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储能新闻
太阳能光伏网

氢通能源集团电解槽总部落地江苏金湖 推进绿氢产业布局持续完善

2025年2月13日,上海氢通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氢能装备制造项目(以下简称“氢通金湖项目”)签约仪式隆重举办。江苏金湖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苏建保与上海氢通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梁云红代表双方进行签约。

金湖县委副书记、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张宝,开发区党工委委员、纪工委书记赵华,开发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陈林松,开发区投资促进局局长李飞,开发区招商四部部长焦建等领导,上海氢通能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任亚辉、副总裁朱建杰、新能源事业部总监海依沙尔和保时来新材料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总工程师、联合创始人王博,共同见证了本次签约。

本次签约不仅代表着氢通对绿氢产业布局的持续完善,也展现出双方共同推动绿氢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决心。

在签约仪式上,任亚辉董事长对金湖项目的投资情况进行了介绍。

氢通能源集团是一家专注于风电、光伏指标获取为抓手控制氢源,布局制氢、用氢产业链两端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主要产品以高端装备制造电解槽和氢燃料电池系统为重点,构建互联网物流运力平台,同时联合科研机构对核心材料进行前瞻技术布局的发展战略。公司联合产业链伙伴,打通氢能“制、储、运、加、用”各个环节,致力成为全球领先的氢能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

氢通金湖项目的目标是把氢能领域的核心装备——电解槽的制造项目落地到金湖,并将把电解槽业务的未来上市主体放到金湖。按照规划,金湖项目将于2025年下半年开工建设,总投资预计三期,第一期在9.5亿元左右,并将分期逐步进行建设。目前,氢通公司已经接到部分订单,并计划在2026年到2027年开始进行批量交货。通过整合产业链上的核心合作伙伴,在金湖项目落地之后,氢通将体现出差异化优势。

面向未来,氢通将围绕电解槽的生态进行延伸,依托金湖区域的风电和太阳能发电优势,将电解槽的研发平台和测试平台也放在金湖区域。任亚辉表示:“氢通将自身燃料电池业务板块之外,核心的电解槽项目总部落在金湖,标志着氢通正式启动了电解槽装备体系的建设。同时,电解槽业务我们也是独立体系、独立发展,同时基于我们在全国范围的风光储电资源优势,氢通还会把产业链导入到金湖,推动氢燃料电池公交车的示范运行,进行加氢站等相应基础设施的投资和建设,不断满足市场订单的需求,促进氢能产业全产业链的发展。”

对于金湖县和氢通的携手,张宝书记及帮办部门领导表示热烈欢迎。他表示:“全面推进项目建设是我们的首要任务。在前期洽谈中,我们详细了解企业未来发展规划,对项目落地后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接下来,我们将接续做好服务保障,全力以赴推进项目建设。同时不断优化工作流程,提升工作效率,让企业深切感受到金湖优质的营商环境。”

凭借能量密度高、来源广泛、绿色清洁等诸多优点,氢气被视为理想的清洁能源。当前,氢气制备的主流技术路线分别是化石燃料制氢(灰氢)、工业副产氢(蓝氢)以及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进行的电解水制氢(绿氢)。

由于使用了“绿电”,绿氢近乎可以实现全生命周期的零碳排放,是推动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的重要能源,替代灰氢和化石燃料。

而能否实现替代的关键,取决于绿氢的制备成本能否降低。作为电解水制氢技术的重要装备,电解槽的技术通过不断创新与优化,大幅降低了成本。从2021年电解槽价格在千万级别,到如今已经降至300万元左右,成本降低幅度超过60%。这一降幅的取得,主要是依靠技术手段的突破,而非依赖原材料价格的下降。

目前,在碱性(ALK)、质子交换膜(PEM)、阴离子交换膜(AEM)和高温固体氧化物(SOEC)四大电解水制氢技术路线中,较为成熟的是ALK和PEM,而ALK又因其可使用非贵金属催化剂,具有低成本的先天优势,成为实现绿氢大规模廉价制备的关键技术。国泰君安证券2024年11月发布的产业观察报告显示,以一台1MW电解槽为例,ALK电解槽的成本为80万元,而PEM电解槽成本超过300万元。

任亚辉在签约仪式后的采访中表示,氢通这次在金湖县落地的是碱性电解槽和PEM电解槽两个装备制造体系。在性能指标方面,碱性电解槽的电密可达8000A/m2,综合能耗可以达到4.5kWh/Nm3,已稳定试运营三个月。未来,氢通推动的PEM电解槽主要用于小规模离网制氢的应用场景。

目前,氢通正在加速布局我国中西部地区,签订了多个绿氢制氢及制氨一体化项目。

2024年4月,氢通与中国华能签订协议,双方针对内蒙古呼伦贝尔市的240MW/310.4MWp观光牧场光伏发电站和8710吨/年电解水制氢项目成立平台公司,项目总投资达18.5亿元。

2024年9月13日,氢能与兴安盟扎赉特旗人民政府签署合作协议,计划总投资25亿元,在扎赉特旗构建300MW风力发电制氢示范项目,设计年产氢气规模为9600吨/年,并配套建设智慧综合能源站2-3座,实现优质风光资源变现产业优势,促进运输设备更新步伐,解决运费高等实际问题。

2015年1月,氢通与内蒙古通辽市科左后旗政府围绕建设1GW风电制氢制氨一体化项目进行洽谈签约,设计制氢能力为5万吨/年,用氢场景为新建年产27万吨绿氨工厂以及配套的储运设施及相应的生产管理设施。同时,氢通拟投资1.6亿元,在当地投入氢燃料电池车辆160台,为当地提供绿色运力服务。

此外,氢通能源集团在内蒙古包头、新疆、四川、安徽等地持续推进绿氢产业布局,不断打通氢能产业链上下游间各环节,以“能源开发”、“控制氢源”、“赋能产业”为切入点,在风光资源丰富的地区打造氢能全链发展闭环。

随着金湖项目的正式签约,这些项目也将得到技术支撑,将更加高效地完成绿氢和绿氨的制备工作。同时,氢通公司也逐渐构建了以长三角区域为研发核心,生产制造辐射全国的绿色氢能产业布局。面对日益增长的绿色氢能发展需求,氢通公司将以更加稳健的姿态去迎接新的机遇和挑战。

最新相关

入局氢能源赛道,六盘水底气从何而来?

近年来,六盘水市凭借独特的资源禀赋、清晰的战略布局和扎实的产业基础,正加速抢占氢能产业发展先机。这座因煤而兴的老工业城市,为何选择氢能作为转型升级的新赛道?其背后的底气究竟源自何处?...

新能源汽车维修工短缺如何破解?

阅读提示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突破3140万辆,专业维修人才短缺问题日益凸显。技术门槛高、行业授权限制、培训成本高等因素制约人才供给,部分车主面临“买车容易修车难”的问题。专...

氢能列车在吉林落地,有新消息

吉林市氢能市域列车项目启动: 绿色交通赋能冰雪经济一、项目概况: 连接城市与雪场的绿色纽带4月29日,吉林市与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车长客”)召开专题会议,正...

长距离大规模管道输氢之路在何方?

近期,随着国内氢能的快速发展,作为各种运输方式中较为高效且低能耗、低成本的长距离氢能管道运输逐渐被提上议事日程。虽然在国际上已有成功示范,国内也不乏相关设施建设,但输氢管道的发展并未...

中国成为全球水电解制氢领域领导者

日前,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氢能分会联合30余家氢能产业龙头企业和科研院校共同编写的《中国氢能技术发展研究报告2024》(以下简称《报告》)在北京发布。《报告》着眼于我国氢能全产业链技术发展...

辛集市举办氢能自行车骑行体验活动

今年4月22日是第56个世界地球日,辛集市举办“氢启未来 向‘辛’而行”氢能自行车骑行体验活动。本次活动骑行线路全长15.73公里,串联了辛集国际皮革城、清河湾公园、润泽...

氢能出海机遇探析

近年来,随着全球碳中和进程加速,氢能作为清洁能源的重要载体,在交通、工业、储能和发电等领域的需求快速增长。中国推动氢能产业技术创新、规模化发展,已形成“走出去”趋势,推动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