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储能新闻
太阳能光伏网

宿迁绿能氢创AEM电解水制氢单堆1MW AEM电解槽产品发布会在京举行

3月24日,宿迁绿能氢创科技有限公司在北京北辰洲际酒店举行首台单堆1MW AEM电解槽产品发布会。这一突破性产品的亮相,标志着AEM电解槽正式迈入兆瓦级时代,为可再生能源高效转化提供了全新解决方案。

在全球能源结构转型与"双碳"目标的大背景下,氢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载体,正成为推动绿色经济转型的核心力量。绿氢在能源转型浪潮中,凭借全生命周期零碳排放的显著优势,成为新能源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绿氢是通过可再生能源发电实现电解水制取,可有效将风电、光伏等波动性绿电能源消纳制氢,分担电网压力,提升电力利用率,为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注入新活力。

技术突破:从实验室到产业化的跨越

作为首台单堆1MW AEM电解槽,该产品集成多项自主核心技术:阴离子交换膜生产技术突破传统生产工艺的幅宽限制,使电解槽有效工作面积大幅提升,为电解槽大型化奠定材料基础;轻质化流道框生产工艺在保持承压能力的同时实现结构减重,降低生产、运输成本,并提升装配效率、性能和可靠性;一体化电极与电堆堆叠流水线相结合,实现电解槽单元全自动卡扣式装配,较传统手工层叠工序耗时减少50%以上,不仅消除胶粘剂老化风险,更支持电极组在线快速更换。该电解槽具备宽泛的运行温度范围,可在4℃低温环境下瞬时启动,可30秒内冷启动出氢,并能适配波动电源,实现绿氢与绿电的动态匹配。

"单堆1MW AEM电解槽的结构设计和大宽幅阴离子交换膜量产技术的突破,不仅是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产业一线,更是AEM电解水制氢新技术产业化落地的又一里程碑。"宿迁绿能氢创董事长项瞻波在发布会上表示。自2022年起,公司便开始系统布局电解槽技术研发,聚焦AEM电解水技术持续迭代升级,构建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产业体系。公司联合清华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科院所,共同攻克技术难关,最终实现AEM电解槽规模化量产。

全离网示范:重构能源利用模式

该公司同步建设全离网制氢示范平台,创新采用"光伏+水系有机液流储能电池+电解水"一体化系统解决方案。平台搭载宿迁时代储能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水系有机液流储能电池组,与分布式光伏阵列深度耦合,构建起"零外购电、全额消纳"的能源利用新模式。

行业共振:共绘氢能发展蓝图

发布会吸引能源领域权威专家齐聚一堂。北京市昌平区人民政府副区长高阳代表昌平区科学未来城欢迎各能源相关企业落户能源谷,与昌平共创能源未来。宿迁市宿豫区委副书记、区长徐源在发布会中表示:“项瞻波的第四次创业,又一次站在了国家能源行业的高度,是能源行业迭代的重要转折点”。原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傅成玉在致辞中表示:"在能源转型过程中,我们需要坚持创新驱动,加快实现从传统能源向清洁能源的跨越。宿迁绿能氢创的兆瓦级AEM电解槽项目具有突破性技术优势,展现出氢能产业的广阔发展前景。"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石化首席科学家李阳从能源效率角度指出:"氢能产业发展的关键在于提升能源转化效率,通过技术创新降低全生命周期能耗,鼓励向绿能氢创这样的公司学习,勇于突破能源转型的技术瓶颈。"电力规划设计总院安全总监、中国新型储能产业创新联盟副秘书长韩小琪从规划视角看氢能与新型电力系统提到:“将风电,光伏等可再生波动性绿电转化为零碳排放和灵活储存的氢能,能够对电网调峰和智能电网规划上提供可观的系统灵活性”。华南理工大学博士生导师申益教授从电催化剂的制备和应用的角度表示:“提升非贵金属催化剂的析氢/析氧活性、效率与稳定性,是推动电解水制氢规模化落地的核心突破口,目前研发的镍基合金电催化剂产氢效率较传统过渡金属催化剂提升3倍,在500mA/cm2电流密度下,析氢过电位低至1.5V,显著降低能耗”。天津立本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长郝广利提到:“氢能产业在交通行业已经有落地趋势,要全面打造零碳氢能服务平台,万物互联,氢连万物,这次产品发布,将大力加速产业落地,使交通业氢能转型更进一步。”

清华大学王海辉教授等知名学者也出席会议并参与技术研讨。

此次发布的单堆1MW AEM电解槽,不仅重新定义了绿氢制备的技术标准,更标志着我国在氢能装备领域实现了大宽幅阴离子交换膜、轻量化流道框、模块化电极组件等核心部件的完全国产化突破,构建起涵盖"材料研发-装备制造-系统集成-工程应用"的全链条创新体系。该成果使我国成为全球首个掌握单堆兆瓦级AEM电解槽工程化能力的国家,实现了从技术跟随到创新引领的历史性跨越。在能源革命浪潮中,中国企业正通过材料开发、装备研制、系统集成等原创性科技创新,重塑全球绿色能源版图。

来源:宿迁绿能氢创

最新相关

光伏寒冬下,推进并购重组,什么信号?

光伏行业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过山车”。前几年,它是最热的赛道,资本追捧、产能爆发、企业估值一路狂飙。无数地方政府争相布局,几乎所有人都笃定: 光伏,就是未来的确定性!然而,...

氢能技术为零碳园区发展筑基

9月9日,氢能产业零碳园区研讨会在北京大兴国际氢能示范区举行。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氢能技术为零碳园区发展赋能,应持续加强氢能的技术探索与产业化应用,推动氢能产业链可持续发展。当前,零碳园...

新赛道,"氢"云直上!

“这批电压巡检器马上要发往国内多家燃料电池企业,今年我们的电压巡检器出货量已经突破3万套,增湿器也卖了1000多套,营收同比增长超15%。”近日,在魔方氢能源科技(江苏)有限公司的生...

氢能产品数字化平台上线

日前,在中汽中心新能源检验中心举办的中汽氢能技术发布会上,氢能产品数字化平台正式发布。该平台致力于构建一个涵盖全产业链的数字化平台,有效整合产业资源、打破信息孤岛、提升协同创新能力...

临港区: 氢能赛道开启"超车"模式

临港区: 氢能赛道开启"超车"模式

普通的奥托发动机(四冲程循环内燃机)的效率为30%。燃料电池更好,超过50%的氢气转化为电能,其余转化为热能,可用于提高系统的整体效率。一个可以以智能方式重新利用热量的例子是为寒冷环境设计...

清洁氢能项目面临大规模取消

受需求不足、成本高企以及企业战略调整影响近期,因缺乏需求、成本高企以及企业战略调整,全球开发商大量放弃已公布的低碳氢项目,清洁氢能项目面临大规模取消与延期。根据已发布的公告,战略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