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储能新闻
太阳能光伏网

BC技术已成为公认的发展方向,反响热烈

11月20-22日,以“双面BC”为核心主题的12th bifi PV Workshop 2024 Zhuhai国际峰会在珠海成功举办。此次峰会吸引了包括隆基在内的多家企业参与,并围绕BC技术的研发、生产、辅材制造、检测、光伏系统、影响等展开讨论,400余人参会。

11月21-23日,第二十届中国太阳级硅及光伏发电研讨会(20th CSPV)在深圳正式拉开帷幕,现场参会人数超过1000人。BC也是研讨会的一个重要议题,并专门设置高效BC电池组件技术分会场,一座难求。
在这两场会议中,汇聚了来自全球硅料及硅片技术、电池研发生产、组件辅材及制造、测试模拟、光伏系统等产业链相关企业及机构。由此可见,越来越多的企业布局BC技术。
两个重要国际学术会议的举办,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到BC的产业链中,是全球光伏产业在BC技术领域交流合作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也从侧面反映出了目前BC市场的火热以及生态圈的进一步扩大。
BC技术已是公认的发展方向
经过多年的研究,隆基认为目前多种技术路线的最高效率最终都指向了BC结构,BC技术将成为未来主流的平台技术。但过去,BC结构一直存在工艺复杂、难度大、成本高的难题,制约了它的发展。
目前,经过包括隆基在内的企业的持续努力,在各种路线对比中,BC技术已是具有最高性价比、最有竞争力的晶硅技术路线,已经到了大发展的爆发起点。
对此,上海交通大学太阳能研究所所长沈文忠深有体会:“过去一年,我们看到BC技术在国内的影响力越来越大。现在,大家公认BC技术是一个未来方向。”
德国康斯坦茨国际太阳能研究中心(ISC Konstanz)联合创始人Radovan Kopecek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从户用屋顶应用到大型地面电站,BC双面技术正不断发展,以最大化利用地面反射。作为行业效率最高、潜力巨大的技术路线,BC技术凭借更高的双面率,在未来几年将势不可挡。”
这主要是由BC技术的自身优势及技术突破所决定的。在沈文忠看来,BC电池结构有以下三个优点:一是正面没有金属栅线遮挡,转换效率高;二是正面没有栅线,非常美观,特别适合应用于分布式光伏场景;三是通用性好,TOPCon、HJT、PERC、叠层电池等都可以跟BC技术相结合,叠加工艺继续扩大效率优势。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副秘书长江华表示,未来,随着BC技术的加持,BC电池的效率有望提升至28%。

事实上,除了隆基、爱旭在量产BC产品之外,其它主流企业也都在研发BC技术。沈文忠介绍:“可能在一年之内会有很多企业开始量产BC产品。”
构建BC技术良性生态
虽然很多企业都在研究BC技术,但要做好并不太容易,要在两三年时间把良率、成本、效率做好也是有一定难度的。
据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秘书长梁媛介绍,BC电池工艺流程长、精度要求高,需要更加重视高效光管理技术、高质量钝化材料开发与制备技术、电池背接触区域的低成本图形化技术、电池片间高质量互连与耐候组件封装技术、背接触图形化装备等关键技术和装备的突破,“都需要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加强协同和共同创新”。
作为新一代主流科技,BC技术需要逐步形成良好的产业生态圈。因为任何创新成果只有和产业深度融合,才能产生最大的价值。
独行快,众行远。通过打造BC技术生态,加强产学研合作,建立技术标准体系,有助于推动产业链各环节的协同发展。这将极大提升整个产业链的效率和竞争力,引领技术变革,突破同质化“内卷”。
两场会议均汇聚了来自全球硅料及硅片技术、研发生产、组件辅材及制造、测试模拟、光伏系统等产业链相关企业、机构,共同探讨光伏行业未来技术发展。
此前,隆基表示,公司正加速推进产业技术的迭代升级,同时也通过技术授权及股权合作的模式,加快BC产能的建设,不断满足市场对BC系列产品的需求,从而构建BC技术健康发展的良性生态,推动全行业高质量发展。
隆基将秉持开放合作的精神,诚邀更多志同道合的伙伴加入BC技术生态,共同构建一个互利共赢、协同创新的行业新生态。我们相信,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定能开创光伏产业的新篇章,共同推动光伏技术的迭代升级,加速能源转型的步伐。
江华表示:“我们相信,随着BC生态的进一步成熟完善,BC技术将取得更加傲人的成绩。”

最新相关

辛集市举办氢能自行车骑行体验活动

今年4月22日是第56个世界地球日,辛集市举办“氢启未来 向‘辛’而行”氢能自行车骑行体验活动。本次活动骑行线路全长15.73公里,串联了辛集国际皮革城、清河湾公园、润泽...

氢能出海机遇探析

近年来,随着全球碳中和进程加速,氢能作为清洁能源的重要载体,在交通、工业、储能和发电等领域的需求快速增长。中国推动氢能产业技术创新、规模化发展,已形成“走出去”趋势,推动全...

连云港市首个商用加氢站运营

近日,市能源集团板桥加氢站正式启动运营,标志着我市氢能基础设施建设迈出关键一步。作为全市首个商用加氢站,项目将助力氢能重卡规模化应用,推动交通运输领域绿色转型,为“双碳”目...

成都最大氢源供给地预计8月建成

记者4月27日从青白江区获悉,该区文澜智谷中试产业基地的合成氨放空气环保治理氢能项目(简称“合成氨氢能项目”)已启动建设,预计今年8月建成。按照远期规划,投用后氢气最大产能可达3...

布局氢能!百亿化工巨头新突破

4月18日,阳煤化工发布2024年年报。2024年实现营收108.95亿元,同比下降20.01%;归母净利润亏损6.81亿元,相比2023年亏损13.66亿元大幅减亏6.85亿元。对于营收下滑的原因,阳煤化工表示,受市场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