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储能新闻
太阳能光伏网

氢能公司"扎堆"成立!这些企业什么来头?

2024年11月,氢能公司“扎堆”成立,据北极星氢能网不完全统计,这一月共8家氢能企业成立,有些是由央国企旗下子公司设立,有些则是上市公司子公司设立。值得一提的是,11月,光伏龙头企业阳光电源和晶澳科技旗下子公司均成立了新的氢能公司。

详情如下:

11月1日,烟台东德实业有限公司成立菱辰氢能科技(嘉兴)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人民币,持股100%。该公司所属行业为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经营范围包含:一般项目: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新兴能源技术研发;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汽车零配件批发;汽车零配件零售;电子元器件与机电组件设备销售;气体压缩机械销售等。烟台东德实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专注于燃料电池核心部件(氢气循环系统、空气压缩机等)、氢能装备(加氢站及气体制备充装隔膜压缩机、撬装机组等)研发、生产、销售及氢能产业的工程服务。2022年,东德实业获得5000万元A轮融资,2023年5月,东德实业再次宣布获得亿元级A+轮融资。

11月11日,浙江华夏和利氢能科技有限公司成立,公司注册资本1亿元。据股权穿透显示,浙江华夏和利氢能的股东为华夏智慧(浙江)能源有限公司(持股比例70%)、浙江和利氢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持股比例30%),华夏智慧(浙江)能源有限公司背后大股东为陕供投(浙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为国有全资控股。

11月12日,中石化氢能机械(武汉)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1亿元。今年9月10日,中石化石油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第八届董事会第三十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投资设立中石化氢能机械(武汉)有限公司的议案》。公告称,成立该公司的目的是为响应国家新能源体系战略,顺应氢能装备市场需求,快速发展公司氢能装备新兴产业,挖掘新的利润增长点。

11月13日,晶澳(北京)氢能科技有限公司成立。公司注册资本1亿元。公司业务包括气体、液体分离及纯净设备制造与销售,站用加氢及储氢设施销售等。据股权全景穿透图显示,该公司由晶澳科技旗下晶澳太阳能投资(中国)有限公司全资持股。值得注意的是,这是晶澳科技旗下首家氢能科技公司。

11月14日,陕西氢能(咸阳)能源发展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为2亿元。公司业务包括储能技术服务、工程和技术研究和试验发展、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技术服务、机械设备租赁等。据股权全景穿透图显示,陕西氢能(咸阳)的股东是陕西氢能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该公司持股比例为100%。据公开资料显示,陕西氢能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是由陕西省国资委联合陕煤集团、延长石油、陕汽控股、陕西有色、国家电投、榆能集团、神木能源集团、榆阳区国资运营公司8家有限合伙人,和榆能集团氢能发展公司、长安汇通基金公司2家普通合伙人,共同注资22.83亿成立。

11月18日,阳光氢能(鄂尔多斯市)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杨威,注册资本100万元。公司经营范围含新能源设备制造、机械电气设备制造、站用加氢站及储氢设施销售等。股东信息显示,该公司由阳光电源旗下阳光氢能科技有限公司全资持股。

11月19日,内蒙古华电氢能产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王新宇,注册资本1000万元。公司经营范围含新兴能源技术研发、储能技术服务、风力发电技术服务、电气设备修理、发电技术服务、太阳能发电技术服务等。股东信息显示,该公司由华电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全资持股。今年以来,华电集团在积极布局氢能市场,先后成立了多家氢能子公司,例如10月,内蒙古华电氢能科技有限公司土右旗售氢分公司注册成立;8月,华电集团在长春成立绿氢科技能源公司。

11月25日,中金(辛集市)氢能创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成立,执行事务合伙人为中金资本运营有限公司,出资额5亿人民币,经营范围为以私募基金从事股权投资、投资管理、资产管理等活动。合伙人信息显示,该基金由辛集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河北省科技金融发展促进中心、中金资本运营有限公司共同出资。该基金将围绕辛集氢能产业链,按照搭建平台、引进项目、培育企业的发展思路,支持当地打造氢能产业创新集群。该基金主要投向辛集本地从事氢燃料电池系统、新材料、核心零部件、氢气“制、储、运、加、用”等环节装备制造及相关产业链科技企业。

最新相关

蓝昆氢能在全国首创零储能离网制氢

无需储能加持,仅靠光电就能安全制氢!5月11日,山东日照蓝昆氢能零储能离网制氢成功运行。电解制氢模块无需配备任何储能装置,仅辅助系统需少量储能(3kWh)维持断电后的安全停机操作,在绿电纯离网...

贵州产!5个9的"足氢"

4个9的足金很多人见过,但是5个9的“足氢”多数人未必见过。5月10号,六盘水氢能示范应用暨美锦华宇煤焦氢二期点火烘炉仪式将在六枝特区举行。仪式当天,西南地区首列氢燃料电池火车头...

加快实现氢能全产业链突破

4月28,国家能源局公开发布的我国首份氢能发展报告《中国氢能发展报告(2025)》显示,2024年中国氢能全年生产消费规模超3650万吨,位列世界第一。截至2024年底,全球可再生能源制氢项目累计建成产...

入局氢能源赛道,六盘水底气从何而来?

近年来,六盘水市凭借独特的资源禀赋、清晰的战略布局和扎实的产业基础,正加速抢占氢能产业发展先机。这座因煤而兴的老工业城市,为何选择氢能作为转型升级的新赛道?其背后的底气究竟源自何处?...

新能源汽车维修工短缺如何破解?

阅读提示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突破3140万辆,专业维修人才短缺问题日益凸显。技术门槛高、行业授权限制、培训成本高等因素制约人才供给,部分车主面临“买车容易修车难”的问题。专...

氢能列车在吉林落地,有新消息

吉林市氢能市域列车项目启动: 绿色交通赋能冰雪经济一、项目概况: 连接城市与雪场的绿色纽带4月29日,吉林市与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车长客”)召开专题会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