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储能新闻
太阳能光伏网

2021年中国储能电站行业市场现状与发展前景分析

据联合国节能减排要求,去煤电成为全球共识,各国均提出近1-5年碳排放目标,强调未来30年内的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目标,各国政策扶持助力新能源发展,为全球能源变革升级大势。2020年我国提出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比达到25%,及“30・60”目标即我国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于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利好新能源发展,新一轮能源革命正在推动,储能技术是能源转型的核心技术之一,政策和需求促进储能电站的商业化和规模化,市场开启千亿赛道。

储能在电力消纳方面至关重要,电力系统是一个稳态平衡的系统,储能电站是在多种电力能源与电力需求之间进行调节缓冲,相当于“蓄水池”的作用,能够有效地提高系统调压、调频的能力。随着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平价进程不断推进,新能源装机容量的不断提高,新能源发电具有间歇性和不稳定性的特点,由此引发的能源消纳问题日益凸显。建设储能电站,可用于削峰填谷、提高供电可靠性,新能源+储能成为发展趋势,利好储能电站行业高速发展。

储能政策支持仍不足,“十四五”或迎来政策窗口期

我国在储能产业的战略布局开始于2005年出台的《可再生能源发展指导目录》,2010年储能行业发展首次被写进法案。在《“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2021年要加快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和新型储能技术规模化应用,未来仍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全国装机规模稳步提升

2016-2020年,中国储能电站行业整体呈稳步上升的趋势,储能电站装机规模从2016年的24.3GW上升至2020年的35.6GW。2020年,中国的累计装机规模达到35.6GW,同比增长9.8%,占全球总装机容量的18.6%。

成本快速下降、经济性凸显,储能风口将至

新能源配置储能的可行性主要取决于三个方面,分别是技术进步、系统成本以及商业模式。过去十余年,伴随着行业技术进步,储能投资成本不断下降。CNESA数据显示,储能电池成本每年以20%-30%的幅度下降,近年来,新能源电站项目储能招标价大幅降低。

2020年年初以来,风储项目中标价从2.15元/Wh降至1.06元/Wh。除此之外,储能行业上游锂电池,逐年高增的市场需求,有助于拉动成本的降低。

核心玩家:上市和国企居多

储能电站流程结构有电池、电池管理系统(BMS)、储能变流器(PCS)以及对整个系统进行监控以及通讯的系统。各环节目前龙头企业为上市企业居多,储能项目主要业主方为国企投资企业,2020年储能项目的业主华能与国电投两大集团投资的储能项目个数最多,且远超其他集团。

规模有望开启亿元赛道

十四五”期间,我国电力体制改革政策的落实、现货市场的逐步建立、可再生能源实现大规模并网、分布式能源体系的完善、电动汽车的快速普及以及能源互联网的发展完善等将持续推动储能市场规模稳步攀升。

未来,储能技术与应用策略的成熟、标准与规范的制定、成本下降与规模化生产的实现、储能应用市场与价格机制的建立都将保障储能为支撑中国实现能源结构向低碳化转型发挥更加坚实的作用。前瞻估计,未来几年储能电站市场规模将以10%的速度增长,至2026年市场规模将超过2800亿元。

更多数据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储能电站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IPO募投可研、招股说明书撰写等解决方案。

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最新相关

蓝昆氢能在全国首创零储能离网制氢

无需储能加持,仅靠光电就能安全制氢!5月11日,山东日照蓝昆氢能零储能离网制氢成功运行。电解制氢模块无需配备任何储能装置,仅辅助系统需少量储能(3kWh)维持断电后的安全停机操作,在绿电纯离网...

贵州产!5个9的"足氢"

4个9的足金很多人见过,但是5个9的“足氢”多数人未必见过。5月10号,六盘水氢能示范应用暨美锦华宇煤焦氢二期点火烘炉仪式将在六枝特区举行。仪式当天,西南地区首列氢燃料电池火车头...

加快实现氢能全产业链突破

4月28,国家能源局公开发布的我国首份氢能发展报告《中国氢能发展报告(2025)》显示,2024年中国氢能全年生产消费规模超3650万吨,位列世界第一。截至2024年底,全球可再生能源制氢项目累计建成产...

入局氢能源赛道,六盘水底气从何而来?

近年来,六盘水市凭借独特的资源禀赋、清晰的战略布局和扎实的产业基础,正加速抢占氢能产业发展先机。这座因煤而兴的老工业城市,为何选择氢能作为转型升级的新赛道?其背后的底气究竟源自何处?...

新能源汽车维修工短缺如何破解?

阅读提示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突破3140万辆,专业维修人才短缺问题日益凸显。技术门槛高、行业授权限制、培训成本高等因素制约人才供给,部分车主面临“买车容易修车难”的问题。专...

氢能列车在吉林落地,有新消息

吉林市氢能市域列车项目启动: 绿色交通赋能冰雪经济一、项目概况: 连接城市与雪场的绿色纽带4月29日,吉林市与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车长客”)召开专题会议,正...

长距离大规模管道输氢之路在何方?

近期,随着国内氢能的快速发展,作为各种运输方式中较为高效且低能耗、低成本的长距离氢能管道运输逐渐被提上议事日程。虽然在国际上已有成功示范,国内也不乏相关设施建设,但输氢管道的发展并未...

中国成为全球水电解制氢领域领导者

日前,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氢能分会联合30余家氢能产业龙头企业和科研院校共同编写的《中国氢能技术发展研究报告2024》(以下简称《报告》)在北京发布。《报告》着眼于我国氢能全产业链技术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