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储能新闻
太阳能光伏网

新版锂电池行业规范条件即将出台,企业疯狂扩产将受限

电车汇消息:今日,工信部电子司对《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条件(2021年本)》(征求意见稿)和《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公告管理办法(2021年本)》(征求意见稿)同时公开征求意见。针对企业新建锂电池产能项目,规范条件从产业布局到技术标准上都做了详细要求。

其中《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条件(2021年本)》(征求意见稿)提出,锂离子电池企业及项目应符合国家资源开发利用、生态环境保护、节能管理、安全生产等法律法规要求,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相关产业规划及布局要求,符合当地国土空间规划和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规划等要求,满足‘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引导企业减少单纯扩大产能的制造项目,加强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现行的《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条件》是在2015年发布的,已经对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生产企业提出了产业布局和项目设立、工艺技术和质量管理、产品性能、安全管理的相关要求,不过在最新的意见稿中,相关要求都明显严格了许多。

上一版规范条件提出,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除满足本规范条件要求外,还需满足《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要求,按照当初的规定,整车企业只有采用进入了《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目录中的电池企业的电池才有进入新能源汽车推荐目录,才有获得补贴的资格,不过该文件已经在2019年被工信部废止。

也就是说,现行关于锂离子电池行业管理的政策主要就是《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条件》,最新的文件也为企业指明了方向,不过目前还处于征求意见的阶段。

在最新的文件中,有一些非常关键的指标,企业是必须要满足的。

新建设的动力电池项目,能量型动力电池项目单体能量密度应≥180Wh/kg,电池组能量密度应≥120Wh/kg。

从目前企业申报的新产品来看,电池组的能量密度要求基本都能实现。在最新发布的第10批新能源汽车推荐目录中,除上通五菱宏观mini申报的两款车型电池系统能量密度为115Wh/kg之外,其他车型的电池系统能量密度均在120Wh/kg以上。即使是能量密度相对稍低的磷酸铁锂电池,系统能量密度大多也都在140Wh/kg以上。

不过单体能量密度应≥180Wh/kg的要求对于车用锂电池来说,目前似乎有些偏高。目前国内公开宣布能够量产的车用磷酸铁锂能量密度做到180Wh/kg的电池企业相对较少。

储能电池方面,《规范条件(2021)》也要求单体能量密度≥145Wh/kg,电池组能量密度≥110Wh/kg。循环寿命方面,要求≥5000次且容量保持率≥80%。

值得注意的是,《规范条件(2021)》还对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等扩建项目产品性能进行了要求。

正极材料方面,要求磷酸铁锂比容量≥150Ah/kg;三元材料比容量≥175Ah/kg;钴酸锂比容量≥170Ah/kg;锰酸锂比容量≥115Ah/kg。

负极材料方面,碳(石墨)比容量≥335Ah/kg;无定形碳比容量≥250Ah/kg;硅碳比容量≥420Ah/kg。

电解液方面,水含量≤20ppm,氟化氢含量≤50ppm,金属杂质单项含量≤1ppm。

从上述文件来看,工信部本次新政策的基调是避免粗放式发展、鼓励技术创新。而技术进步、降本增效不仅是业内厂商的追求,同样也是市场消费者一直以来的关注焦点。

文章摘自电车汇20211118发自北京

最新相关

蓝昆氢能在全国首创零储能离网制氢

无需储能加持,仅靠光电就能安全制氢!5月11日,山东日照蓝昆氢能零储能离网制氢成功运行。电解制氢模块无需配备任何储能装置,仅辅助系统需少量储能(3kWh)维持断电后的安全停机操作,在绿电纯离网...

贵州产!5个9的"足氢"

4个9的足金很多人见过,但是5个9的“足氢”多数人未必见过。5月10号,六盘水氢能示范应用暨美锦华宇煤焦氢二期点火烘炉仪式将在六枝特区举行。仪式当天,西南地区首列氢燃料电池火车头...

加快实现氢能全产业链突破

4月28,国家能源局公开发布的我国首份氢能发展报告《中国氢能发展报告(2025)》显示,2024年中国氢能全年生产消费规模超3650万吨,位列世界第一。截至2024年底,全球可再生能源制氢项目累计建成产...

入局氢能源赛道,六盘水底气从何而来?

近年来,六盘水市凭借独特的资源禀赋、清晰的战略布局和扎实的产业基础,正加速抢占氢能产业发展先机。这座因煤而兴的老工业城市,为何选择氢能作为转型升级的新赛道?其背后的底气究竟源自何处?...

新能源汽车维修工短缺如何破解?

阅读提示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突破3140万辆,专业维修人才短缺问题日益凸显。技术门槛高、行业授权限制、培训成本高等因素制约人才供给,部分车主面临“买车容易修车难”的问题。专...

氢能列车在吉林落地,有新消息

吉林市氢能市域列车项目启动: 绿色交通赋能冰雪经济一、项目概况: 连接城市与雪场的绿色纽带4月29日,吉林市与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车长客”)召开专题会议,正...

长距离大规模管道输氢之路在何方?

近期,随着国内氢能的快速发展,作为各种运输方式中较为高效且低能耗、低成本的长距离氢能管道运输逐渐被提上议事日程。虽然在国际上已有成功示范,国内也不乏相关设施建设,但输氢管道的发展并未...

中国成为全球水电解制氢领域领导者

日前,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氢能分会联合30余家氢能产业龙头企业和科研院校共同编写的《中国氢能技术发展研究报告2024》(以下简称《报告》)在北京发布。《报告》着眼于我国氢能全产业链技术发展...