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储能新闻
太阳能光伏网

四川阿坝红原雅克光伏电站: 板上产"绿电" 板下牧牦牛

明亮的光伏板追光逐日,成群的牦牛悠闲地吃草,板上产“绿电”、板下牧牦牛……这是四川省首个构网型储能电站——四川阿坝红原雅克光伏电站的景象。日前,该电站实现全容量并网投产,一幅“增绿生金”的风光画卷在川西高原上铺展开来。

该电站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红原县,占地面积8000亩,相当于784个标准足球场大小。项目在平均3600米海拔上建设76个光伏阵列区,设置1座220千伏升压站并配置磷酸铁锂电池集装箱储能系统,总装机规模达250兆瓦。

值得一提的是,该电站将储能电池与光伏发电装置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具有自动充放电功能的电网,在2小时内可充电或放电10万千瓦时,以高效的电力调节效能提升电网安全稳定水平,实现更优发电性能。项目预计年发电量约4.5亿千瓦时,与同等发电量的火电项目相比,每年可节约标准煤15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40万吨,相当于年植树2000万棵。

该项目于2024年9月启动建设,面对川西高原高寒缺氧、季节性冻土等极端环境,项目团队挂图作战,仅用15天就打通20公里施工道路、架起约100米长钢桥,为现场施工及物资运输奠定基础。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是项目承建方。该公司项目部指挥长赵海龙介绍,施工高峰期,1500多名建设者同时作业,240多台机器齐上阵。项目团队突破高原高寒缺氧和冻土难题,采用“先引孔、后回填”施工工艺,20天完成15万根光伏桩基施工,75天完成升压站、储能站全部施工任务。在光伏板铺装过程中,项目创新引进光伏机器人,将安装效率提升4倍,仅用45天便完成200兆瓦光伏阵列区施工任务。

为实现“牧光互补”,整个发电场区设计全部符合放牧要求。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建设起高原草甸智能暖棚,养护1.8万平方米被剥离的草甸。草甸存活率高达95%,最大限度减少了施工对高原草场的干扰。同时,考虑到当地牧民的放牧需求,支架最低点距地面2米,实现“板上发电、板下养殖”的绿色生态开发模式。“夏天的时候,在这儿放牛可好了,光伏板下好乘凉,牛儿也有了好去处。”红原县安曲镇哈拉玛村牧民扎西说。

最新相关

让汽车与服务双下乡

提高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必须根据农村的使用场景和需求,加快构建更加符合乡村特点、可持续发展的消费生态两年前,记者在河南虞城县驻村锻炼,一个直观感受是村里的新能源汽车多了起来。可以领补...

百年煤企"氢"装上阵

近日,记者在焦作煤业(集团)开元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看到,国内首个2MW级氢燃料电池热电联供示范项目高效运转。“这个项目是首次以工业副产品氢为能源的综合利用尝试,去年才试运行成功。&rdqu...

安徽长丰: 能源焕新,向绿而行

6月中旬,不到中午,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气温上升至33℃。皖丰长能公司陶楼“光伏+智慧农业”示范园负责人黄成茁很享受此刻的温度和光照,这意味着依靠光伏发电,光伏项目又能获得一笔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