授李耀文团队及其合作者,揭示了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在昼夜循环工作模式下独特的降解机制,并强调了稳定晶格以延长电池实际工作寿命的必要性。近日,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将基于苯基氯化硒制备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认证效率提高到26.32%。同时,在昼夜循环模式下,器件的T80寿命延长了10倍。T80寿命即器件效率衰减至初始效率80%所需的时间。

金属卤化物钙钛矿作为一种新兴的半导体材料在光伏领域得到了快速发展,已报道的光电转换效率与单晶硅太阳能电池基本持平,但受软晶格本征属性影响,提升其稳定性成为能否商业化的关键科学问题。

目前,关于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稳定性的评估多采用ISOS协议,通常只涉及一个或两个特定环境变量。然而,在实际应用中,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历经昼夜循环,该模式涉及多种外界环境变化,如周期性的光照、温度波动等,使得钙钛矿的降解过程更加复杂。迄今为止,相关机制尚不清楚。

李耀文告诉《中国科学报》,团队首先研究了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在连续光照和昼夜循环工作模式下的降解行为,发现电池在昼夜循环模式下性能衰减更为迅速。通过对软晶格钙钛矿的原位演变分析和载流子动力学研究,团队发现循环模式下的温度波动会诱导钙钛矿晶格膨胀收缩,从而产生周期性的晶格应力变化。在连续光照模式下,晶格则呈现应力逐渐释放的状态。相比较而言,应力的周期性变化会产生更多深能级缺陷,这些缺陷在暗态下不能“自修复”。此外,积累的深能级缺陷加速了钙钛矿的离子迁移,是昼夜循环模式下电池性能快速衰减的主要原因。

“基于上述研究,我们设计合成了一系列配体材料消除晶格应力变化、稳定钙钛矿晶格。其中,苯基氯化硒展现了独特的作用。”李耀文解释说,苯基氯化硒在热退火过程中和有机阳离子盐反应形成易挥发物质,优化了钙钛矿的晶体生长动力学,获得了对称性更高、室温稳定的钙钛矿晶格。此外,苯基氯化硒和碘化铅反应生成含硒铅酸盐并锚定在晶界处,进一步抑制了光、热诱导的晶格膨胀收缩,消除了晶格应力变化。最终,基于其他ISOS协议测试的器件稳定性均得到大幅提升。

该研究还指出,针对具有软晶格特性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在实际应用中建立寿命评估方法,将加速其商业化进程。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4-08161-x

最新相关

入局氢能源赛道,六盘水底气从何而来?

近年来,六盘水市凭借独特的资源禀赋、清晰的战略布局和扎实的产业基础,正加速抢占氢能产业发展先机。这座因煤而兴的老工业城市,为何选择氢能作为转型升级的新赛道?其背后的底气究竟源自何处?...

新能源汽车维修工短缺如何破解?

阅读提示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突破3140万辆,专业维修人才短缺问题日益凸显。技术门槛高、行业授权限制、培训成本高等因素制约人才供给,部分车主面临“买车容易修车难”的问题。专...

氢能列车在吉林落地,有新消息

吉林市氢能市域列车项目启动: 绿色交通赋能冰雪经济一、项目概况: 连接城市与雪场的绿色纽带4月29日,吉林市与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车长客”)召开专题会议,正...

长距离大规模管道输氢之路在何方?

近期,随着国内氢能的快速发展,作为各种运输方式中较为高效且低能耗、低成本的长距离氢能管道运输逐渐被提上议事日程。虽然在国际上已有成功示范,国内也不乏相关设施建设,但输氢管道的发展并未...

中国成为全球水电解制氢领域领导者

日前,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氢能分会联合30余家氢能产业龙头企业和科研院校共同编写的《中国氢能技术发展研究报告2024》(以下简称《报告》)在北京发布。《报告》着眼于我国氢能全产业链技术发展...

辛集市举办氢能自行车骑行体验活动

今年4月22日是第56个世界地球日,辛集市举办“氢启未来 向‘辛’而行”氢能自行车骑行体验活动。本次活动骑行线路全长15.73公里,串联了辛集国际皮革城、清河湾公园、润泽...

氢能出海机遇探析

近年来,随着全球碳中和进程加速,氢能作为清洁能源的重要载体,在交通、工业、储能和发电等领域的需求快速增长。中国推动氢能产业技术创新、规模化发展,已形成“走出去”趋势,推动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